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期間, 一位父親拿出了管理員工的手段――給兒子發“年終獎”以示激勵。 無獨有偶, 一位“80後”工薪父親“富養”4歲女兒, 春節7天斥資3萬元旅遊購物……春節期間, 突擊花錢買“教育”的事例不勝枚舉。
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 “胡蘿蔔加大棒”是很多家長的慣用“伎倆”。 儘管不時有“虎媽”、“狼爸”湧現, 但不可否認, 在現代家庭教育中, “大棒”越來越讓位於“胡蘿蔔”, “好孩子是誇出來的”日漸深入人心。 但“胡蘿蔔政策”該怎麼用?讓不少家長感到糾結。
用“收買”代替誇獎是不少家長的選擇:看看網上論壇中“曬”的, 語文數學“雙百”獎勵新款手機一部,
Advertisiment
其實, “教育”買不來, 獎勵孩子, 更要注重“精神”。 將物質獎勵與某項要求“掛鉤”, 甚或將考試分數“明碼標價”, 試圖“誘惑”孩子好好學習, 短期內也許能產生效果, 但容易讓孩子迷失學習目的, 誤以為是為眼前利益所學。 而這個“誘惑”一旦失去吸引力, 學習也就喪失了動力, 父母只能一再抬高“價碼”。 與其如此, 精神上的鼓勵、讚美也許更加有效。 很多時候, 孩子需要的是心靈上的肯定、讚賞, 這才是學習進步的真正動力。
獎勵孩子,
Advertisiment
有人說, “男孩要窮養, 女孩要富養”, 這是花錢買“教育”的另一套“理論”。 其實, 男孩也好, 女孩也罷, “窮養”、“富養”各有其道, 如不得要領, “富養”比窮養的後果可能更糟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