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自從早產兒誕生後 我的整個世界都改變了

當你第一眼看到你的寶寶, 第一次把他抱在胸前, 這一刻的感動你永遠也不會忘記。 你已經累得精疲力盡, 可精神上又會極為興奮, 你會激動得又哭又笑。 對你來說, 有一件事是確定無疑的:隨著寶寶的出生, 你的生活已經完全改變了。

派特38歲, 已經是高齡產婦的她終於懷孕了, 她和老公都呵護有加, 就像普通媽媽一樣, 每天都幻想著寶寶出生後的種種, 可就在他們連寶寶的出生物品還沒準備好的時候, 女兒第25周便早早的出生了!
出生時只有體重297克, 身長25.9釐米, 與手機差不多大, 醫生都不敢保證孩子能健康的活下來。
Advertisiment

出生後, 寶寶被放在了育嬰箱裡, 一直用呼吸機, 只能通過點滴餵養, 但派特和老公堅信, 女兒會堅強的活下來的。

25周的早產兒成活率不到千分之一, 女兒每天都在艱難的與死神抗爭, 在三個月的時候, 女兒身體狀況惡化, 醫生告訴派特, 孩子有可能失明, 但她還是堅持了下來, 最終通過治療痊癒。
6個月後, 女兒出院, 但是肺還沒有發育好, 還是需要吸氧, 派特家人的細心照料加上發達的醫學, 最終寶寶健康的活下來了。

最後, 是他們夫婦倆對女兒的不放棄, 女兒對生的渴望, 再加上醫護人員的治療, 才讓他們一家有了一個可愛的女兒, 看著女兒健康的長大, 雖然比同月的寶寶來得瘦小, 而且瘦弱。 但是身體各項指標還正常,
Advertisiment
他們向天發誓, 一定好好珍惜這個, 雖然弱小, 卻是從死神手中搶下來的孩子。
補充:早產兒的定義
「早產兒」這個名詞對每個爸比媽咪來說應該都不陌生, 一般而言, 在醫學上定義早產兒大約可以從兩個方向來看:出生周數及體重。 只要嬰兒在第20周到第36周出生, 就會被稱作「早產兒」, 每個早產兒在出生後都會有許多問題要面對, 越小需要面臨的問題可能也就會越多, 其中, 「1500克」是分界早產兒最重要的指針, 也是醫師們會特別追蹤的物件。
小於1500克──極低出生體重
方麗容主任表示, 雖然發生的機率非常低, 但每年仍有1%~1.5%體重低於1500克的嬰兒出生, 在臺灣由於現代醫療進步, 這樣的孩子於今日存活率大約已達78.7%(1公斤以上的嬰兒存活率約90%),
Advertisiment
就連750公克~1000公克的嬰兒都有七成以上的存活率。
每年有6%~9%的早產兒出生
經過統計發現, 可能與媽咪懷孕時的生活方式(抽煙喝酒、藥物濫用、嚴重情緒問題...... )、年齡(太高或太低都是高危險群)、體重過輕、未婚懷孕、很快又懷下一胎、多胞胎、有流產經驗、懷孕期間感染的疾病(妊娠糖尿病、妊娠毒血症)...... 等等有關, 此外, 媽咪過去的產科病史也相當重要, 其中若媽咪天生就有「子宮頸閉鎖不全」的問題, 會大大增加早產的機會, 需要早期預防。
所以媽媽們要特別注意自己的身體狀況, 平時做好早產兒的預防工作, 避免早產兒的誕生。 誰不想要一個健康的寶寶呢?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