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快媽媽
葉娟的兒子浩浩已經上小學三年級了, 浩浩平時還算聽話, 學習成績不好不壞。 浩浩媽媽在一家企業當打字員, 爸爸是工程師, 夫妻兩人都經常出差。 因此浩浩平常都和奶奶生活在一起。 奶奶非常寵愛浩浩, 平常生活照顧得很周到, 怕浩浩不會削鉛筆, 連鉛筆都給浩浩削好了;寫完作業, 書包也要奶奶來收拾。
奶奶的過度疼愛, 使浩浩的動手能力很差。 每次班級搞活動, 浩浩總不如別的孩子能幹, 同學們都不願意和他分到一組, 所以每次班級有活動, 浩浩都畏縮不前。
媽媽因為自己沒有學歷,
Advertisiment
浩浩對於媽媽週末給他安排的美術班、外語班, 一點興趣都沒有, 他喜歡到公園去玩;喜歡看公園的花草樹木, 喜歡看湖裡的小金魚。 浩浩自己還曾經養過小金魚。 可是, 媽媽不重視孩子的這些興趣, 總認為那些東西跟學習沒關係, 要想考上重點中學, 必須要學好奧數、英語;要想考進名牌大學, 必須學習成績過硬。 於是, 媽媽硬逼著浩浩去上各種學習班。
每到星期天, 媽媽都要送浩浩去各種培訓班學習, 沒有其他辦法,
Advertisiment
專家點評
浩浩裝病既反映了媽媽過於嚴格的要求, 也是浩浩意志軟弱、不獨立、不自強的表現。 奶奶的過度溺愛, 讓浩浩形成依賴心理, 不願自己動手動腦, 遇到活動就畏縮不前。 媽媽又從不考慮浩浩的興趣, 硬逼著孩子學奧數、學外語, 讓浩浩從心理上產生抵觸和厭學情緒。 浩浩不敢說出自己的真實想法, 只好用裝病來逃避。
在生活中, 有許多媽媽像浩浩的媽媽一樣, 一味地以家長的意志代替孩子本身的思考, 孩子失去了獨立思考的機會, 遇事就不敢自己拿主意,
Advertisiment
“懶”媽媽心得
孩子有不斷進取的意識, 就無需父母過多的監督和催促。 因此, 媽媽沒有必要替孩子計畫這、計畫那, 而應把著力點放在培養孩子的自強精神上, 讓孩子從內心深處學會不斷進取。 我們給媽媽的建議是:
心得1:別把孩子當弱者
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寫過這樣一篇文章, 相信它會對父母們有所啟發:
有一次, 有一家人到森林中去度假, 爸爸、母親、五年級學生托利亞和4歲的薩沙。 森林裡是那麼美好,
Advertisiment
林中曠地附近長著一叢叢野薔薇, 第一朵花開放了, 粉紅粉紅的, 芬芳撲鼻。 全家人都坐在灌木附近。 爸爸在看一本有趣的書。
突然雷聲大作, 飄下幾滴雨點, 接著大雨如注。
托利亞把自己的雨衣給了媽媽, 好像她並不怕淋雨似的;而媽媽卻又把雨衣給了薩沙, 好像她也不怕淋雨似的。
薩沙問道:“媽媽, 托利亞把自己的雨衣給了你, 你又把雨衣給我穿上, 你們幹嗎這樣做呢?”
“每個人都應該保護更弱小的人。 ”媽媽回答說。
“那麼, 我幹嗎又保護不了任何人呢?”薩沙問道, “就是說, 我是最弱小的人?”
“你要是誰也保護不了, 那你真是最弱小的人!”媽媽笑著回答說。
薩沙朝薔薇叢走去,
Advertisiment
“現在我不是最弱小的了吧, 媽媽?”薩沙自豪地說。
“是呀, 現在你是強者啦!”媽媽這樣回答他。
四五歲的孩子雖然剛剛懂事, 應該是非常弱小的, 但就像文章中的薩沙那樣, 他並不願意認定自己是最弱小的人。 這就是孩子自強的表現。
現實生活中, 有很多父母不瞭解孩子這種與生俱來的意識, 他們過分地照顧和溺愛自己的孩子, 其實這是對孩子自尊心的一種傷害。 這些父母只是把孩子視做自身的一部分, 而沒有把孩子看做人格上完全獨立的一個人。
其實許多父母都小看了孩子的能力, 許多孩子往往能夠表現出極強的自強精神,甚至令成人震驚。
4歲的瑩瑩在畫畫,畫好一張畫,瑩瑩大聲叫媽媽:“媽媽,快來看看我畫得好不好?”
