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頭是反映寶寶健康的“晴雨錶”

中醫看病講究“望聞問切”, 而肩負寶寶健康的媽媽, 懂得一些望聞問切的方法是很有必要的。 比如我們就可以通過寶寶的舌苔來看出寶寶的健康問題。 母嬰專家指出, 舌頭是反映寶寶身體健康狀況的“晴雨錶”, 一旦寶寶患了病, 舌質和舌苔就會相應地發生變化。

症狀一:舌頭發紅, 舌苔較少或舌苔發幹

提示:發燒了

寶寶感冒發燒, 首先表現在舌體縮短, 舌頭發紅, 舌苔較少, 或雖然有舌苔但苔少、幹。 如果體溫較高, 舌質絳紅, 說明寶寶熱重傷耗津液, 所以寶寶經常會主動要求喝水。 如果同時伴有大便乾燥,

Advertisiment
往往口中會有穢濁氣味。 這種情況經常發生在上呼吸道感染的早期或傳染性疾病的初期, 媽媽應該引起重視。 發熱嚴重的寶寶, 還可看到舌頭上有粗大的紅色芒刺, 猶如市場上的楊梅一樣, 這種楊梅舌多見於患猩紅熱或川崎病的寶寶。

處理對策:1、應注意及時為寶寶治療引起發熱的原發疾病, 並及時進行物理降溫或口服退熱藥物。 2、注意多給寶寶飲白開水, 少食油膩食物及甜度較大的水果。 3、可到中藥店購買幹品蘆根煎水給寶寶服用。

症狀二:舌上有一層厚厚的黃白色垢物

提示:乳食積滯

當寶寶飲食過量, 或過多進食油膩食物, 脾胃消化功能變差時, 往往會表現出肚子脹氣、疼痛、腹瀉、食欲不振, 嚴重時還會發生嘔吐,

Advertisiment
吐出物為前一天吃下而尚未消化的食物, 氣味酸臭。 此時觀察寶寶的小舌頭, 可看到舌上有一層厚厚的黃白色垢物, 舌苔黏厚, 不易刮去, 同時口中會有一種又酸又臭的穢氣味道。

處理對策:1、當寶寶出現這種舌苔時, 飲食要清淡些。 對於食欲特別好的寶寶, 應該及時提醒每餐適量, 以使腸胃道得到充分的休息。 2、如果寶寶一旦出現乳食積滯, 可酌情選用“保和丸”、“健胃消食片”或“王氏保赤丸”等中成藥, 消食導滯, 保證大便暢通。 3、雞內金15g、茯苓10g、山楂30g煎水服用, 每日一劑。 4、如果寶寶的大便乾燥, 腹脹明顯, 可以用炒二醜15g、生黃芪15g煎水服用, 也可起到消食導滯的作用。

症狀三:舌頭斑駁不平如地圖

提示:消化功能紊亂, 或患病較久

地圖舌是指舌體淡白,

Advertisiment
舌苔有一處或多處剝脫, 剝脫的邊緣高突如框, 形如地圖, 每每在吃熱粥時會有不適或輕微疼痛。 地圖舌一般多見於消化功能紊亂, 或寶寶患病時間較久, 使體內氣陰兩傷。 患有地圖舌的寶寶, 往往容易挑食、偏食、愛食冷飲、睡眠不穩、亂踢被子, 較小一點的寶寶易於哭鬧、潮熱多汗、面色萎黃無光澤、體弱消瘦、怕冷、手心發熱等。

處理對策:1、多吃新鮮水果和顏色深的綠色或紅色蔬菜, 同時注意忌食煎炸、熏烤、油膩辛辣食物。 2、可用適量的龍眼肉、山藥、白扁豆、大紅棗, 與薏米、小米同煮粥給寶寶食用, 如果配合動物肝臟一同食用, 效果將會更好。 3、如果寶寶面色白、脾氣較煩躁、汗多、大便幹, 多為氣陰兩傷, 可用百合、蓮子、枸杞子、生黃芪適量煲湯飲用,

Advertisiment
將會使地圖舌得到改善。

以上就是舌頭是反映寶寶身體健康狀況的“晴雨錶”的介紹, 所以在育兒的過程中, 如果發現了上述情況的話, 可以嘗試相應的解決措施。 如果媽媽對小舌頭的變化能夠有所瞭解, 就能及早發現寶寶的異常, 防患於未然。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