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早教>正文

自戀寶寶是怎麼來的呢

自戀的出處是出於歐美文學作品中的, 直譯成中文是“水仙花”。 典故是源於一個淒美的古希臘神話故事:那時候美少年那西斯在水中看到了自己的倒影, 便愛上了自己, 每天茶飯不思, 憔悴而死, 變成了一朵花, 後人稱之為水仙花。 精神病學家、臨床心理學家借用這個詞, 用以描繪一個人愛上自己的現象。

剛剛出生的小孩子是不存在“自我意識”這一說的, 所以, 也沒有法明白“自我”和“他人”不同。 在小寶貝們看來, 自己蹬來蹬去的小腿和放在床邊的奶瓶都是自己的一部分, 受自己的支配與控制。 他們認為自己是世界的中心,

Advertisiment
甚至從某種角度講, 是他們創造了世界。 這個時候, 寶寶處在完全自戀的狀態中。 在這個階段裡, 他們哭了, 媽媽或其他家人會趕緊把他們抱在懷裡, 輕輕地拍著他們, 或者給他們餵奶, 或者檢查是不是拉了、尿了。 媽媽或家人的關注與精心照顧, 會讓一個小生命在感覺層面感到最初的溫暖與安全。

小孩子們在慢慢的長大, 在她們1-2歲的時候就漸漸開始形成自我意識, 他們慢慢的能夠可以明白“我的”還有“你的”、“他的”。 此時, 如果媽媽和家人的關注和愛一如既往地持續, 那麼, 寶寶自己也會在內心中深深地相信“我是可愛的”、“我是被接納的”、“我很不錯”。 這就是寶寶“自戀”形成的基礎。

再過幾年, 小孩子的主客體分離能力更加完善,

Advertisiment
他們開始產生濃厚的探索外部世界的興趣, 不僅如此, 小寶寶的能力也增長到足以自主地進行許多活動的階段了。 此時, 他對自己有一種“無所不能”的感覺, 以為自己是全宇宙的中心, 以為自己什麼都能嘗試去做, 希望自己是最棒的那一個。 這些信念對2-3歲的寶寶而言是非常真實的, 更重要的是, 其中還包含著無畏的精神、勇於探索和嘗試的能量, 應該被鼓勵。

總結:剛剛出生的小孩子是不存在自我意識的。 在她們1-2歲的時候就漸漸開始形成自我意識, 這就是寶寶“自戀”形成的基礎。 2-3歲的寶寶到了自主地進行許多活動的階段, 這時應該鼓勵他們。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