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幼的孩子不懂事, 常常會對媽媽提出一些“無理”的要求:媽媽哪都不能去, 就在家裡陪我玩!我就不走, 我就要玩這個滑滑梯玩到夠為止!我要, 我就要那個玩具熊!許多媽媽都會心軟或者害怕孩子哭鬧而違心滿足孩子的要求, 這種“違心”的做法正是討好型媽媽的典型表現。 討好型媽媽容易養出驕縱蠻橫的孩子, 也給自己增添了許多負面情緒。
當我們打著“愛和自由”的旗號, 以討好的姿態, 給孩子提供沒有邊界、沒有原則的愛時, 請去除這“愛”裡摻雜的我們自己的問題, 學習以不討好的態度, 給予孩子更健康、更有益的愛。
Advertisiment
你是討好型媽媽嗎?
名詞解釋:應對姿態
心理學中的著名家庭治療流派——薩提亞模式認為, 每個人從童年時期開始, 為了尋求生存, 都會在與他人、環境互動的過程中, 發展出自己的應對姿態, 或者說生存姿態。 也就是說, 每個人都會根據自己的處境和感受, 做一個決定:採用這樣的姿態, 我可以生活得比較好!
薩提亞把應對姿態分為5種:討好、指責、超理智、打岔和一致, 除了“一致”之外的4種姿態都是不夠健康的姿態。
每一個人與生俱來都是一致的, 但是在成長過程中因為要求存活, 所以會發展出不健康的應對姿態, 這些應對姿態都是在童年生根, 並一直伴隨我們至成年期。 如果它沒有被察覺和修正,
Advertisiment
測試:與孩子相處時, 你有“討好”的姿態嗎?
你是討好型媽媽嗎?
1.路過玩具店, 孩子拉你進去買一隻泰迪熊, 可是你家的玩偶已經太多, 你極不願意滿足他的要求, 他開始癟嘴。 這時——
A.為了避免哭鬧場面, 你雖然心有不甘, 但仍然替他付錢買了玩具;
B.告訴孩子, 家裡有太多毛絨玩具, 你不打算給他買。 如果孩子哭鬧, 你會安撫他難過的心情。
2.你心情不好, 打算約個朋友去逛街。 誰知, 你剛穿戴好正打算出門, 孩子沖過來, 抱著你的大腿說:“媽媽, 別走, 跟我玩!”這時——
A.你實在沒辦法允許自己出門, 想想說:“算了, 還是忍著吧!”然後立刻打電話給朋友取笑了約會。
Advertisiment
B.對孩子說:“你怎麼那麼不懂事, 媽媽也不能整天圍著你轉啊。 ”
3.在小朋友家玩。 到中午了, 你對他說:“咱們該回家吃飯了。 ”“不, 我不走, 我還要玩一會兒。 ”“那好吧, 再玩5分鐘, 咱們就走好嗎?”5分鐘後, 孩子依然不聽你的。 這時——
A.“那你擺完這個積木, 一定要走, 好嗎?咱們這回說話一定要算數哦!”
B.如果時間允許的話, 可以給孩子“討價還價”的空間。 你知道, 只有放鬆某些規則和要求, 孩子才能在真正需要嚴守規則時, 說一不二。
4.孩子要坐旋轉木馬, 可是他已經坐過3次了, 你有點猶豫, 繼續下去會超預算。 這時——
A.真的不想繼續讓孩子玩了, 孩子不高興, 所以雖然心裡不痛快, 最後還是由了他。
B.雖然覺得超預算了, 但看到孩子享受的樣子不忍心抱他下來,
Advertisiment
也許你已經看出, 選項A都是“討好姿態”。 具體來說:
你是討好型媽媽嗎?
