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英國幼稚園的主要課程就是玩

英國的孩子從六個月到五歲, 都可以被送到幼稚園, 不僅讓父母減輕看護壓力, 更會在這裡接觸學前教育。 雖然在英國沒有“不能輸在起跑線上”的說法, 但多數家庭都非常重視幼稚園教育, 因為父母們認為, 他們是這一成熟教育體制的受益者。

英國的托幼機構形式多樣, 但大都遵循以下這幾個原則。

幼稚園與自然環境融合

城鎮一體化, 社區現代化讓英國人習慣于就近送孩子上幼稚園。 英國各地的幼稚園規模相似:室內飲食起居配套設施齊全, 戶外配有各種遊樂設施, 隔離牆保護工作井井有條。

Advertisiment

西斯菲爾德幼稚園的院長布魯克斯對記者說, 幼稚園一直以來都希望合理利用戶外的空間, 為孩子們提供更多的活動場地。

幼稚園內, 鬱鬱蔥蔥的種植園地和曲幽的休閒小路可以讓孩子們隨時走進大自然。 佈置精巧的沙坑、小河加上各種小動物的模型給孩子們創造了一片自由玩樂的天地。 各種各樣的小自行車、小跑車、攀登架、小山洞、滑梯等設施, 讓孩子在玩的同時, 鍛煉了攀爬、平衡、走跑等能力。 此外, 操場中還有用不同顏色的木塊、數位等設計出的各種遊戲圖案, 處處都體現了人與自然融合的理念。

一半時間在戶外

多數英國孩子都能很快融入到幼稚園的生活中, 因為他們覺得幼稚園“很有趣”, 一點不沉悶。

Advertisiment

在倫敦西區, 西斯菲爾德幼稚園是當地最大的公立幼稚園, 週一到週五開園, 每天40多個孩子, 按年齡分成四個班級。 因地處倫敦城外, 西斯菲爾德幼稚園的綠地公共場所面積也較城內的幼稚園大一些, 而讓孩子們在藍天白雲下玩耍, 是幼稚園最關注的活動, 通常, 孩子們有多一半時間都待在戶外。

幼稚園的戶外活動通常有一定的主題。 西斯菲爾德會在每月天氣晴好時, 組織孩子們參與泰迪熊野餐會, 讓他們自己帶著心愛的泰迪熊毛絨玩具和家人為自己準備的午飯, 與小朋友們一起分享, 幫孩子們增進相互間的交流, 培養他們的分享意識。 而泰迪熊也不是只用來擺設的玩具, 孩子們都會被老師提醒, “是不是泰迪也會餓呢?”,

Advertisiment
讓孩子們從小就知道要關心他人。 還有, 在組織草地活動時, 以愛自然為主題, 説明孩子們認識大自然;以觀察小夥伴的言行、相互説明等為主題, 幫他們學會和他人交流等, 通過一次次的活動, 培養孩子的社交能力。

戶外活動時, 也有很大一部分時間是讓孩子們自由玩耍, 鍛煉他們的體質。 孩子們可以把自行車騎得飛快﹑把秋千蕩得比天高﹑把拖斗車玩得哢哢響﹑把滑梯變成腳朝上趴著滑下的大玩具。 每個孩子都可以盡情地跑﹑鬧﹑笑。 只要孩子不累, 再大的運動量, 老師都不限制。

動手“勞動”分年齡

到了上課的時間, 孩子們會乖乖地變成小紳士和小淑女, 跟著老師學東西。 幼稚園會給孩子們提供足夠數量的玩具、參考圖書,

Advertisiment
還會組織手工製作活動。 他們可以聽故事、看圖畫, 但大部分孩子更喜歡動手“勞動”。

不同年齡段的孩子, 幼稚園的安排也不同。 通常, 幼稚園會給0~1歲的孩子提供一些細沙, 鼓勵他們用手去摸, 去拿捏, 從中感受物體的變化。

對於兩三歲的孩子, 他們會被鼓勵去接觸各種常見的顏料, 用身體感知色彩的變化;幼稚園還會提供不同大小螺絲, 讓孩子們從中感受大小及形狀的差別;在此基礎上, 增添不同形狀、大小的瓶子, 讓幼兒的感知得到進一步發展。

