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臨產鍛煉有助順分娩 盲目走路耗盡體能要不得

准媽媽在懷孕後期臨產前適當做下蹲和盤膝將增強腿部肌肉的力量。 適當的運動也可以增加盆腔的血液迴圈, 使骨盆關節更柔韌, 骨盆充分伸展有助於分娩時候減輕痛苦, 讓分娩更順利一些。 而有些常規的做法, 比如是走路, 散步, 反而會不利於分娩。


走路過度容易導致早產

走路過度容易導致早產。 有的孕婦認為“越活動越生得快”。 於是, 在臨產前就下地不停地走。 最後, 精疲力盡, 腿累的又腫又硬, 這種過激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生 孩子 的快慢, 絕不取決於走多少路。 關鍵是迫使胎兒出來的宮縮力的強弱。

Advertisiment
過度的走動與勞累, 耗盡能量, 不但不促進 分娩 , 相反, 由於精力耗盡, 還可導致早產。

宮縮痛出現後並非都要一動不動躺在床上。 另一種人剛有一點腹墜, 就躺在床上, 一動也不敢動, 靜等著生孩子。 這種做法過於保守。 其實, 初產婦宮口開大4釐米以下, 經產宮口開大2釐米左右, 均可下地活動。 適當的活動, 能改善血液迴圈, 有助於消化, 增進食欲, 增加食量, 為分娩宮縮提供能源, 有利於產程的進展。

一動不動或者是過度活動都是不妥的。 產前活動應根據產婦具體情況及產情進展階段, 動、靜結合, 既要充分休息, 又要適當的活動。


骨盆底的肌肉有支撐子宮的作用

盆地肌鍛練

骨盆底的肌肉有支撐子宮的作用。 到了懷孕後期,

Advertisiment
甚至可能會有漏尿症狀。 為了避免發生這些問題, 應該經常鍛煉我們的盆底肌肉。

仰臥, 兩膝彎曲、雙腳平放, 好像要控制排尿那樣用力地收緊盆底肌肉, 然後停頓片刻。 再重複收緊。 每次重複做10次。

盤腿而坐放鬆關節

孕婦挺直坐下, 兩腿盤起, 然後腳掌相對就是盤腿坐的正確姿勢。 儘量靠近你的身體, 抓住腳踝, 用兩肘分別向外壓迫大腿的內側, 使其伸展, 這種姿勢每次保持20秒。 重複數次。 如果你感到盤腿有困難, 可以在大腿兩側各放一個墊子, 或者背靠牆而坐, 但要儘量保持背部挺直。 你可以兩腿交叉而坐, 這種坐姿, 你也許會感到更舒服, 但要注意不時地更換兩腿的前後位置。

下蹲運動增加大腿肌肉力量

下蹲運動可以增加大腿肌肉力量。

Advertisiment
開始時你會感到完全蹲下有些困難, 所以可以先扶著椅子練習。 兩腳少許分開, 面對一把椅子站好, 保持背部挺直, 兩腿向外分開並且蹲下, 用手扶著椅子。 只要覺得舒服, 這種姿勢儘量保持得長久一些。 如果感到兩腳底完全放平有困難, 可以在腳跟下面墊一些比較柔軟的物品, 起來時, 動作要緩慢一些, 扶著椅子, 不要過快, 否則會感到 頭昏 眼花。 練習這種動作會使骨盆關節靈活, 增加背部和大腿肌肉的力量和會陰的皮膚彈性, 有利於順利 分娩 。


臨產運動注意事項

臨產運動注意事項

一、運動量不宜過大

臨產前的孕婦要注意禁止跳躍、旋轉和快跑等劇烈運動和運動量較大的活動, 以免引起早產。

Advertisiment
在整個懷孕期間, 均應避免做腹部擠壓和劇烈震動的運動。

二、鍛煉時間要合適

每次鍛煉時間不宜過長, 以免過度勞累。 每次鍛煉時間以20分鐘左右為宜。 鍛煉過程中, 心跳超過每分鐘120次時, 即應暫停鍛煉。 鍛煉時最好不要播放音樂, 以免准媽媽在歡樂輕快的樂曲聲中不知不覺地超運動量, 引起疲勞甚至發生意外情況。

三、鍛煉後自我觀察心跳、呼吸、胎動等情況

自我觀察的專案有:一分鐘心跳次數、一分鐘呼吸次數、胎動次數以及陰☆禁☆道有無出血等。 發現異常情況應及時去醫院檢查, 並要遵照醫囑定期進行產前檢查, 以確保准媽媽和胎寶寶的健康和安全。

四、鍛煉後慢慢放鬆

鍛煉後慢慢放鬆意消除疲勞。 每次鍛煉後,

Advertisiment
要花20~30分鐘來放鬆, 如閉上眼睛5~10分鐘, 把雙腳抬高, 這樣休息一會兒准媽媽就可以完全消除疲勞;緊張有可能加劇疼痛, 學會放鬆的方法, 在分娩時特別有用。 把注意力集中在呼吸的節律上, 能減少焦慮、保存精力。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