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學齡前(3-6歲)>家庭教育>正文

莫讓父母心態毒害寶寶心靈

心態, 一個看不見, 摸不著的東西, 居然也會毒害寶寶的心靈, 這樣的提法是不是太玄乎了呢?實際上, 這一點都不玄乎, 寶寶的很多“問題”本質上都不是他自身的問題, 而是父母心態的問題。

那么父母的心態怎樣毒害寶寶的心靈, 又該如何避免父母的心態對寶寶產生不良影響呢?

勛勛媽的不如意事來自何方?

第一次見到2歲半的勛勛, 我立刻就喜歡上這個虎頭虎腦, 非常活躍的小家伙了。 不過勛勛媽很快就開始向我訴苦, 羅列了勛勛的許多“問題”, 諸如, 勛勛坐不住, 不像別的小朋友能安靜地看會兒書,

Advertisiment
看書的時候, 他總是拿起他喜歡的某一本書, 隨便翻兩下, 也不聽媽媽講, 立刻就去拿另外一本書;玩別的玩具也是一樣, 三分鐘熱度, 沒有專心致志的時候;勛勛不聽話, 你要他干什么, 他偏偏跟你對著干, 一點都不像別的小孩, 乖乖巧巧, 惹人喜愛;勛勛不愛學習, 教他認個123, 半個月過去了, 他還沒記住;聽說聽音樂對孩子的發展有好處, 勛勛媽給他買了不少的cd, 但是只要媽媽一放cd, 勛勛就跑來跑去, 根本就不認真聽, 不像別的小朋友, 一邊聽音樂, 一邊擺動著身子跳舞, 或者顯出很認真很陶醉的摸樣;勛勛沒禮貌, 見了人也不打招呼, 媽媽提醒他, 他還經常梗著小脖子故意來上一句“不叫!就不叫!”……

在勛勛媽的眼里, 勛勛實在是問題多多,

Advertisiment
這方面不如別的小朋友, 那方面也不如別的小朋友。 勛勛媽總想去消除勛勛的這些“問題”, 但是, 她又總有一種無能為力的感覺。 更令勛勛媽煩惱的是, 在媽媽的努力下, 勛勛的問題不但沒有被解決, 相反, 很多的問題似乎還越來越嚴重了。

父母心態如何毒害寶寶心靈?

為什么勛勛的“問題”得不到解決, 反而越來越嚴重呢?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勛勛媽自身的心態出現了問題。 類似勛勛媽這樣, 父母的心態會以不同的方式對寶寶產生影響, 甚至嚴重的還會影響到寶寶心理的健康成長。 這種影響可能會以許多的方式表現出來, 最常見的有如下幾種:

1.妨礙寶寶自我價值感的形成

有的父母對寶寶的期望值太高,

Advertisiment
總是希望寶寶十全十美, 這類父母就會更多地看到寶寶的問題, 而較少看到他的優點, 也因為如此, 他們常常會否定寶寶許多好的方面, 讓他覺得自己在很多方面都不行, 進而妨礙寶寶自我價值感的形成, 讓他變得比較自卑。

2.剝奪寶寶愉悅的心理體驗

不少父母不了解寶寶心智成長的特點, 總喜歡以成人的眼光來衡量寶寶的行為, 結果就會給寶寶提出一些不切實際的要求。 比如他們可能不了解寶寶在某些階段會有一些特別的心理需求, 像好動, 看書、玩玩具三分鐘熱度, 這都是學齡前兒童非常常見的行為, 并不是什么問題。 但是, 如果我們總是把它當成一個問題, 給寶寶施加壓力, 寶寶就無法從這些活動中獲得愉悅的心理體驗,

Advertisiment
他就會厭倦這些活動, 甚至再也不愿意接觸這些活動了。

3.無意間給寶寶不良的心理暗示

不少父母總是當著別人的面, 很苦惱地描述寶寶的“問題”, 給他貼上一些不好的標簽, 諸如“不聽話”、“沒禮貌”、“不愛學習”等等。 父母貼標簽的出發點有時候是好的, 比如為了讓寶寶明白這樣的行為并不好, 也有的時候, 父母貼標簽只是為了化解自己的尷尬, 說給在場的他人聽。 比如寶寶不跟見到的熟人打招呼, 父母可能就會來上一句:“又沒禮貌了吧!快叫阿姨!”這話既說給寶寶聽, 也說給對方聽。 說給寶寶聽, 是希望他改變, 變得有禮貌, 說給別人聽, 是指父母說這話的時候, 其內心可能還在打著另外一個小九九——你看看,

