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敏快4歲了, 最近出現了一個讓媽媽發愁的行為, 那就是對自己穿的衣服特別在意, 顏色啦、款式啦, 都要自己挑才行, 不滿意的就不穿, 挑挑衣服也就罷了, 更讓媽媽擔心的是, 小傢伙還動不動就跟媽媽要口紅之類的化妝品, 媽媽不給她買, 小傢伙有一次竟然把媽媽的化妝品塗了一臉, 還用水彩筆給自己塗了指甲。 媽媽的高跟鞋, 她也動不動要穿……這些變化, 讓媽媽有些擔心:這麼小就臭美, 長大了也只顧打扮不愛學習怎麼辦呢?
在我經手的諮詢案例中, 類似敏敏媽這樣的擔心還真不少,
Advertisiment
心理學研究認為, 寶寶從3歲左右開始, 就產生了對美好事物的欣賞心理, 並且有了較強的美感體驗, 尤其是女寶寶, 會表現出對特定美好事物的偏愛, 如紅色的鞋子、帶有愛心圖案的裝飾品、漂亮的高跟鞋等, 一旦能擁有這些事物, 還會獲得良好的情緒體驗。
寶寶挑選衣服、想辦法打扮自己的行為, 就是在這種審美心理的基礎上產生的, 並非寶寶有意把心思花在如何打扮自己上——寶寶只是在自然地表達對特定顏色、造型或裝飾的偏愛, 這種對美好事物的執著也是他們愉悅體驗的一部分。
Advertisiment
所以, 進入3歲之後的寶寶, 突然變得“臭美”了, 從心理發展角度來說並不是多麼可怕的徵兆, 而是寶寶的審美心理發展到一定階段會出現的行為現象, 是寶寶在以正常的節奏成長的標誌, 無需驚慌, 更不能對寶寶的行為做出不當的干涉, 否則, 輕則引起親子之間的不快, 重則阻礙寶寶的審美心理發展。
那麼, 面對寶寶的“臭美”行為, 父母應該怎麼引導呢?因勢利導, 促進寶寶審美心理的發展
首先, 尊重寶寶“臭美”的心理需求, 提供必要的條件。
既然寶寶的“臭美”是這個年齡段再正常不過的行為, 父母就要給他們“臭美”的權利, 允許他們“臭美”, 並給他們提供必要的“臭美”條件, 比如, 買衣服和穿衣服的時候, 允許寶寶自己選擇衣服的款式和顏色;適當給女寶寶買她喜歡的飾品,
Advertisiment
當然, 如果寶寶的“臭美”行為干擾到了日常生活和學習活動, 父母不妨適當引導:比如, 如果寶寶挑衣服挑得厲害, 可以少放一些衣服在他目力所及的地方, 或者在頭天晚上讓他把第二天要穿的衣服挑好, 也可以在給定的幾件衣服裡讓他挑選, 或者限制挑衣服的次數, 但不要禁止寶寶挑選, 因為寶寶早期的“愛美”行為對他們今後的審美能力影響巨大。 如果寶寶在喜歡打扮的時候被限制了機會,
Advertisiment
其次, 因勢利導, 養成健康的審美趣味
寶寶在“臭美”的過程中, 由於對“美”與“不美”的判斷還不是很成熟, 很容易出現一些不那麼有品位的行為, 比如, 把自認為好看的東西都穿戴在身上, 卻忽視了彼此的協調;穿衣服時喜新厭舊;過分注重外表的打扮而忽視文明禮儀的學習等。 遇到這種情況, 父母一定要理解寶寶在嘗試“變美”時出現的偏差, 給他們自我探索的時間, 不要嘲笑、訓斥, 以免挫傷寶寶追求美的積極性。
在適當的時候, 父母可以進行隨機的引導, 把寶寶的審美標準引向更健康的方向, 比如, 當寶寶因為某件很乾淨的衣服有些舊而拒絕穿它時, 父母就可以誇這件衣服乾淨,
Advertisiment
值得一提的是, 培養寶寶健康的審美趣味, 父母本身的示範非常重要, 他們都是“偷學大師”, 著裝得體、行為優雅的父母, 本身就是孩子審美趣味養成的“活教材”。
最後,給寶寶立體的審美體驗,推動審美意識向更高階段發展
蒙台梭利教育專家孫瑞雪老師把寶寶執著追求美感的行為稱為“審美敏感期”,並認為這一敏感期是螺旋式向前發展的,最初他們主要是對吃的和用的東西要求完美、完整,這一段時期過後,寶寶就會對自身的美有了強烈的感覺,表現出上文案例中敏敏的“臭美”行為,對“臭美”執著一段時間後,又會上升到對環境、內在氣質、藝術品質等的完美追求。
瞭解寶寶審美行為發展的這一軌跡,父母不妨有意識地給他們提供更廣闊更豐富的審美體驗機會。比如,讓寶寶在“讀萬卷書”的過程中,欣賞名畫和繪本插圖的不同畫風和色彩搭配;在帶寶寶“行萬里路”的過程中,領略悠遠的歷史遺存和秀美山河的奇妙魅力;在一起美化周圍環境的過程中,體驗勞動是如何創造了美。這樣,寶寶的審美意識才可以超越“小我”的局限,拓展到更廣闊的生活,而這種審美體驗的滋養,又可以通過豐富他們的內蘊從而提升個人氣質,使其“臭美”的行為更添神韻。
最後,給寶寶立體的審美體驗,推動審美意識向更高階段發展
蒙台梭利教育專家孫瑞雪老師把寶寶執著追求美感的行為稱為“審美敏感期”,並認為這一敏感期是螺旋式向前發展的,最初他們主要是對吃的和用的東西要求完美、完整,這一段時期過後,寶寶就會對自身的美有了強烈的感覺,表現出上文案例中敏敏的“臭美”行為,對“臭美”執著一段時間後,又會上升到對環境、內在氣質、藝術品質等的完美追求。
瞭解寶寶審美行為發展的這一軌跡,父母不妨有意識地給他們提供更廣闊更豐富的審美體驗機會。比如,讓寶寶在“讀萬卷書”的過程中,欣賞名畫和繪本插圖的不同畫風和色彩搭配;在帶寶寶“行萬里路”的過程中,領略悠遠的歷史遺存和秀美山河的奇妙魅力;在一起美化周圍環境的過程中,體驗勞動是如何創造了美。這樣,寶寶的審美意識才可以超越“小我”的局限,拓展到更廣闊的生活,而這種審美體驗的滋養,又可以通過豐富他們的內蘊從而提升個人氣質,使其“臭美”的行為更添神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