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別的小孩在一個新環境下玩得很野很瘋, 而小小常就在邊上小心翼翼地看著時, 長輩們會說他膽小。 常爸則非常不喜歡別人給孩子貼負面標籤, 所以別人說他膽小的時候, 我就會說這是“謹慎”, 不是“膽小”, 就算是膽小, 還有研究說膽小的孩子活得長呢!
說膽小的孩子活得長, 真不是開玩笑的, 是有研究報告的資料支援的。 這周,
Advertisiment
每當這時, 孩子爸爸的態度都很強硬, 總是說, “男子漢, 怕什麼怕!”而且每每孩子被呵斥變得更加膽怯時, 爸爸意見就更大了, 槽點通通指向媽媽, 覺得全是媽媽慣出來的。
時間久了, 媽媽好像也少了些耐性, 著急地問我怎麼能讓孩子變得勇敢一些。 而我的回答完全出乎她意料——
Advertisiment
相信很多家長對上面這句話選擇了直接遮罩——膽小就是不好啊, 就是會讓孩子少了很多挑戰的機會, 少了競爭力啊。
為此, 我特意找了很多論文, 來跟你分享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膽小孩子的優勢。
前方預警, 可能會讓你“三觀盡毀”哦!
1、膽小的孩子更容易讓人信任, 可以獲得更多的資源美國伯克利大學的研究團隊發現, 個體因為膽小而產生的embarrassment(尷尬)更容易使旁人信任。
研究發現, 膽小者和旁觀者所看到的情感不完全一樣。 膽小者認為自己的尷尬很容易被旁人發現因此特別緊張, 並且與別人的對話中特別注重他人的感受, 用詞的選擇都特別謹慎。
旁觀者卻沒有察覺到這種尷尬感, 反而因為對方談吐的和善和注重感受而產生好感,
Advertisiment
另外一組實驗還發現, 就算旁觀者發現對方特別膽小, 也不會給對方的印象減分, 反而更願意去幫助對方, 從而膽小者更容易獲得更多的資源。
我自己就對這點深有體會。 比如在班級裡看到一些特別緊張的孩子, 我就會特別願意多付出一些時間去關注他們, 給他更多的資源, 這可能是人的一種善意的本能。
參考文獻
Feinberg, M., Willer, R., & Keltner, D. (2012). Flustered and faithful: embarrassment as a signal of prosocialit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02(1), 81.
2、膽小的孩子不容易發生意外Lee在2006年的一次研究中對青春期的孩子意外死亡情況做了調查。 他發現孩子的焦慮指數增長(即通常所說的“膽小”)會大大降低意外死亡率。
研究發現, 當孩子的焦慮指數增長15%左右, 意外死亡率就下降了接近3倍。 解釋的時候, 研究人員認為,
Advertisiment
簡而言之, 就是“膽小的孩子不容易發生意外”。
參考文獻
Lee, W. E., Wadsworth, M. E. J., & Hotopf, M. (2006). The protective role of trait anxiety: a longitudinal cohort study. Psychological medicine, 36(03), 345-351.
3、膽小的孩子更容易考高分這個觀點聽上去天方夜譚, 但是我們仔細想想卻很好理解。
以前我考試就有一個特別奇怪的現象, 我擔心會考得很差的科目, 結果反倒都不錯, 反而是我特別放心的學科, 往往會出簍子。
Owen就解釋了這樣一種現象。 他說膽小的孩子往往比較焦慮, 總是不相信自己能把知識點記住, 所以會反復地操練, 無意中自己的working memory (短時記憶)能力就增強了。
然後由於膽小/不自信,
Advertisiment
因此看著膽小的孩子, 考試都不差, 而且記憶力都比較強。 如果我們仔細回想一下身邊的人, 就會發現考試特別厲害的, 或者說做題很仔細的人, 膽子可能都不太大。
參考文獻
Owens, M., Stevenson, J., Hadwin, J. A., & Norgate, R. (2014). When does anxiety help or hinder cognitive test performance? The role of working memory capacity. British Journal of Psychology, 105(1), 92-101.
