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自閉症兒童的遊戲活動

自閉症兒童的假扮遊戲非常之少。 不僅與同齡的正常兒童相比, 而且與年齡稍小的正常兒童相比, 甚至與具有同樣技能和語言能力的弱智兒童相比, 自閉症兒童所玩的假扮遊戲或符號遊戲都是非常有限的。 同樣是玩耍物體, 自閉症兒童缺乏幻想, 非自閉症兒童富於幻想, 看來, 是否具有幻想是區分自閉症兒童和非自閉症兒童顯著特徵之一。 事實上, 在自閉症診斷領域, 測試人員首先會詢問父母他們的孩子是否參加假扮遊戲。  


即使在簡單的日常性☆禁☆遊☆禁☆戲中, 自閉症兒童也會表現出他們的缺陷。

Advertisiment
上述安德魯玩耍時的情形就是自閉症兒童的典型表現:他不用梳子去梳理玩具娃娃的頭髮, 而是將兩件玩具互相拍打著玩。 然而, 這種情況也非絕對。 那些語言能力(尤其是語言理解能力)發展得很好的自閉症兒童, 也能參與一些日常的遊戲。 至於符號遊戲, 似乎是與語言理解能力一併發展的, 也就是說, 這兩種系統需要同一種基本能力:用象徵來標誌的能力。 雖然語言能力發展得較好的自閉症兒童能夠理解遊戲中的象徵, 但是, 這並未證明他們同樣具有符號遊戲的能力。 比起那些具有同樣語言理解能力的正常兒童, 自閉症兒童進行符號遊戲的能力仍未發展完全。 除了日常性☆禁☆遊☆禁☆戲外, 自閉症兒童很少進行更為複雜的假想性☆禁☆遊☆禁☆戲(諸如幻想不存在的物體,
Advertisiment
給物體賦予某些特徵, 使假想出來的人物具有情感、欲望和信念等)。  


著名的兒童遊戲專家西蒙·巴倫·柯漢(Simon Baron Cohan)報告說, 他在研究自發性假扮時, 只有兩名自閉症兒童表現出從事假扮遊戲的現象。 一名兒童指著一塊綠色的塊狀海綿說:“這是土豆嗎?我不清楚。 它們可能是豌豆。 ”另外一名兒童指著一隻玩具爐子說:“別碰它, 燙!”這兩個兒童所說的話既不是整個假扮遊戲的組成部份, 也沒有涉及到賦予玩具動物或玩具娃娃以生命。  


自閉症兒童之所以只能從事難度有限的遊戲, 是因為他們對物體的興趣較低。 如果完全讓自閉症兒童自己決定的話, 他們不會像正常兒童和非自閉症的弱智兒童那樣傾向于玩耍物體。

Advertisiment
他們會毫無目的地閒逛, 既不願意耐心細緻地運用物體來做遊戲, 也不願意和其他兒童進行交流。 同樣, 自閉症兒童之所以很少從事假扮遊戲, 不是因為他們缺乏玩這種遊戲的能力, 而是因為他們喜歡用物體玩那種並不需要太多假扮行為的遊戲。 他們或者把物體疊放, 或者把物體旋轉, 或者把物體排成直列, 所有這些並不需要任何假想。 要知道, 兒童的遊戲常需這樣的假想:設計角色的動作、目的、感受和情感。 否則這出遊戲便無法“上演”。 在這個意義上說, 假扮是以特定的文化和認知為根基的。  


心理學家的研究發現, 可以通過適當的介入來幫助自閉症兒童參與假扮遊戲。

Advertisiment
例如, 給自閉症兒童幾對玩具車和盒子等玩具, 同時指導他們“把汽車開進車庫裡”。 經過指導後, 自閉症兒童會像具有同樣語言能力的正常兒童一樣, 把玩具盒子假想成一個車庫。 然而, 他們玩遊戲時顯得很呆板, 需要不斷重複, 並且缺乏非自閉症兒童那種主動精神。 心理實驗室的觀察也表明, 自閉症兒童在遊戲時常以一種反復敘述的方式關注一個特別的主題, 而且很少對諸如“汽車要加油了”這種建議作出反應。 這就是說, 自閉症兒童不願意對他們的行為進行詳細說明, 不願意陳述他們對新奇事物或陌生環境的體會。

