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迄今為止臺灣智商最高的兒童, 王乃慶的教育曾引起臺灣及海外媒體的廣泛關注。 當我們對此進行冷靜分析時, 會發現, 這位超級神童其實並不神秘, 他所取得的一切成績都是父母精心培養的結果。 具體說來, 以下幾方面值得我們關注:
第一, 每個孩子天生都有極大的潛能, 王乃慶的非凡智商並不是來自他的特殊天賦, 而是因為他的父母能遵從孩子的成長規律, 讓他的天賦比一般孩子得到更大程度的開發。 正如王乃慶的父親所說:“王乃慶不是我教出來的, 我只是順著他的天賦, 讓他自由發展而已。
Advertisiment
第二, 父母應把培養孩子作為一項事業。 很多父母在孩子小的時候忙著工作, 忙著賺錢, 然後用錢把孩子送進各種補習班, 以為這就是愛孩子, 這就是關心孩子的教育。 這種觀點是很成問題的。 培養孩子不僅是父母的一項事業, 而且是人生最大的事業, 所以對孩子真正的愛應該是關懷他、幫助他、引導他。 在這一點上, 王乃慶的父母認識是清醒的, 做法也是得當的。
Advertisiment
第三, 王乃慶的父母不僅有非常好的教育意識, 而且具備了相當的教育智慧。 為培養孩子, 他們精心採取了一些切實有效的方式。 尤其需要指出的是, 他們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非常注意夫妻之間的溝通, 讓孩子感到, 父母的看法任何時候都是一致的。 其實, 父母之間良好的溝通也是教育好孩子的前提。 如果父母常在孩子面前表現出明顯的教育分歧, 甚至彼此數落,
Advertisiment
第四, 王乃慶的智商雖然非常高, 但他的父母並不單純重視智力的開發, 而是重視孩子的全面發展。 他們意識到, 為了孩子不辜負天賦的智慧, 將來在社會上有一番作為, 就要把孩子培養成有愛心的正常人, 而不是一個頂著智慧大腦的“侏儒”。 恰如美國著名兒童教育家斯特娜夫人所說:“理想的人是品德、健康、才能三位一體的人。 只重視體育, 孩子將成為可悲的獸人;只重視智育, 孩子會成為弱不禁風的病夫,
Advertisiment
第五, 父母在培養孩子的同時, 必須嚴格要求自己。 做好家庭教育的第一步是“以身作則”, 也就是說必須從自我教育著手。 在這一點上, 我們很多父母做得很不夠。 王乃慶的父親說得好:“我常聽到很多父母抱怨小孩子不喜歡讀書, 老愛看電視, 卻忘了檢討自己是不是也一天到晚守在電視機面前。 ”其實任何教育要想有好的效果, 其前提都是自我教育, 如果連自我教育都搞不好, 教育效果就不會好到哪裡去, 或者說根本就不會有什麼效果,
Advertisiment
世界上沒有無緣無故的好孩子, 也沒有無緣無故的差孩子, 造成孩子好與差的根本原因就在於教育的差別。 好孩子都是出自善教父母之手, 差孩子都是問題父母的產物。 因此, 面對孩子, 父母必須重新學習, 重新做人。
1976年10月6日, 對我們這一對平凡的夫妻而言, 是生命中最輝煌的一天, 因為我們的愛子――王乃慶誕生了。
一個新生命的降臨, 不要說對整個地球吧, 就是對一個小小的醫院而言, 也是微不足道的。 因為每天、每分鐘有多少嬰兒要“哇”地一聲告訴這個世界――“我來啦!”但是王乃慶的誕生, 正如每一個嬰兒對他們父母的意義一樣, 給我們帶來無法形容的欣喜和忙碌。
剛結婚時,我們曾經看過一篇有關超常兒童教養、教育方面的文章。從那時起,我們就共同許下心願,這輩子要好好教育下一代。
