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舊牙沒掉新牙就長出來了?

對於孩子的牙齒、口腔出現問題, 父母常常特別緊張但又往往不知道該怎麼辦, 且對很多兒童口腔問題也認識不足。

舊牙沒掉新牙就長出來了?

現在, 孩子換牙常常會出現這樣的情況:舊的牙齒還沒有掉, 甚至一點兒都沒有活動的, 新的牙齒就長出來了, 結果只好將舊的牙齒拔掉。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這是否與現在家長過於精細的餵養方式有關?汪主任:出現這種情況和咀嚼方式有關係。 現在的小孩吃的東西比較精細, 咀嚼力是不夠的。 我們知道, 咀嚼一方面可以幫助骨頭發育, 另一方面是會促進下面牙胚朝著正確的位置移動。

Advertisiment
現在的家長講究精緻的飲食, 一般給孩子吃的魚肉、蝦肉比較多, 而粗纖維的食物比較少。 所以家長可以適當增加粗纖維食物, 比如蔬菜、牛肉乾等。

為什麼門牙也被蛀了?

很多小朋友, 除了裡面的大牙容易發生齲壞之外, 前面的門牙也很容易被蛀, 這是什麼原因引起的?該如何防範?汪主任:兒童蛀牙有很多是奶瓶齲, 特別是嬰幼兒的齲壞更多的是因為奶瓶引起的。 這種由於餵養方式不當導致的齲壞我們稱之為餵養齲、奶瓶齲或低齡兒童齲。 這種齲壞的特點是發生齲壞的牙齒比較多, 甚至有的小孩會出現滿口的蛀牙。 很多家長就用奶瓶哄孩子睡覺, 等孩子睡著了, 嘴裡還含著未咽下去的牛奶,

Advertisiment
而口內的牛奶會在細菌的作用下產酸, 使得整個口腔呈現酸性環境。

此時, 就相當於將牙齒浸泡在酸中, 非常容易導致孩子的乳牙發生大範圍的齲壞。 很多家長說, 孩子的牙齒長出來就是壞的, 其實往往並非如此。 通常牙齒長出來時是好的, 但因為一直是泡在奶水裡面, 齲壞的速度超過它萌出的速度, 給人的感覺就是長出來的牙齒就是壞的。 所以這是一種特別錯誤的餵養方式, 讓我覺著很痛心的是在現在這個年代, 還能看到滿口20顆乳牙全部蛀掉的情況。 因此, 千萬不要讓孩子含奶嘴睡覺, 睡前一定要進行口腔清潔。

此外, 還需特別提醒家長的是, 長時間使用奶瓶可能會影響孩子頜面部發育。

Advertisiment
因為吸奶瓶有一個吮吸的動作, 這種吞咽的方式和我們成人的吞咽方式最大的不同在於, 成人的吞咽舌頭是頂在上齶上的, 而吮吸這個動作舌頭是頂在下頜和牙齒的內側的。

如果孩子到了一定的年齡還維持這樣一個吞咽方式的話, 就意味著舌頭會長期地停留在下頜和牙齒的內側上。 其實, 舌肌的力量是很大的, 長期、持續的舌肌的力量對下頜骨有一個外推的作用, 所以很多孩子就會因此而形成反頜。 而且這個反頜很難糾正, 因為這種吞咽習慣不改變, 矯正以後仍然會反復出現。 而且這個習慣到了一定年齡就很難改變。

同時, 反頜與奶瓶餵養的時間也是有關係的, 一般來說, 我們推薦對嬰幼兒採用奶瓶的餵養方式最遲不要超過一歲半。

Advertisiment
一歲半以後就可以培養孩子用吸管或杯子喝奶。 通常我和家長講“奶瓶不能吃了”, 家長第一個反應就是“奶不能吃了?”其實, 不是不讓孩子吃奶, 而是不讓孩子用奶瓶吃奶, 只是換一種吃奶的工具而已。

窩溝封閉, 防止蛀牙?

窩溝封閉是防止兒童蛀牙的一個很好的方法, 那麼, 哪些孩子適合做窩溝封閉呢?做了窩溝封閉是否就一勞永逸了呢?汪主任:剛剛長出的牙齒, 其窩溝發育是不夠成熟的, 隨著時間的推移, 窩溝才會慢慢發育成熟。 就像剛剛發芽的小樹, 有一個成長的過程。 因此, 剛萌出的牙齒相對說來容易受到蛀牙的侵襲。 此外, 如果窩溝較深, 嵌進去的食物很難清潔, 增加了牙齒患蛀牙的風險。

Advertisiment
對於窩溝比較深的孩子, 尤其是在乳牙列階段蛀牙較多的兒童, 都屬於齲齒的高危人群, 建議做窩溝封閉。 而窩溝比較淺的, 則不必進行窩溝封閉。

但是, 窩溝封閉並不是萬能的, 很多家長都問醫生, “做好窩溝封閉是不是孩子的牙齒就不會蛀了, 就一勞永逸了?”其實, 這是一個認識誤區。 窩溝齲只是牙齒容易發生齲壞的一個部分, 窩溝封閉只是對窩溝這個局部進行了保護, 而牙齒的其他部分——如兩個牙的相鄰部位, 如果不清潔乾淨, 也還是會發生齲壞。 所以, 我們一直強調, 窩溝封閉是一種很好的預防齲齒的方法, 但它絕對不是萬能的, 如果口腔清潔不到位, 即使做了窩溝封閉還是會得蛀牙;此外需提醒的是, 窩溝封閉劑會脫離,一般來說,窩溝越淺越容易脫落。

窩溝封閉劑會脫離,一般來說,窩溝越淺越容易脫落。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