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好家庭環境 塑造完美寶寶

學前期的孩子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和可塑性, 能積極地吸收外部環境所給予的影響, 所以, 學前時期又是孩子養成良好品德行為習慣的最佳時期。

那麼, 該怎樣培養一個兼有德才的孩子呢?我認為家庭環境很重要。 孩子從出生的第一天起, 就生活在家庭裡, 家庭的環境包圍著孩子, 薰陶著孩子, 對孩子的身心發展、性格養成起著很大作用。

禮貌是孩子體現家長教育觀念和方法的一塊試金石。 不講禮貌, 並不只是單純的缺乏教養, 沒有禮貌的孩子不懂得尊重他人, 而且容易同別人發生爭執, 從而影響人際關係。

Advertisiment

認識到這一點, 我們很注重兒子文明習慣的培養。 在他還不會說話的時候, 我們就常和他打招呼:“嗨, 你好啊!小夥子!”“再見, 兒子, 媽媽去上班了!”後來, 在他開始學說話時, 我們就教他怎樣稱呼別人, 用禮貌用語和別人交談, 即使是面對家裡人也要記得說“請”“謝謝”。 親朋好友都喜歡他, 誇獎他小小年紀“文質彬彬”。

有一天早晨, 兒子忽然稚聲稚氣地對我說:“媽媽再見, 祝媽媽上班好日!”(“好日”是他的創造, 意味著美好的日子有好運)這就是他對我們感情的回饋, 多令人感動。 形式上的禮貌滲透著心的關愛, 真是有心插柳柳成蔭啊。

現在的孩子大多數是獨生子女, 容易以自我為中心, 很少有機會去關心、照顧別人, 這對孩子的成長十分不利。

Advertisiment
我們經常用身邊的小事去要求他、啟發他, 例如幫媽媽拿拖鞋, 給爸爸搬小板凳, 好吃的要學會與人分享等等。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樣, 教子千遍不如自己做一遍。 比如每次看望老人, 我們都會和老人家聊聊天, 幫老人做事情, 還經常買些營養品送給老人。

上幼稚園後, 兒子的“文質彬彬”, 對別人的關心與愛護, 使他很快就適應了幼稚園的集體生活, 並且在小夥伴中贏得了友誼。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