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腹瀉:在悄悄發生變化

一個15個月大的女孩突然嚴重水樣腹瀉, 第二天早晨腹瀉增多, 伴高熱、抽搐。 但令人驚異的是, 兒科醫生不僅隻字未提“輪狀病毒”, 還“特別”吩咐不能喝水, 不能吃東西。 後來到一家大型醫院的兒科看病, 醫生立即判斷為輪狀病毒感染, 這時小孩已出現脫水, 醫生立即給予靜脈補液, 並敦促多喝含鹽和糖的水, 一周後, 孩子痊癒了。

由此可見, 腹瀉並不如我們許多人想像的那麼簡單。 腹瀉總體上可以分為兩類, 即感染性和非感染性, 前者是由各種病原體感染所致, 後者也有很多病因, 值得注意的是原發病為非感染腹瀉的還可以合併感染。

Advertisiment

對腹瀉症的認識誤區

以上談到的腹瀉的新特點要引起醫務人員和老百姓的重視, 以認真應對新的情況, 掌握正確的診療方案和預防措施。 還要特別提醒廣大讀者注意, 我們對於腹瀉症可能還存在一些認識上的誤區:

●腹瀉是小毛病, 自己買點藥吃就行。

腹瀉並不是那麼簡單。 像霍亂、大腸桿菌感染、傷寒等, 如果治療不及時或治療不當, 也會致命的。

●拉肚子吃“消炎藥”。

在引起感染性腹瀉的病例中, 細菌感染的比例比病毒感染少, 而病毒感染是不需要使用抗生素的。

●腹瀉症需要禁食。

這個觀點基本上是錯誤的。

●拉肚子厲害時要“吊鹽水”。

這也不完全正確, 一般的腹瀉應該通過口服補充失去的液體,

Advertisiment
世界衛生組織還專門推薦了新的口服補液鹽的處方, 鼓勵口服, 除非非常嚴重的脫水, 比如霍亂、不配合的嬰兒等。 而且從血管裡補進去的液體成分很簡單, 而口服補充水分卻能夠保證營養均衡。

●腹瀉的治療一定要止瀉。

目前不主張隨便使用止瀉藥, 有些細菌感染甚至不可以使用止瀉藥, 因為一旦止瀉, 會使得毒素積蓄在腸腔內, 延緩排泄, 促進吸收入血, 反而加重病情。

●腹瀉是夏天容易得的病。

夏天腹瀉症的發病率可能更高一些, 但是事實上, 即使是感染性腹瀉也是一年四季可見的。

腹瀉是常見病、多發病, 也是可以預防的疾病。 腸道感染大多是典型的“病從口入”, 所以一定要管好自己的嘴和手, 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不要隨便吃生冷食品,

Advertisiment
不要吃變質腐敗的食品;到邊遠地區旅遊要盡可能喝瓶裝水。 患有慢性疾病, 尤其是有免疫功能低下的疾病者更要倍加防範, 除了注意預防外, 一旦發生腹瀉, 最好去看醫生。 (文匯)

診治腹瀉症變難了

腹瀉症相關的許多問題正在和已經悄悄地發生變化, 變得比以往複雜, 變得比以前難診、難治, 主要的變化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非感染性腹瀉的發病率在“上升”

有兩種病越來越受到消化病學和感染病學界的重視, 它們分別是“炎症性腸病”和“腸易激綜合征”。 炎症性腸病包括克羅恩病和潰瘍性結腸炎, 可能屬於自身免疫性疾病, 腸易激綜合征原先被認為是一種神經官能症, 後來發現這個病有腸道神經的損害。

Advertisiment
近年來的研究還發現, 感染性腹瀉可以誘發腸易激綜合征。

二、引起感染性腹瀉的病原體構成和疾病譜有了變化

大家可能注意到, 同飲一壺水的當地居民不一定腹瀉, 那是因為他們長期食入細菌, 腸道裡產生了一種叫IgA的特異性抗體, 旅遊者卻沒有, 算是欺生吧, 所以“不服”。

三、特殊感染性腹瀉症增多

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免疫功能低下患者發生的腹瀉

2.抗生素相關性腹瀉

這與大量、長期使用廣譜抗生素有關。 有些腸道外感染性疾病需要抗生素治療, 但是長期使用往往會出現抗生素相關性腹瀉。

3.耐藥細菌的感染

近年來由於抗生素的使用越來越廣泛, 使得耐藥細菌不斷增加, 個別細菌簡直已經到了刀槍不入的地步。

Advertisiment

4.醫院感染性腹瀉

老的腹瀉症發病率有抬頭趨勢, 新的腹瀉病在不斷出現。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