而對於四五歲的孩子, 幼稚園所提供的材料就更具挑戰性, 如用麵粉製作糨糊, 讓孩子們用手指或用過的筆在上面畫畫或學寫數字, 為日後的書寫打好基礎。

Advertisiment

在西斯菲爾德幼稚園, 記者就看到, 老師先通過生動的圖片來教孩子們, 怎樣做出一份義大利通心粉, 然後要求孩子們用幼稚園提供的膠泥, 擀麵杖及杯盤等工具, 親手製作一份“義大利通心粉”, 同時還鼓勵孩子們相互比較, 看看誰的廚藝更好。

每個孩子都有專門“課程”

布魯克斯說, 他管理的幼稚園裡, 最值得一提的是區角活動場所。 這裡散放的是低結構、多功能的材料。 這些材料雖普通又常見, 但它能實現孩子參與挑戰的願望, 能讓孩子們享受到選擇材料的自由。

在這個區角, 很多材料沒有固定功能, 也沒有老師設定玩法, 孩子們可根據自己的構思, 變換著方法使用材料, 且種類沒有固定搭配, 也不局限於在某個區域使用。 教室裡,孩子可以跨區域選擇材料,自由組合。遊戲類型不受區域功能影響,孩子可以在任何區、室用任何材料對教室、環境進行裝扮,也可以創作出自己獨特的“藝術品”,隨意性特別強。材料的擺放也有指定位置,但前提一定是要方便幼兒收放。每一面牆上、每一個角落都貼滿了孩子們的得意之作。

西斯菲爾德幼稚園的老師克莉絲蒂娜對記者說,從她在學校學習的第一天起就被告知,作為幼兒教師,需要關注每一個孩子,要為每一個孩子設計專門的“課程”。她說,在她工作的幼稚園,有的孩子被鼓勵在電腦上學習認讀字母、有的則要陪著玩捏橡皮泥,從中記住每個字母。她相信每個孩子的學習方式、模式都是獨特的,而政府制訂的教育大綱僅僅是為教師的工作指引了一個方向,真正有專業水準的教師,應該能夠按照每個孩子的“圖式”去設計課程。

注重家庭參與

除了和老師一起學習玩耍外,孩子的父母們也時常被邀請到幼稚園。家庭參與兒童在園活動,對幼兒發展起著重要作用。為此,英國政府規定,從1996年起,凡將子女送到公立幼稚園的家長,都應與幼稚園簽訂合同,承諾與幼稚園合作教育子女,家長和幼稚園雙方都要承擔各自的義務,方式主要有:參加例行的家長——教師見面會,家長代表列席幼稚園發展的一般性會議,家長參與兒童在園的各種活動;家長作為校董事會成員或志願者為幼稚園提供服務;對孩子提供合理的建議和管束;家長學習有關幼教知識。

教室裡,孩子可以跨區域選擇材料,自由組合。遊戲類型不受區域功能影響,孩子可以在任何區、室用任何材料對教室、環境進行裝扮,也可以創作出自己獨特的“藝術品”,隨意性特別強。材料的擺放也有指定位置,但前提一定是要方便幼兒收放。每一面牆上、每一個角落都貼滿了孩子們的得意之作。

西斯菲爾德幼稚園的老師克莉絲蒂娜對記者說,從她在學校學習的第一天起就被告知,作為幼兒教師,需要關注每一個孩子,要為每一個孩子設計專門的“課程”。她說,在她工作的幼稚園,有的孩子被鼓勵在電腦上學習認讀字母、有的則要陪著玩捏橡皮泥,從中記住每個字母。她相信每個孩子的學習方式、模式都是獨特的,而政府制訂的教育大綱僅僅是為教師的工作指引了一個方向,真正有專業水準的教師,應該能夠按照每個孩子的“圖式”去設計課程。

注重家庭參與

除了和老師一起學習玩耍外,孩子的父母們也時常被邀請到幼稚園。家庭參與兒童在園活動,對幼兒發展起著重要作用。為此,英國政府規定,從1996年起,凡將子女送到公立幼稚園的家長,都應與幼稚園簽訂合同,承諾與幼稚園合作教育子女,家長和幼稚園雙方都要承擔各自的義務,方式主要有:參加例行的家長——教師見面會,家長代表列席幼稚園發展的一般性會議,家長參與兒童在園的各種活動;家長作為校董事會成員或志願者為幼稚園提供服務;對孩子提供合理的建議和管束;家長學習有關幼教知識。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