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自古難題婆媳關係 如何處理確有考究

很多家庭“難念的經”非屬婆媳經莫屬。 角色的衝突, 隔代觀念的糾葛統統都是形成婆媳難處的原因。 要怎麼樣才可以念好這本“難念的經”, 令家庭和睦呢?

一、是救媽媽還是救老婆?

在處理媽媽和老婆的矛盾上, 兒子的作用顯得尤為重要。 媽媽不開心, 就會找兒子訴哭;老婆受了委屈, 要向老公傾訴。 在這個兩難的情況下, 作為兒子的如果只聽一方詞, 只信一面理, 偏袒其中一方, 無理指責另一方的不是, 那就火上澆油, 使無理者變本加厲, 令雙方矛盾加劇。 做兒子的只有一碗水端平, 既不使母親感到失望,

Advertisiment
也不讓妻子有苦無處訴, 才能緩解婆媳矛盾。 比如:遇到婆婆數落媳婦的不是時, 做為兒子要儘量替妻子承擔責任, 緩和對方氣氛。 若是遇到妻子訴苦, 則宜向她多做解釋和安慰, 要她看在夫妻情份上, 原諒老人, 使她消去怨氣。 由兒子充當調解人, 作好緩衝工作, 婆媳矛盾才能日益好轉, 家庭和睦才可能實現。


婆媳關係要如何應對

二、相互尊重與諒解

婆媳雙方如果想要和睦相處的話, 首先就得先尊重和諒解出發, 。 婆媳雙方都來自不同的家庭, 有不同的經歷, 產生不同的人生觀和價值觀自然也是常見的事。 所以雙方都要尊重對方與自己不同的處事方式, “我可以尊重你, 儘管我不認同你”也是這樣一個道理。 雙方之間的關係是一種平等的人際關係,

Advertisiment
而不是一種一方必須依從于另一方的支配與被支配的關係。 認識到這一點很重要, 如果雙方或一方對這種關係缺乏正確的認識, 認為對方必須或應該聽從、服從自己, 從而把這種平等的人際關係視為支配與服從的關係, 則必然會在行動上、態度上表現出來。 由此導致雙方關係的失調。 屬於個人的“私事”, 則應互不干涉, 個人享有“自主權”。 作為媳婦, 要多尊敬婆婆, 因為婆婆年歲大, 管家經驗豐富;做婆婆的也不要總是在媳婦面前擺架子, 要看到兒媳的長處, 多尊重兒媳的意見。

除了要尊重彼此不同的觀念外, 還要學會善意的“奉迎”。 一般情況下, 大多數長輩講究節約, 實惠省錢是最重要的。

Advertisiment
因此如果讓她經常看到年輕的媳婦喜歡追求時尚的話, 一定會覺得媳婦不知生活艱難, 無法當家。 其實這只是不同人的不同生活態度, 但是媳婦們千萬不要妄圖能夠轉變婆婆們的消費觀。 改變婆婆難, 但是改變價格很簡單啊。 無論是何種物品, 只要你覺得它的真實價格超出了婆婆的心理承受範圍, 那麼就在告訴她的時候打個折吧, 五折也好, 三折也罷, 只要能夠讓婆婆不覺得你敗家就行哈。


老人其實也是個小孩子

三、走禮物路線

“老頑童”就的就是老人如小孩, 需要家人哄著。 對於婆婆來說, 如果可以聽到身邊的親戚朋友說一句“你家媳婦真孝順”, 心裡就跟吃了山珍海味一樣高興。 因此, 建議媳婦們有事沒事就多往婆家走動,

Advertisiment
時不時地給老人添置些物件, 像衣服就是很合適的選擇, 穿著走出去可以很自豪地回應別人問你是哪裡買的“這是我媳婦送的”!雖然說老人不圖這些東西, 但從這些物品上她也能感受到你的愛意, 更能增進彼此之間的感情。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