題1中:
選項A揭示的是, 判斷媽媽有沒有討好姿態的重要指標:當我退讓底線時, 心裡有沒有糾結?這個糾結是不是出於害怕?如果答案是“Yes”, 那麼你最終違心的決定很可能是出於討好。 選項B是正確做法, 當我們決定不滿足孩子, 那麼就執行它, 同時也不忘關注孩子的感受。
題2中:
選項A是“討好姿態”的人的一大傾向:壓抑自己的感受, 以換取對方的滿意。 選項B是有著指責姿態的媽媽的做法。
題3中:
選項A是討好姿態的媽媽常有的外在表現:無休止地跟孩子談判、妥協。 選項B看上去也在“妥協”, 但實際這是媽媽一種有意為之的教養策略。
Advertisiment
題4中:
選項A和B同樣是在底線上讓步, 但區別在於:選項A是出於害怕(比如怕孩子哭鬧、受傷害、對媽媽的愛受影響……), 這種妥協是讓媽媽心裡不痛快的。 而選項B是出於愛, 媽媽在這個過程中只會累積正面情緒。 這兩者之間的界限很模糊, 媽媽只能問自己:這樣做之後, 我到底是真高興, 還是在無意識中累積了負面情緒?
當我們用討好姿態來和孩子相處時, 不僅是在給自己平添負面情緒, 對自己無益, 而且無條件的溺愛也將為孩子的成長埋下可怕的隱患。
“我為什麼會有討好姿態?”
一粒種子落在剛剛播種的土壤中, 會正常生長。 可是當它落在懸崖邊, 就不得不扭曲自己去生長, 哪怕長出奇怪的形狀,其實人也一樣。人起初最基本的需求就是:我要保護自己,要活下來。當一個人在“活下來”的過程中發展出討好姿態時,通常和兩方面因素有關:
你是討好型媽媽嗎?
1.環境衝突:
討好型的人通常在衝突較多、壓力較大的家庭環境中長大。那個曾經的小孩自己認為:“爸爸媽媽已經夠吵了,我不能再讓自己給他們添任何麻煩。我最好的生存方法就是討好,這樣比較容易讓他們高興,否則的話,我只會給自己惹更多麻煩和責難。”
2.天性善良:
討好型的人可以分為兩類,一類天性善良,他們不願傷害別人,比如在他們拒絕別人,說“不行”的時候,他們可以很容易感受到別人有不好的感受。而別人不好的感受,會讓他們也難受。所以,他們很容易勉強自己說“是”。另外,他們的天性也決定了,用這種方式,更容易從父母那裡獲得所需的心理營養。這種配合天性的“討好”是比較不容易扭曲人格的,相反另一類天性並非如此的人,他們是把自己的個性強扭成討好,這其中的原因一定是因為爸爸媽媽實在太凶了,他們比較聰明,知道討好對自己有利。這種人討好完,心理是憤憤不平的,一遇到比自己弱小的物件,就會通過欺負別人來平衡自己。
討好姿態,對孩子的負面影響?
1.如果孩子的天性恰好是充滿能量的那種,那麼媽媽的討好會讓孩子變得非常驕縱
對於孩子來說,控制媽媽有著極大的誘惑力,當一個充滿力量感的孩子碰上沒有力量的討好型媽媽時,他就會很容易控制住媽媽,然後變得非常驕縱。他會認為,今後可以用這個方式做人,即使面對外人,他也總是企圖用強橫、撒嬌、撒潑,來讓別人聽他的。雖然有時候,這真的很管用,但一定會讓別人不舒服,導致他在人際關係中處於不利的位置。
你是討好型媽媽嗎?
2.讓孩子感受到壓力
討好的媽媽表面上是自我犧牲,她也的確讓孩子感受到特別多的愛。但是她過度的愛和犧牲,會讓敏感的孩子在無形中感受到巨大的壓力。因為看似犧牲,實際只是我們在無形中把它作為了控制的手段,雖然我們自己都沒意識到,但心中一定會有這樣的潛臺詞:“我都這樣自我犧牲,壓制自己了,那你還想怎麼樣?”而這些,孩子都可以感覺到,並把它當做一種壓力。
3.缺乏界限的養育,讓孩子無法自主,同時缺失責任感
孩子在3歲前,依存父母而生活,但即使在這樣親密、依戀的關係中,孩子仍然在為分離、獨立做著準備。
媽媽的一味討好、無條件溺愛,讓孩子看不到自己行為的界限。這樣不僅讓孩子因為沒有界限而感覺彷徨和不安,而且,媽媽也沒有給孩子一個良好的劃清界限的示範。
相反,當媽媽不用討好的姿態面對孩子,和孩子劃出界限時,媽媽就是一個獨立的人,有自己的感受和需求,需要得到尊重。同時,孩子也可以為自己的行為、情緒負責任。而由此,孩子才能發展出真正獨立的人格,也有機會做自己,在這個過程中,孩子獲得的自信會大大超出他自己以及媽媽的期望。
怎樣用不討好的姿態和孩子相處?