媽媽正在廚房裡忙著呢,於是就隨口答道:“媽媽正忙著呢,讓爸爸去看。”
瑩瑩又叫爸爸:“爸爸,過來看我畫的畫。”
爸爸說:“沒看到我正忙著嗎?找你媽媽去。”
瑩瑩只好失望地離開。
父母也許不知道,自己不經意的拒絕會喪失培育孩子“自強心”的良好契機。如果經常性地應付或者拒絕孩子,就會使孩子的“自強心”慢慢喪失。因此,我們建議父母換一個方式來教育孩子:
瑩瑩叫媽媽:“媽媽,來看我畫的畫,好嗎?”
媽媽放下手中的活,來到瑩瑩的面前,媽媽很認真地一邊看瑩瑩畫的作品,一邊稱讚:“畫得真好啊!比媽媽畫得都好,媽媽給你貼在牆上好嗎?”
瑩瑩高興地說:“好啊,好啊!那叫爸爸也來看看。”
爸爸過來看瑩瑩的畫,一邊看一邊說:“畫得很不錯!不過不能驕傲呀!”
瑩瑩撒嬌地答:“知道了。”
可見,作為媽媽,在培養孩子“自強心”的過程中,首先要以孩子的自我表現為前提,然後輔以鼓勵性的語言,讓孩子的自強心逐步增強。
當然,媽媽也要注意:不要隨意濫用鼓勵性語言對孩子進行“自強心”的培育。對於孩子好的表現,媽媽給予及時、適當的語言鼓勵就可以了,但不要過分使用鼓勵和表揚,以免出現“自強心”的過度膨脹現象。尤其是在孩子的表現不盡如人意的時候,如果媽媽隨意表揚,不僅不能達到培養的目的,也許還會使孩子原有的“自強心”受到挫傷。
心得3:説明孩子確立一個努力目標
昂子小時候因為身體瘦弱,所以經常鬧病,因此,他的個子比同齡的孩子矮不少,而且體能較差。當然,體能的狀況不會影響昂子的學習狀況,昂子的學習成績名列前茅,但是,說到體育上,昂子真是遇到了大難題,而且這個大難題還不能繞著走,昂子面對著體育達標,不知怎麼辦。
體育不達標,無法評三好學生,昂子不甘心。可是,每個體育項目對他來說都是不小的挑戰。媽媽知道了昂子面臨的困難,開始鼓勵他、督促他,還堅持帶他每天鍛煉身體。開始時,媽媽給他制訂一個目標:每天早上下樓跳繩50個、慢跑500米,晚上睡前做20個仰臥起坐、5個俯臥撐等。
開始時,媽媽給昂子定的目標比較低,昂子也能比較容易完成,後來,媽媽根據昂子的情況,給他加大了運動量,昂子需要經過努力才能完成。
有時候,媽媽看他練得很苦、很累,上氣不接下氣,很是心疼,真想給他降低要求,可媽媽想到體育達標成績是有一定的科學根據的,而且孩子的潛力是可以開發出來的。而且,媽媽希望昂子能通過艱苦訓練,不僅使體育達標,更能增強他的體能,磨煉他的意志。於是媽媽還是狠狠心,讓昂子堅持刻苦訓練,媽媽隨時提供必要的幫助。
經過一個學期堅持訓練,昂子的體育成績順利達標,昂子被評為三好學生。通過訓練取得的成功,讓昂子增強了自信心,而且還在訓練中理解了不怕困難、知難而上的意義。
對父母來說,每個孩子情況不一樣,所以給孩子定目標時一定要切合孩子的實際情況,不能定得太高,讓孩子有一種望而卻步的感覺,這不利於激發孩子的自強精神,還可能會因為總達不到目標,而失去信心。
