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是思維的工具。 一個成人整日無語並不意味著沒有運用語言。 但三四歲的孩子還不會默默地想事情, 能夠自言自語是孩子思維和語言能力發展的表現。
依依是個聰明乖巧的小女孩兒, 她稚嫩的童音特別好聽, 在幼稚園的中二班裡, 大家都知道依依朗誦兒歌是最出色的, 和小朋友們相處得也非常友好。 可是, 依依的父母近來發現, 在家裡的時候, 她經常喜歡自言自語。 比如她會對著心愛的娃娃說話, 一個人起勁地指揮著“一大家子”毛絨玩具玩娃娃家的遊戲, 替它們發表意見;畫畫時她會沉浸在想像的世界裡,
Advertisiment
其實, 依依的確沒有出什麼問題。 4歲左右的孩子和小時候相比有不少變化, 二三歲的孩子獨立活動的能力很差, 他們差不多整天和照顧自己的大人在一起, 時不時和父母有幾句對話,
Advertisiment
語言也是思維的工具。 人們說話不全是為了和別人交流, 一個人整日無語並不意味著沒有運用語言, 深入思考問題時, 大多數成年人並不出聲。 “說給自己聽”是兒童語言發展過程中的一個階段。 3歲前孩子掌握的言語基本上是採取和大人對話的方式進行的, 孩子在問和答的過程當中不斷地給自己提出說話的任務和內容,
Advertisiment
有些孩子3歲多就有自言自語的行為, 但這種情況在4歲左右孩子身上比較明顯, 他們在獨自玩的時候好像有許多說給自己的話, 願意通過語言來進一步展現自己的想法、豐富自己的遊戲, 使遊戲更加生動有意思。 比如濤濤很喜歡玩賽車的遊戲, 他手拿小汽車一會兒趴在地上開, 一會兒又嫌這樣還是太慢, 乾脆自己跑了起來,
Advertisiment
孩子除了在遊戲的時候喜歡自言自語以外, 在遇到麻煩或一時無法解決的問題時, 也會情不自禁地說點什麼, 像“這是怎麼回事”、“不對呀”、“我看應該這樣做”等等, 話雖然不多, 但反映出孩子的困惑和疑問, 不僅如此, 父母如果在一旁仔細聽聽, 往往能夠在孩子的自問自答中, 聽出他解決問題的思路和想法, 因為孩子是在進行“出聲的思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