覺察到自己的討好姿態,也看到它對孩子的影響後,接下來就需要我們把對自我忽略的部分補上了。也就是說,當我們遭遇壓力,習慣性地要自我犧牲和壓抑時,提醒自己要更多地和“自己”在一起,問一問:“我現在的感受是什麼?我需要什麼?要想照顧到自己的感受和需要,我可以做點什麼?”
你是討好型媽媽嗎?
以上文中測試題4的場景(孩子不肯從旋轉木馬上下來)為例,健康的溝通過程可以是:
媽媽看到了孩子想繼續坐旋轉木馬的願望,同時也看到自己不想滿足孩子的考慮。然後,媽媽可以允許自己做一個決定:拒絕他,把他抱下來!孩子被抱下來,不能繼續坐木馬,並不意味著他一定會感覺被傷害,這取決於媽媽拒絕他時的態度和方式,以及事後孩子哭鬧時,媽媽的安撫。孩子最抗拒的,並不是被拒絕繼續坐木馬的要求,而是媽媽拒絕他時帶著指責、焦慮、不高興。
所以,我們可以試著揣摩一下,把孩子抱下來時最好能傳遞這樣的資訊:“媽媽知道你還想玩,但我們必須走了。媽媽並不覺得這個要求過分,更不是你這個人有問題,僅僅是,這件事情現在必須結束。”這些資訊可以直接用孩子聽得懂的語言表達出來,但更重要的是,當我們真的這樣想時,所有的肢體語言、眼神、表情、抱他的力度都會讓孩子接收到正確的資訊。
從這個示例中,我們可以看到,不討好意味著,照顧自己,也照顧孩子。這絕不是鼓勵媽媽走到另一個極端——在意自己,忽略孩子。
至於如何給孩子設定“照顧自己,也照顧孩子”的行為界限,比如“再玩一次”還是“立刻就走”?是“8點睡覺”還是“9點睡覺”?這需要媽媽權衡各方面的因素,做一個最終決定。最重要的事情其實是:堅持這個界限時,既堅定,又溫和。所謂的堅定,是我知道界限在哪裡,我有我的堅持和原則,其中當然包括照顧自己的部分。而溫和則是為了照顧孩子,通過溫和的方式,讓孩子知道,我對他這個人是愛的,是接納的。
哪怕長出奇怪的形狀,其實人也一樣。人起初最基本的需求就是:我要保護自己,要活下來。當一個人在“活下來”的過程中發展出討好姿態時,通常和兩方面因素有關:
你是討好型媽媽嗎?
1.環境衝突:
討好型的人通常在衝突較多、壓力較大的家庭環境中長大。那個曾經的小孩自己認為:“爸爸媽媽已經夠吵了,我不能再讓自己給他們添任何麻煩。我最好的生存方法就是討好,這樣比較容易讓他們高興,否則的話,我只會給自己惹更多麻煩和責難。”
2.天性善良:
討好型的人可以分為兩類,一類天性善良,他們不願傷害別人,比如在他們拒絕別人,說“不行”的時候,他們可以很容易感受到別人有不好的感受。而別人不好的感受,會讓他們也難受。所以,他們很容易勉強自己說“是”。另外,他們的天性也決定了,用這種方式,更容易從父母那裡獲得所需的心理營養。這種配合天性的“討好”是比較不容易扭曲人格的,相反另一類天性並非如此的人,他們是把自己的個性強扭成討好,這其中的原因一定是因為爸爸媽媽實在太凶了,他們比較聰明,知道討好對自己有利。這種人討好完,心理是憤憤不平的,一遇到比自己弱小的物件,就會通過欺負別人來平衡自己。
討好姿態,對孩子的負面影響?