如果你的孩子某一方面比較弱,你給他定的目標一定要具體,要讓孩子比較容易完成,然後再逐漸給孩子提高標準,讓孩子一步步地提高。當孩子每達到原先設立的一個小目標,你要及時肯定孩子,讓孩子從父母的肯定中增加一分自信,增加一點自強精神。
心得4:鼓勵孩子自己去爭取
很多人因為害怕失敗,而不願意參與競爭性活動。實際上,競賽給我們的啟示是:競賽不在於勝負,而在每一次的投入,都能讓自己成長!競爭意識是一種激發自我提高的動機形式,孩子在活動中,為了取得好成績而與別人展開競爭,通過競爭達到提高綜合素質,尤其是提高心理素質的目的。要使孩子在未來的社會中佔有一席之地,家長必須重視培養孩子的競爭意識。
從小,父母就教育姍姍,自己想要的東西要自己去爭取,父母是不會幫她的忙的。因此,姍姍從小就懂得了要競爭,要努力爭取自己想要的東西。
小學四年級的時候,少先隊中隊長要改選。姍姍的學習成績和組織領導能力都是同學們佩服的,按理說當上中隊長是沒有問題的,但是少先隊輔導員老師想讓另一個女孩擔任中隊長,因此當第一次選舉選出姍姍後,老師委婉地做孩子們的工作:“同學們,咱們再選一次行不行,看看有沒有更合適的人選。”
出於對老師的尊重,孩子們又選舉了一次。但是,姍姍的得票依然最高。老師有點不滿意,示意大家再選一次。
這時,姍姍站了起來,她當著老師的面對同學們說:“你們覺得我行的就舉左手,覺得我不行的就舉右手,我們一次表決,決不含糊!”
話音剛落,同學們幾乎全部舉起了左手。輔導員老師無奈,只能尊重選舉結果,讓姍姍當了中隊長。
消息傳到姍姍家裡時,姍姍的爸爸媽媽給予了女兒極力的支持。媽媽特意為女兒做了她最愛吃的紅燒肉,還鼓勵姍姍說:“姍姍,你做得很棒!自己想要的,屬於自己的,就應該勇敢去爭取!”
孩子的未來需要他自己去把握,因此,敢於面對一切挑戰,敢於面對一切強手,敢於挑戰自己的心理素質是非常重要的。對於想做“懶”媽媽的你來說,能做的就是鼓勵孩子自己去爭取一切屬於他的機會。
許多孩子往往能夠表現出極強的自強精神,甚至令成人震驚。4歲的瑩瑩在畫畫,畫好一張畫,瑩瑩大聲叫媽媽:“媽媽,快來看看我畫得好不好?”
媽媽正在廚房裡忙著呢,於是就隨口答道:“媽媽正忙著呢,讓爸爸去看。”
瑩瑩又叫爸爸:“爸爸,過來看我畫的畫。”
爸爸說:“沒看到我正忙著嗎?找你媽媽去。”
瑩瑩只好失望地離開。
父母也許不知道,自己不經意的拒絕會喪失培育孩子“自強心”的良好契機。如果經常性地應付或者拒絕孩子,就會使孩子的“自強心”慢慢喪失。因此,我們建議父母換一個方式來教育孩子:
瑩瑩叫媽媽:“媽媽,來看我畫的畫,好嗎?”
媽媽放下手中的活,來到瑩瑩的面前,媽媽很認真地一邊看瑩瑩畫的作品,一邊稱讚:“畫得真好啊!比媽媽畫得都好,媽媽給你貼在牆上好嗎?”
瑩瑩高興地說:“好啊,好啊!那叫爸爸也來看看。”
爸爸過來看瑩瑩的畫,一邊看一邊說:“畫得很不錯!不過不能驕傲呀!”
