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自由繪畫,解讀孩子心靈密碼

當孩子真正在用繪畫藝術來表達自己情感時, 那麼, 他肯定是一個品格高尚的人, 這也是“用藝術培養人格”的精髓所在。

現代社會經濟與互聯網技術急速發展, 造就了孩子成長環境的驟變;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等來自父母的壓力越來越大, 孩子沒有合理的表達途徑, 很容易導致成長之路上出現或多或少的情緒問題。 單純依靠父母過去的成長經驗和教育理念, 顯然已經不能很好地幫助到孩子, 所以, 我們需要更加科學的家庭教育理念和方式, 瞭解孩子的情感需求, 疏導不良情緒。

淩雲推薦:繪畫療法

所謂繪畫療法,

Advertisiment
是以自由繪畫表現行為, 作為心理療法的依據進行活用。 這種“繪畫”以自由為主題, 並不是為了教授技能, 而是讓孩子自由地畫出心中所想, 進行自由創作的教育方法。

自由繪畫並不以美術技能來評價作品好壞, 孩子越是自由表現, 精神就會越往良好的方向成長。 它最終的目的是通過繪畫來疏解孩子的心理性滯留物, 即喜怒哀樂等感情方面的淤積, 以及自卑感、不安感、喪失感等各種情緒的堆積。

自由繪畫, 心靈解碼

無論是1歲半還是18歲的孩子, 在和父母的交流上都不可能“知無不言, 言無不盡”。 因為言語發展的限制、可能存在的尷尬不安的氣氛等因素, 都會造成孩子不能說出心中的所思、所想。

Advertisiment
自由繪畫可以完全避免這種局面, 雖然不需要用言語來表達, 但是畫作中卻表達出比言語更豐富的內容;那些在生活中不知如何開口的想法和要求, 都會通過自由繪畫展現出來, 從而減輕內心積壓的情緒。

通過自由繪畫, 不限制繪畫主題、不要求繪畫技巧、不限制對畫材的選擇, 讓孩子按照自己想要創作的方式來繪畫, 激發想像力和創造力;而繪畫療法師則可以根據孩子選用的畫材、使用的色彩、繪畫的方式來瞭解他的心理發展。

自由繪畫為什麼能解讀孩子的心靈密碼, 説明調整心理狀態, 促進身心成長的呢?

1.自由之道。 自由行為的背後, 是孩子身心發展的需要。 孩子天性好奇, 他們通過自己全身的器官來探索和瞭解世界。

Advertisiment
所以, 在進行繪畫療法時, 孩子可以在不傷害自己他人的原則下, 自由玩耍, 充分釋放, 在充分享受自由的過程中, 完全按照自己的節奏來行動。

2.表達內心想法, 吐露無意識欲求。 幼兒感情相對沒有秩序, 同時, 受語言發展限制, 不知如何清楚表達、訴說。 這些感情和欲求很容易因成人的不理解, 而被反復壓抑, 潛藏在內心深處。 孩子可以通過繪畫、色水、顏料等不同的玩法, 在放鬆狀態下表達自己的內心情感。 結合孩子的行為表現, 繪畫療法師可以解讀出孩子目前的心理狀態與發展階段, 説明家長瞭解孩子內心, 給予最有效的幫助。

3.不教授原則。 每個孩子都有很強的自我學習能力, 不教授是讓孩子用玩耍、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來學習,

Advertisiment
培養自我學習的能力。 給孩子完全自由、放鬆的創作空間, 完全按照自己的意願, 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通過自由繪畫、色彩應用、手工製作, 來解決成長中遇到的各種情緒問題, 促進能力的發展。 在不教授的環境中, 孩子可以在和老師、玩伴的嬉笑打鬧中, 心甘情願地獲得那些用強硬教育方法所達不到的自信、自尊, 還有成長所必需的動力。

4.促進知性與感情能力的螺旋式成長。 每個孩子都有屬於自己成長的方式與節奏, 即使是同齡, 知性與情緒能力的發展狀況也不盡相同。 兒童心靈從情緒性的發育開始, 經過知性發展階段和全方位個性的實現, 隨著年齡增長而不斷發展, 這個過程是呈螺旋上升式的。

Advertisiment

小結:

孩子作品中的每一元素都是當時情境下, 內心所想要表達的一部分。 例如:使用紅色的孩子, 可能有強大的能量;使用藍色的孩子, 更多的表現為想要安靜和專注;使用彩色鉛筆畫畫的孩子, 往往內心細膩, 能量卻偏低。 當父母知曉孩子自由繪畫的內涵, 以及繪畫時的心理狀態, 就可以準確把握孩子的成長情況, 瞭解他的內心需求。 在家庭教育中就可以有的放矢, 採取恰當的方式給孩子更好的引導。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