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臍部護理不當容易導致新生兒敗血症?

很多家長聽到新生兒敗血症就覺得很可怕, 其實, 新生兒敗血症是可以治癒的, 但是新生兒敗血症很有可能是導致寶寶全身血液嚴重感染, 這個病最重要的是防患於未然。 哪怕是已經是得上了, 家長最重要還是要觀察寶寶的臨床表現。

新生兒敗血症的定義

新生兒敗血症是新生兒時期一種嚴重的感染性疾病。 當病原體侵入新生兒血液中並且生長、繁殖、產生毒素而造成的全身性炎症反應。 新生兒敗血症往往缺乏典型的臨床表現, 但進展迅速, 病情險惡成為新生兒敗血症的特點。

在新生兒科,

Advertisiment
我們經常會遇到敗血症的患兒, 只不過表現各有差異。 正由於新生兒敗血症的表現不典型, 也缺乏特異性, 所以常被家長忽視。

新生兒為何易患全身感染敗血症呢?

出生前感染:如在母親妊娠後期存在感染, 如絨毛膜炎、泌尿道感染, 可直接導致寶寶宮內感染;

出生時感染:寶寶出生時, 胎膜早破超過18小時, 或是接生時消毒不嚴, 均可導致出生時感染;

出生後感染:生後感染因素較多, 常見的有

a、臍部感染侵入血源;

b、皮膚感染, 如膿皰病、軟組織感染、肛周膿腫等, 細菌可擴散進入血液;

c、挑馬牙、擠乳☆禁☆頭、擠癤腫、刮豬毛風等不良民俗導致感染;

d、長期動靜脈置管、氣管插管等侵入性操作;

e、早產低出生體重兒、住院時間長患兒由於免疫力低下易發生感染。

Advertisiment

由於以上易感因素, 導致新生兒敗血症發病率高、危害大, 部分患兒將發展成化膿性腦膜炎, 引起腦積水、硬膜下積液、腦膿腫等嚴重併發症, 最終導致患兒抽搐、智力低下、運動發育落後等。

新生兒的臨床表現

可分為早髮型和晚髮型。 早髮型多在出生後7天內起病, 感染多發生於出生前或出生時, 病原菌以大腸桿菌等G-桿菌為主, 多系統受累、病情兇險、病死率高。 晚髮型在出生7天后起病, 感染發生在出生時或出生後, 病原體以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常見, 常有臍炎、肺炎等局部感染病灶, 病死率較早髮型相對低。

新生兒敗血症的早期臨床表現常不典型, 早產兒尤其如此。 表現為進奶量減少或拒乳,

Advertisiment
溢乳、嗜睡或煩躁不安、哭聲低、發熱或體溫不升, 也可表現為體溫正常、反應低下、面色蒼白或灰暗、神萎、體重不增等非特異性症狀。

出現以下表現時應高度懷疑敗血症發生:

1.黃疸

有時可為敗血症惟一表現。 表現為生理性黃疸消退延遲、黃疸迅速加深、或黃疸退而複現, 無法用其他原因解釋。

2.肝脾腫大

出現較晚, 一般為輕至中度腫大。

3.出血傾向

皮膚黏膜瘀點、瘀斑、紫癜、針眼處流血不止、嘔血、便血、肺出血、嚴重時發生DIC。

4.休克

面色蒼灰, 皮膚花紋, 血壓下降, 尿少或無尿。

5.其他

呼吸窘迫、呼吸暫停、嘔吐、腹脹、中毒性腸麻痹。

6.可合併腦膜炎、壞死性小腸結腸炎、化膿性關節炎和骨髓炎等。

而新生兒敗血症的臨床表現不典型, 缺乏特異性,

Advertisiment
常有少吃、少哭、少動、面色不好、精神反應差等表現, 如為體壯兒常見發熱, 可早產兒、體弱兒又大多體溫正常。 有的寶寶還會有黃疸迅速加重、呼吸急促、心率加速, 甚至驚厥等表現。

雖然, 新生兒敗血症的表現缺乏特異性, 但臨床診斷該病並不困難, 治療效果絕大多數也是良好的, 關鍵是儘量根據血培養藥敏結果選用抗生素, 且抗生素的劑量療程要足夠。 為了及早發現、及時治療避免產生休克、腦膜炎等不良後果,

建議新生兒父母有以下幾點需注意:

1、保護和護理好寶寶的臍部, 預防感染的發生。 每日用碘伏清潔臍部, 保持乾燥直至臍部殘端脫落。

2、摒棄挑馬牙、刮豬毛風、擠乳☆禁☆頭等不良民俗。

3、若寶寶有皮膚軟組織感染, 請及時就診!該病進展迅速,

Advertisiment
極易引起全身感染;

4、平素健康的寶寶如果出現不吃、不哭、不動、面色不好(可能伴發熱或體溫不升)時了, 請及時就診!

5、母親妊娠後期如有感染, 或是出生時胎膜早破超過18小時需警惕;接生物品需嚴格消毒;

6、在親屬探望摸寶寶前, 要求其洗手, 少親吻;大人感冒需與寶寶相對隔離。

7、勤洗澡、勤換衣、常消毒奶具、講究個人衛生, 做到有問題早發現。

新生兒敗血症表現可輕可重, 輕者可完全治癒, 重者甚至產生感染性休克、死亡!所以, 希望新生父母能對初生嬰兒給予更專業細心的呵護!、

新生兒的預防

1.抗生素治療

依據細菌培養結果和藥物敏感試驗選用抗生素。

用藥原則:早用藥, 合理用藥, 聯合用藥, 靜脈給藥。 療程足,注意藥物毒副作用。

2.處理嚴重併發症

監測血氧和血氣,及時糾正酸中毒和低氧血症,及時糾正休克,積極處理腦水腫和DIC。

3.清除感染灶

4.支持療法

注意保溫,供給足夠熱卡和液體。糾正酸中毒和電解質紊亂。

5.免疫療法

靜脈注射免疫球蛋白。

療程足,注意藥物毒副作用。

2.處理嚴重併發症

監測血氧和血氣,及時糾正酸中毒和低氧血症,及時糾正休克,積極處理腦水腫和DIC。

3.清除感染灶

4.支持療法

注意保溫,供給足夠熱卡和液體。糾正酸中毒和電解質紊亂。

5.免疫療法

靜脈注射免疫球蛋白。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