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追逐金錢, 可最後有了錢還是覺得不快樂, 這其實就是生命品質出了問題。 教育也是同樣的道理, 總是讓孩子好好讀書, 最後教育出來的孩子並不快樂, 生命品質得不到保障, 教育又有何意義?
“生命品質”已經不是一個新鮮詞了!
早在20世紀50年代, 美國經濟學家加爾布雷恩最早提出了人的生命品質這個概念。 但是, 當時僅僅是從經濟發展水準與生活品質的角度進行闡述, 隨著時代的發展, 生命品質已經不再局限於從醫學領域去定義, 它的範圍更加廣博, 又拓展到社會學、心理學、哲學等領域,
Advertisiment
社會學家把生命品質定義為“生命幸福的總體感覺”。 (我較為贊成這個觀點!聽著順耳, 舒服!)
世界衛生組織提出的定義是“不同文化和價值體系中的個體對於他們的目標、期望標準以及所關心的事情有關的生存狀況的主觀體驗”。 (這個定義太中規中矩, 看著費神, 難理解。 )
先從現實出發, 分析分析這個生命品質的問題。
現代社會有一種現象, 那就是很多人有了錢, 卻覺得不快樂, 其實, 這就是生命品質出了問題。
生活中, 我們很容易為了追求金錢而疲於奔命, 在快節奏的生活中忘記了追求金錢的最終目的。 我們的忽略其實就是對幸福追求時的捨本逐末, 這樣的生活, 生命品質如何體現?
教育同理!
Advertisiment
什麼才是幸福?很多家長認為錢是一個重要的衡量標準, 於是, 孩子全部的精力要放在學習上, 城市的孩子只有上了好學校, 將來才有希望做官掙大錢, 農村的孩子只有用功學習才能跳出農門, 有個好工作, 過上好日子。 這些就是孩子幸福快樂的明天。 家長們忽略了, 是幸福快樂的基礎絕不應該僅僅建立在學習的基礎上。 學習再重要, 也抵不上孩子們玩上半天時內心真正的喜悅, 一個連自己都無法照顧的人, 一個沒有興趣愛好、沒有知心朋友的人, 他是真正快樂的嗎?他的生命品質又體現在哪裡?
經常看到有的孩子早上到學校乾乾淨淨、清清爽爽, 可到了放學的時候就灰頭土臉, 衣服也邋遢不堪;有的孩子臥室亂得像豬窩,
Advertisiment
教育孩子, 我們要懂得為了提高他們的生命品質而教育, 這才是最負責任的教育, 最充滿愛心和遠見的教育!這樣的孩子也才會是真正幸福和快樂的孩子, 這不正是我們家長最希望看到的嗎?
但是現在的家長, 最常做的事情就是把孩子正拿在手裡的幸福奪走, 強行塞給他們自己認為的幸福。 但這幸福, 孩子嘗起來一點也不甜, 甚至每天愁眉苦臉。 這種一相情願的“幸福津貼”遲早會讓孩子對你失望、忤逆你。
父母是偉大的, 正因為偉大, 他們才不能犯低級錯誤。 多給孩子一些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