Advertisiment
不是我不管教孩子, 而是這小家伙不聽話吧。

父母給寶寶貼標簽的原因可能還會有很多, 總之, 不管出于什么樣的原因, 給他貼這些標簽不僅不會幫助寶寶改變, 相反, 還會帶給他一些不良的心理暗示, 讓他認為自己就是個“不聽話”、“沒禮貌”、“不愛學習”的孩子, 在這種心理暗示作用下, 寶寶會認同父母的這些看法, 并且讓自己的行為更加符合父母給他貼上的標簽。 因此, 貼標簽只會讓寶寶朝著相反的方向越走越遠。

4.將自身情緒與感受投射到寶寶身上

一個人的心態跟他小時候的經歷密切相關, 也與他所處的環境有關。 小時候經歷的一切會存留在一個人的潛意識中, 帶給他無形的影響, 當他在未來的生活中遭遇類似的事件的時候, 他小時候的那些記憶就會復蘇,不過這種復蘇可能會以一種本人不知情的方式表現出來。于是這個人在處理這些事情的時候,就會莫名其妙地將自己內心深處的一些情緒與感受投射到他人的身上。比如,一個小時候常常被父母斥責甚至體罰的人,他的心態跟那些小時候生活在充滿溫情的家庭的人不一樣,即便他在準備當父母的時候山盟海誓地表示絕不讓寶寶經受他曾經受過的那些傷害,他也會在某些場合不由自主地以同樣的方式來對待自己的寶寶。實際上,他試圖發泄的是他曾經壓抑在內心的憤怒,而不是真的要那么“狠心”地對待自己的寶寶,所以發泄過后,他往往會因為自己的行為給寶寶帶來傷害而后悔不已。

5.讓寶寶承繼自己兒時未了的心愿

不管是誰,在他一生中總會有某些覺得比較遺憾的事情。當有了寶寶之后,這些憾事就會尤其鮮明地重新浮現在腦海,于是,不少父母就會期望自己的下一代不要再有這樣的遺憾,就會很急切地想要通過寶寶來彌補自己曾經的缺憾。比如,有的父母小時候特別喜歡樂器,但因為各種原因,一直沒有機會接觸,他們就可能非常迫切地想要自己的寶寶愛上某個樂器,父母這種十分迫切的心情自然就會給寶寶帶來不必要的壓力。

他小時候的那些記憶就會復蘇,不過這種復蘇可能會以一種本人不知情的方式表現出來。于是這個人在處理這些事情的時候,就會莫名其妙地將自己內心深處的一些情緒與感受投射到他人的身上。比如,一個小時候常常被父母斥責甚至體罰的人,他的心態跟那些小時候生活在充滿溫情的家庭的人不一樣,即便他在準備當父母的時候山盟海誓地表示絕不讓寶寶經受他曾經受過的那些傷害,他也會在某些場合不由自主地以同樣的方式來對待自己的寶寶。實際上,他試圖發泄的是他曾經壓抑在內心的憤怒,而不是真的要那么“狠心”地對待自己的寶寶,所以發泄過后,他往往會因為自己的行為給寶寶帶來傷害而后悔不已。

5.讓寶寶承繼自己兒時未了的心愿

不管是誰,在他一生中總會有某些覺得比較遺憾的事情。當有了寶寶之后,這些憾事就會尤其鮮明地重新浮現在腦海,于是,不少父母就會期望自己的下一代不要再有這樣的遺憾,就會很急切地想要通過寶寶來彌補自己曾經的缺憾。比如,有的父母小時候特別喜歡樂器,但因為各種原因,一直沒有機會接觸,他們就可能非常迫切地想要自己的寶寶愛上某個樂器,父母這種十分迫切的心情自然就會給寶寶帶來不必要的壓力。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