1.如果孩子的天性恰好是充滿能量的那種,那麼媽媽的討好會讓孩子變得非常驕縱
對於孩子來說,控制媽媽有著極大的誘惑力,當一個充滿力量感的孩子碰上沒有力量的討好型媽媽時,他就會很容易控制住媽媽,然後變得非常驕縱。他會認為,今後可以用這個方式做人,即使面對外人,他也總是企圖用強橫、撒嬌、撒潑,來讓別人聽他的。雖然有時候,這真的很管用,但一定會讓別人不舒服,導致他在人際關係中處於不利的位置。
你是討好型媽媽嗎?
2.讓孩子感受到壓力
討好的媽媽表面上是自我犧牲,她也的確讓孩子感受到特別多的愛。但是她過度的愛和犧牲,會讓敏感的孩子在無形中感受到巨大的壓力。因為看似犧牲,實際只是我們在無形中把它作為了控制的手段,雖然我們自己都沒意識到,但心中一定會有這樣的潛臺詞:“我都這樣自我犧牲,壓制自己了,那你還想怎麼樣?”而這些,孩子都可以感覺到,並把它當做一種壓力。
3.缺乏界限的養育,讓孩子無法自主,同時缺失責任感
孩子在3歲前,依存父母而生活,但即使在這樣親密、依戀的關係中,孩子仍然在為分離、獨立做著準備。
媽媽的一味討好、無條件溺愛,讓孩子看不到自己行為的界限。這樣不僅讓孩子因為沒有界限而感覺彷徨和不安,而且,媽媽也沒有給孩子一個良好的劃清界限的示範。
相反,當媽媽不用討好的姿態面對孩子,和孩子劃出界限時,媽媽就是一個獨立的人,有自己的感受和需求,需要得到尊重。同時,孩子也可以為自己的行為、情緒負責任。而由此,孩子才能發展出真正獨立的人格,也有機會做自己,在這個過程中,孩子獲得的自信會大大超出他自己以及媽媽的期望。
怎樣用不討好的姿態和孩子相處?
覺察到自己的討好姿態,也看到它對孩子的影響後,接下來就需要我們把對自我忽略的部分補上了。也就是說,當我們遭遇壓力,習慣性地要自我犧牲和壓抑時,提醒自己要更多地和“自己”在一起,問一問:“我現在的感受是什麼?我需要什麼?要想照顧到自己的感受和需要,我可以做點什麼?”
你是討好型媽媽嗎?
以上文中測試題4的場景(孩子不肯從旋轉木馬上下來)為例,健康的溝通過程可以是:
媽媽看到了孩子想繼續坐旋轉木馬的願望,同時也看到自己不想滿足孩子的考慮。然後,媽媽可以允許自己做一個決定:拒絕他,把他抱下來!孩子被抱下來,不能繼續坐木馬,並不意味著他一定會感覺被傷害,這取決於媽媽拒絕他時的態度和方式,以及事後孩子哭鬧時,媽媽的安撫。孩子最抗拒的,並不是被拒絕繼續坐木馬的要求,而是媽媽拒絕他時帶著指責、焦慮、不高興。
所以,我們可以試著揣摩一下,把孩子抱下來時最好能傳遞這樣的資訊:“媽媽知道你還想玩,但我們必須走了。媽媽並不覺得這個要求過分,更不是你這個人有問題,僅僅是,這件事情現在必須結束。”這些資訊可以直接用孩子聽得懂的語言表達出來,但更重要的是,當我們真的這樣想時,所有的肢體語言、眼神、表情、抱他的力度都會讓孩子接收到正確的資訊。
從這個示例中,我們可以看到,不討好意味著,照顧自己,也照顧孩子。這絕不是鼓勵媽媽走到另一個極端——在意自己,忽略孩子。
至於如何給孩子設定“照顧自己,也照顧孩子”的行為界限,比如“再玩一次”還是“立刻就走”?是“8點睡覺”還是“9點睡覺”?這需要媽媽權衡各方面的因素,做一個最終決定。最重要的事情其實是:堅持這個界限時,既堅定,又溫和。所謂的堅定,是我知道界限在哪裡,我有我的堅持和原則,其中當然包括照顧自己的部分。而溫和則是為了照顧孩子,通過溫和的方式,讓孩子知道,我對他這個人是愛的,是接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