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自信心是孩子成長的關鍵

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心理學教授斯坦利-薩米斯曾對1748位各方面名家幼年、少年時期的成長情況, 進行了調查研究。
他發現, 這些人在孩提時期, 對於世態變化、家庭變遷都進行過獨立思考, 都有自己獨特的見解;他們的父母都很尊重他們的見解, 並千方百計地鼓勵他們在錯綜複雜的生活中摸索自己成長的道路。
孩子堅定的自信心是其成長的關鍵, 一個不畏艱險、勇往直前的孩子往往是最有出息的, 而一個畏首畏尾、看大人臉色行事的孩子, 往往沒有主見, 不能自立, 難以成才。
那麼怎樣培養孩子的自信心呢?
父母對孩子處處要表示信任。
Advertisiment

孩子遇事總想自己去做, 由於經驗少、不懂事, 往往會給大人“惹麻煩”、“闖禍”。 這時, 嚴厲的責駡會損傷孩子的自尊心, 進而喪失自信心。 因此, 父母要以指導、撫愛、支持、合作的態度對待他們發自幼小心靈的任何創新。
整個家庭要有民主氣氛, 摒除家長作風、強制作風。
要讓孩子充分發表自己的意見, 允許他參加辯論, 並能堅持自己的正確意見。 如果家長為了維護尊嚴, 以打罵或厲聲厲色迫使孩子接受自己的意見, 那麼, 孩子會變成服服帖帖、唯命是從的人。
在獨生子女日益增多的今天, 家長尤其應注意孩子在家裡一意孤行、在外面稱王稱霸的現象。 對於獨生子女的嬌生慣養, 不僅不會增強其自信心,
Advertisiment
反而會促使他妄自尊大、旁若無人。
父母處事既要民主協商, 也要堅定果斷。
那種事前優柔寡斷, 事後追悔莫及的作風, 會對孩子產生惡劣影響。 有的心理學家將其稱為家庭傳染病。
父母都希望孩子早些成熟, 早些學會某種大人希望他具有的本領, 這些善良的願望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但孩子幼時的愛好、天賦、傾向, 並不是所有的父母都能左右的。 最好是父母根據孩子的特長為他選擇幾種可能, 由孩子自己去決定, 這也是培養自信心的一個重要方面。
孩子有時在繁雜的情況下, 怕別人說不好, 怕別人澆冷水, 而隱瞞自己的看法, 或者說一半、留一半, 而把真實的東西深藏心底。 久之, 便會言不由衷。 父母應有意識地使孩子適應各種情況,
Advertisiment
並能直抒胸臆。 對於孩子正確的一面, 要支持、鼓勵, 使其充滿自信心。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