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腹瀉寶寶的家庭護理方法

寶寶拉肚子也稱之為小兒腹瀉, 腹瀉是嬰幼兒童最最常見的一種疾病。 尤其是在秋季轉涼的時候, 更是腹瀉高發期。

導致腹瀉的原因有很多, 和環境有關、和飲食也有關。 寶寶腹瀉期間, 媽媽做好以下家庭護理, 身體恢復得更快。

寶寶腹瀉的家庭護理:

1、注意護理好寶寶的臀部

小兒腹瀉後, 肛門周圍皮膚會發紅, 嚴重者局部破潰、發炎。 因此, 對小嬰兒要勤換尿布, 每次大便後, 要用溫水清洗屁股, 以防尿道感染及臀炎。 避免用紙巾或濕布用力擦拭, 以免造成局部皮膚損傷。 如果臀部已經發紅, 應清洗後塗一些鞣酸軟膏。

Advertisiment

2、給患兒適當的易消化飲食

寶寶腹瀉期間應忌食生、冷、油膩食物, 如瓜果、飲料、油炸食物等;而應給予清淡易消化食物, 如米湯、菜湯、米粥、不含乳糖的牛奶等。

3、給患兒口服足夠的液體以預防脫水

對於小嬰兒宜提倡母乳餵養, 對大一點的孩子要鼓勵孩子多飲水, 可飲用醫生開的口服補液鹽(ORS), 加1000ml的溫開水稀釋, 隨時服用;也可自製糖鹽水, 具體配製方法是:開水500ml加兩小勺白糖及半啤酒瓶蓋鹽;或米湯500ml加半啤酒瓶蓋鹽。 這兩種液體, 均應少量多次服用, 以免嘔吐而影響療效。

4、注意個人衛生

家長在護理過生病的寶寶後要及時洗手, 以免細菌或病毒再污染別處, 反復感染。

5、孩子腹瀉時家長最需要記錄和關心一些問題

Advertisiment

包括:腹瀉前有無不適表現、是否有發熱、嘔吐、是否精神萎靡嗜睡;腹瀉次數和顏色、性狀;排尿量和間隔時間, 特別是就診前最後一次排尿時間;預防脫水可少量多次飲淡糖鹽水, 若4小時內沒有排尿, 應該到醫院輸液;

體溫超過38.5℃時服用退燒藥;留取大便標本置於小瓶、小盒或保鮮膜內, 排便後2小時內送到醫院檢測, 檢查項目除了大便常規, 還要有輪狀病毒抗原, 根據情況還應做大便細菌培養。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