 
如果我們能夠弄清各種假想的先決條件, 那麼我們就可以深入瞭解自閉症的潛在缺陷。 同樣,

Advertisiment
如果我們弄清了自閉症的潛在缺陷, 那麼我們就可以深入瞭解正常發展的複雜情況。 無論是社會因素, 還是認知因素, 都會有助於解釋自閉症兒童缺乏假扮遊戲的現象。 假扮遊戲與社會活動有關。 平時操作物體的程度, 是日常性☆禁☆遊☆禁☆戲的基礎, 它的一個先決條件就是兒童對成人或大齡兒童進行觀察。 自閉症兒童之所以在

從事日常性☆禁☆遊☆禁☆戲時存在缺陷, 是因為他們與別人的行為和興趣並不一致。 他們也會觀察別人, 但是卻不願對別人隱匿的情感、態度, 以及那些與信念有關的行為作出解釋。 況且, 日常性☆禁☆遊☆禁☆戲和符號性☆禁☆遊☆禁☆戲一般是借玩具娃娃或其他夥伴來進行的, 由於自閉症兒童不願主動進行社會交往(與玩具娃娃或其他夥伴進行主動交往), 因而他們對日常性☆禁☆遊☆禁☆戲和符號性☆禁☆遊☆禁☆戲也就玩得較少。 


另外,自閉症兒童所玩的符號性☆禁☆遊☆禁☆戲的種類也比較貧乏,因為這種遊戲需要一定的認知理解能力,而這種能力恰恰是他們所缺乏的。進行假扮遊戲涉及到虛擬的情景,其中有些情景是無法用文字來解釋的,例如,用一塊積木代替一輛汽車,需要構建另外一種不同的現實。在進行這類假扮遊戲時,兒童一方面需要把一塊積木假想成一輛汽車,另一方面在腦海裡仍要記住一塊積木實際上就是一塊積木。正常兒童在與同齡夥伴或成人進行假扮遊戲時,他們不僅會給物體賦予想像出來的特性,而且知道別人也能這麼做。然而,自閉症兒童卻不能。 


其實,說到底,兒童進行假扮遊戲的能力取決於他們區分真實與幻想的能力,取決於他們賦予物體以思想和信念的能力。前者稱作“區分的能力”,後者稱作“建議的能力”。在自閉症兒童中,有些兒童具有對物體進行假扮的能力,例如,用一塊積木代替一輛汽車。看來,這些兒童有能力區分現實的情況和虛擬的活動。然而,他們無法參與更加高級的假扮活動。自閉症兒童進行社會性假扮遊戲時存在的主要缺陷是,他們缺乏同時顧及自己的思維和別人的思維的能力。道理很簡單,唯有這種能力,才能使兒童建立起想像的情景。例如,“貝貝想去游泳”的表白,不論言者還是聽者都要理解他們所參與的遊戲的想像性質。從這個角度上說,自閉症兒童難以參與假扮遊戲,是因為他們不能對其他角色賦予態度。

因而他們對日常性☆禁☆遊☆禁☆戲和符號性☆禁☆遊☆禁☆戲也就玩得較少。 


另外,自閉症兒童所玩的符號性☆禁☆遊☆禁☆戲的種類也比較貧乏,因為這種遊戲需要一定的認知理解能力,而這種能力恰恰是他們所缺乏的。進行假扮遊戲涉及到虛擬的情景,其中有些情景是無法用文字來解釋的,例如,用一塊積木代替一輛汽車,需要構建另外一種不同的現實。在進行這類假扮遊戲時,兒童一方面需要把一塊積木假想成一輛汽車,另一方面在腦海裡仍要記住一塊積木實際上就是一塊積木。正常兒童在與同齡夥伴或成人進行假扮遊戲時,他們不僅會給物體賦予想像出來的特性,而且知道別人也能這麼做。然而,自閉症兒童卻不能。 


其實,說到底,兒童進行假扮遊戲的能力取決於他們區分真實與幻想的能力,取決於他們賦予物體以思想和信念的能力。前者稱作“區分的能力”,後者稱作“建議的能力”。在自閉症兒童中,有些兒童具有對物體進行假扮的能力,例如,用一塊積木代替一輛汽車。看來,這些兒童有能力區分現實的情況和虛擬的活動。然而,他們無法參與更加高級的假扮活動。自閉症兒童進行社會性假扮遊戲時存在的主要缺陷是,他們缺乏同時顧及自己的思維和別人的思維的能力。道理很簡單,唯有這種能力,才能使兒童建立起想像的情景。例如,“貝貝想去游泳”的表白,不論言者還是聽者都要理解他們所參與的遊戲的想像性質。從這個角度上說,自閉症兒童難以參與假扮遊戲,是因為他們不能對其他角色賦予態度。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