不要讓孩子“以膽小為恥”
說了這麼多, 其實最想告訴父母的就是,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特點, 膽小也有它的好處。
我記得讀過一本繪本叫做《膽小鬼威利》,
故事記錄的就是一個善良的威利連一隻蒼蠅都害怕, 對什麼都說“對不起”, 但是被同伴嘲笑是膽小鬼。 後來他發誓不再膽小,報了健身班讓自己變得特別強壯。
特別喜歡這個故事的結尾,當威利渾身肌肉昂首挺胸走在大街上嘚瑟的時候,撲通,撞到了電線杆,脫口而出的還是那句,“哦,對不起。”
其實我們每個人心中都住著一個膽小的自己,這並不是一件羞愧的事情。特別是有男孩子的家庭,太多的研究論證了其實男孩子更需要情感上的照顧,丈夫比妻子心理更脆弱,只是男性更善於偽裝罷了。
有一種膽小,是因為無知
我小時候特別害怕蟑螂,可是大學之後我卻不害怕了。原因很簡單,我大學的時候專門修了一門昆蟲課。
我記得那節課上我們專門做實驗,拿著美國大蟑螂,在他們的後背上綁上小推車,在推車上加很多砝碼,看蟑螂是否能爬行。當我發現蟑螂可以拖動自己體重近百倍重量的砝碼時,瞬間驚呆了,害怕感全無,反而開始尊重和膜拜起蟑螂了。
這就是我認為解決膽小的“萬精油”——
“害怕什麼,就研究什麼。”
比如有孩子害怕打雷,爸爸媽媽完全可以帶著他查閱一下到底雷聲是怎麼形成的,為什麼巨響會讓我們感到恐懼?
如果孩子害怕洗頭,可以研究到底為什麼水流在眼睛裡會讓我們難受。
當孩子真的弄明白了,很多由於無知而帶來的恐懼感自然就消失了。
總結
回到文章開頭,父親一味地和孩子說 “不許怕”只會增加孩子的焦慮,並且讓他自己對“膽小”感到羞恥,以後他就不願意也無法去正視自己這種原本正常的情感。
“膽小”本身不可怕,可怕的是大人把他當“病”看,甚至還要逼迫孩子反復去面對那些他已經恐懼的事物。
只要你能接受孩子的“膽小”,告訴他這是再正常不過的感受,並且幫助孩子消除由於未知而帶來的恐懼感,這種膽小自然會慢慢消退。
有一種“膽小”是源於無知,只要陪孩子一起弄明白了事物的真相,很多由於無知而帶來的恐懼感自然就會消失。
就算有一些膽小(比如不管怎麼研究、怎麼進行心理建議我依然怕老鼠),會伴隨你一輩子,也沒什麼可恥的,這只是你身上獨特的標誌罷了,沒什麼不好意思的。
後來他發誓不再膽小,報了健身班讓自己變得特別強壯。特別喜歡這個故事的結尾,當威利渾身肌肉昂首挺胸走在大街上嘚瑟的時候,撲通,撞到了電線杆,脫口而出的還是那句,“哦,對不起。”
其實我們每個人心中都住著一個膽小的自己,這並不是一件羞愧的事情。特別是有男孩子的家庭,太多的研究論證了其實男孩子更需要情感上的照顧,丈夫比妻子心理更脆弱,只是男性更善於偽裝罷了。
有一種膽小,是因為無知
我小時候特別害怕蟑螂,可是大學之後我卻不害怕了。原因很簡單,我大學的時候專門修了一門昆蟲課。
我記得那節課上我們專門做實驗,拿著美國大蟑螂,在他們的後背上綁上小推車,在推車上加很多砝碼,看蟑螂是否能爬行。當我發現蟑螂可以拖動自己體重近百倍重量的砝碼時,瞬間驚呆了,害怕感全無,反而開始尊重和膜拜起蟑螂了。
這就是我認為解決膽小的“萬精油”——
“害怕什麼,就研究什麼。”
比如有孩子害怕打雷,爸爸媽媽完全可以帶著他查閱一下到底雷聲是怎麼形成的,為什麼巨響會讓我們感到恐懼?
如果孩子害怕洗頭,可以研究到底為什麼水流在眼睛裡會讓我們難受。
當孩子真的弄明白了,很多由於無知而帶來的恐懼感自然就消失了。
總結
回到文章開頭,父親一味地和孩子說 “不許怕”只會增加孩子的焦慮,並且讓他自己對“膽小”感到羞恥,以後他就不願意也無法去正視自己這種原本正常的情感。
“膽小”本身不可怕,可怕的是大人把他當“病”看,甚至還要逼迫孩子反復去面對那些他已經恐懼的事物。
只要你能接受孩子的“膽小”,告訴他這是再正常不過的感受,並且幫助孩子消除由於未知而帶來的恐懼感,這種膽小自然會慢慢消退。
有一種“膽小”是源於無知,只要陪孩子一起弄明白了事物的真相,很多由於無知而帶來的恐懼感自然就會消失。
就算有一些膽小(比如不管怎麼研究、怎麼進行心理建議我依然怕老鼠),會伴隨你一輩子,也沒什麼可恥的,這只是你身上獨特的標誌罷了,沒什麼不好意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