瑩瑩撒嬌地答:“知道了。”
可見,作為媽媽,在培養孩子“自強心”的過程中,首先要以孩子的自我表現為前提,然後輔以鼓勵性的語言,讓孩子的自強心逐步增強。
當然,媽媽也要注意:不要隨意濫用鼓勵性語言對孩子進行“自強心”的培育。對於孩子好的表現,媽媽給予及時、適當的語言鼓勵就可以了,但不要過分使用鼓勵和表揚,以免出現“自強心”的過度膨脹現象。尤其是在孩子的表現不盡如人意的時候,如果媽媽隨意表揚,不僅不能達到培養的目的,也許還會使孩子原有的“自強心”受到挫傷。
心得3:説明孩子確立一個努力目標
昂子小時候因為身體瘦弱,所以經常鬧病,因此,他的個子比同齡的孩子矮不少,而且體能較差。當然,體能的狀況不會影響昂子的學習狀況,昂子的學習成績名列前茅,但是,說到體育上,昂子真是遇到了大難題,而且這個大難題還不能繞著走,昂子面對著體育達標,不知怎麼辦。
體育不達標,無法評三好學生,昂子不甘心。可是,每個體育項目對他來說都是不小的挑戰。媽媽知道了昂子面臨的困難,開始鼓勵他、督促他,還堅持帶他每天鍛煉身體。開始時,媽媽給他制訂一個目標:每天早上下樓跳繩50個、慢跑500米,晚上睡前做20個仰臥起坐、5個俯臥撐等。
開始時,媽媽給昂子定的目標比較低,昂子也能比較容易完成,後來,媽媽根據昂子的情況,給他加大了運動量,昂子需要經過努力才能完成。
有時候,媽媽看他練得很苦、很累,上氣不接下氣,很是心疼,真想給他降低要求,可媽媽想到體育達標成績是有一定的科學根據的,而且孩子的潛力是可以開發出來的。而且,媽媽希望昂子能通過艱苦訓練,不僅使體育達標,更能增強他的體能,磨煉他的意志。於是媽媽還是狠狠心,讓昂子堅持刻苦訓練,媽媽隨時提供必要的幫助。
經過一個學期堅持訓練,昂子的體育成績順利達標,昂子被評為三好學生。通過訓練取得的成功,讓昂子增強了自信心,而且還在訓練中理解了不怕困難、知難而上的意義。
對父母來說,每個孩子情況不一樣,所以給孩子定目標時一定要切合孩子的實際情況,不能定得太高,讓孩子有一種望而卻步的感覺,這不利於激發孩子的自強精神,還可能會因為總達不到目標,而失去信心。
如果你的孩子某一方面比較弱,你給他定的目標一定要具體,要讓孩子比較容易完成,然後再逐漸給孩子提高標準,讓孩子一步步地提高。當孩子每達到原先設立的一個小目標,你要及時肯定孩子,讓孩子從父母的肯定中增加一分自信,增加一點自強精神。
心得4:鼓勵孩子自己去爭取
很多人因為害怕失敗,而不願意參與競爭性活動。實際上,競賽給我們的啟示是:競賽不在於勝負,而在每一次的投入,都能讓自己成長!競爭意識是一種激發自我提高的動機形式,孩子在活動中,為了取得好成績而與別人展開競爭,通過競爭達到提高綜合素質,尤其是提高心理素質的目的。要使孩子在未來的社會中佔有一席之地,家長必須重視培養孩子的競爭意識。
從小,父母就教育姍姍,自己想要的東西要自己去爭取,父母是不會幫她的忙的。因此,姍姍從小就懂得了要競爭,要努力爭取自己想要的東西。
小學四年級的時候,少先隊中隊長要改選。姍姍的學習成績和組織領導能力都是同學們佩服的,按理說當上中隊長是沒有問題的,但是少先隊輔導員老師想讓另一個女孩擔任中隊長,因此當第一次選舉選出姍姍後,老師委婉地做孩子們的工作:“同學們,咱們再選一次行不行,看看有沒有更合適的人選。”
出於對老師的尊重,孩子們又選舉了一次。但是,姍姍的得票依然最高。老師有點不滿意,示意大家再選一次。
這時,姍姍站了起來,她當著老師的面對同學們說:“你們覺得我行的就舉左手,覺得我不行的就舉右手,我們一次表決,決不含糊!”
話音剛落,同學們幾乎全部舉起了左手。輔導員老師無奈,只能尊重選舉結果,讓姍姍當了中隊長。
消息傳到姍姍家裡時,姍姍的爸爸媽媽給予了女兒極力的支持。媽媽特意為女兒做了她最愛吃的紅燒肉,還鼓勵姍姍說:“姍姍,你做得很棒!自己想要的,屬於自己的,就應該勇敢去爭取!”
孩子的未來需要他自己去把握,因此,敢於面對一切挑戰,敢於面對一切強手,敢於挑戰自己的心理素質是非常重要的。對於想做“懶”媽媽的你來說,能做的就是鼓勵孩子自己去爭取一切屬於他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