而在真正當了父母之後,才深深感到自己無論在知識、經驗和修養等方面還欠缺得很。為了經得起這個孩子給我們的挑戰,擔當起身為父母責無旁貸的使命,我和王乃慶媽媽從他出生起,就不斷地閱讀有關養育孩子的各方面的知識,培養新的教養觀念。
在這日復一日的工作過程中,我們夫妻倆一再地討論、協調,為的是給予王乃慶一個來自父母親一致的教育方式。這種做法還帶給我們夫妻另一項欣喜,就是對彼此個性、做法的深入瞭解和尊重,使我們的婚姻生活更加幸福、美滿。
誰也不曉得自己會生個天才型的兒子,所以在發現他和其他孩子不太一樣之前,我們給予他細心而正確的照顧,完全是觀念正確之賜;而在發現他智力超常之後,我們更投注了全部的時間和精力教養他、照顧他。
相信天下沒有不愛自己子女的父母,但要愛得適時、愛得適量,才能養出正常而優秀的下一代。有一位德國學者建議:“教育要從零歲起,要從大腦開始活動,就開始教育。”我個人非常贊成這個觀點。
在王乃慶智力超常被各報章雜誌、新聞媒體披露之後,有些朋友問我:“王先生,您怎麼會生出這麼聰明的孩子啊?”我就和他們開開玩笑:“也許祖上積了陰德吧!”
從小,我的家境並不富裕,兩個哥哥、兩個姐姐加上我,五個小孩子讓生活過得十分清苦,現在大家都長大了,各有各的事業和前途。只有我,雖然多年的東奔西跑,並沒有帶給我寬裕的經濟,但天生的個性和脾氣,使我不論遭遇多大的困難,都始終堅守著做人的原則――不負人、不強求。
我擺過地攤,開過小餐館。為了教育王乃慶,我和他媽媽兩人省下每一分不必要的浪費,為他購置每一件必需的書籍、用品。
在王乃慶8歲前我們夫妻倆絕沒想到會有這樣的情形出現。
剛結婚時,我們曾經看過一篇有關超常兒童教養、教育方面的文章。從那時起,我們就共同許下心願,這輩子要好好教育下一代。
而在真正當了父母之後,才深深感到自己無論在知識、經驗和修養等方面還欠缺得很。為了經得起這個孩子給我們的挑戰,擔當起身為父母責無旁貸的使命,我和王乃慶媽媽從他出生起,就不斷地閱讀有關養育孩子的各方面的知識,培養新的教養觀念。
在這日復一日的工作過程中,我們夫妻倆一再地討論、協調,為的是給予王乃慶一個來自父母親一致的教育方式。這種做法還帶給我們夫妻另一項欣喜,就是對彼此個性、做法的深入瞭解和尊重,使我們的婚姻生活更加幸福、美滿。
誰也不曉得自己會生個天才型的兒子,所以在發現他和其他孩子不太一樣之前,我們給予他細心而正確的照顧,完全是觀念正確之賜;而在發現他智力超常之後,我們更投注了全部的時間和精力教養他、照顧他。
相信天下沒有不愛自己子女的父母,但要愛得適時、愛得適量,才能養出正常而優秀的下一代。有一位德國學者建議:“教育要從零歲起,要從大腦開始活動,就開始教育。”我個人非常贊成這個觀點。
在王乃慶智力超常被各報章雜誌、新聞媒體披露之後,有些朋友問我:“王先生,您怎麼會生出這麼聰明的孩子啊?”我就和他們開開玩笑:“也許祖上積了陰德吧!”
從小,我的家境並不富裕,兩個哥哥、兩個姐姐加上我,五個小孩子讓生活過得十分清苦,現在大家都長大了,各有各的事業和前途。只有我,雖然多年的東奔西跑,並沒有帶給我寬裕的經濟,但天生的個性和脾氣,使我不論遭遇多大的困難,都始終堅守著做人的原則――不負人、不強求。
我擺過地攤,開過小餐館。為了教育王乃慶,我和他媽媽兩人省下每一分不必要的浪費,為他購置每一件必需的書籍、用品。
在王乃慶8歲前我們夫妻倆絕沒想到會有這樣的情形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