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華川:膽小、內向、慢熱的孩子,該怎麼養?

我的兒子, 就是這樣一個“慢生長”的孩子。 除去前面那些生理指標, 其實最讓人揪心的, 還是遠低於同齡人的“情商”。 他不喜歡跟人打招呼, 也不愛交朋友;他有時候特別膽兒小, 一個人上廁所都害怕;他有時候特別暴躁, 拼不好積木就崩潰;他離“懂事”差得很遠, 會跟比自己小4歲的妹妹吵架、搶玩具, 慪氣。 去年, 我抱著“大不了墊底”的信念把六歲多的兒子送進小學。 起初的表現, 跟我預料的一樣:上課經常“神遊”, 不主動交朋友, 不主動舉手, 偶爾回答提問也是低低的蚊子音。 大半年以後, 根據各方面評測, 孩子似乎還不算墊底,

Advertisiment
甚至勉強接近“中等”, 我已經感到滿足。

如今, 孩子已上了二年級。 開學沒幾天, 老師在家長群裡發了班幹部“競選”通知, 讓有意參選的家長協助準備材料。 我完全沒放在心上, 這個遲緩又內向的孩子, 還是先打理好自己吧。 昨天放學後, 兒子拿出一張A4紙, 還找來一把直尺, 一起鋪在桌上。 “媽媽, 我要寫‘競選自薦信’了, 打算拿尺子比著寫, 免得寫歪”, 兒子認真地告訴我。 我表示支持, 也勸他不要在乎結局。 他問:“媽媽, 我有哪些優點可以寫呢?”我說, 你得自己好好想一想。 兒子抓耳撓腮, 搜腸刮肚半個多小時, 終於列出幾條優點:

我身體健康, 個子很高。
我每天開心地上學, 很少遲到。
我最近跟老師同學們都說“早上好”了。
我很善良,
Advertisiment
想為同學們服務。
寫好了, 兒子仔細地收起他的“競選信”, 還找了個塑膠皮封裝一下。 我為孩子的認真感到一絲心疼, 心裡開始醞釀著“失敗是成功之母”之類的勸慰。 第二天中午, 老師在群裡公佈競選結果:我的兒子, 居然以較高的票數當選了! 職務雖然不高, 可我依然非常“震驚”。 從幼稚園的集體生活算起的話, 這個內向膽小的孩子, “進化”到有勇氣站在講臺上參加競選, 花了整整四年! 兒子如今已經8歲了, 身為一個“慢小孩”的媽媽, 我從最早的失望、焦慮, 慢慢過渡到平和、淡定, 再到如今居然也偶爾有了驚喜, 我忍不住想寫寫這個話題, 分享給有同樣遭遇的媽媽。 首先, 如果你家也有一個“慢”小孩, 要客觀認識孩子“慢”在哪裡。
Advertisiment
是“生理發育”遲緩?還是“性格”內向慢熱。
首先, 來說生理發育方面國家衛計委編制過一套“0~3歲兒童生長發育參考標準”。 評價因素包括:身高、體重、大動作、精細動作、語言能力、認知能力等指標。 (社區醫院發給孕媽的《婦幼保健手冊》上也有這個指標表)

孩子“發育慢”, 不是說比“別人家孩子”慢, 而是參照這個指標表, 有兩項以上因素不達標。 不達標怎麼辦?需要求醫問藥嗎? 也不一定, 這個指標範圍, 只是一個概率統計。 而孩子的個體差異是千差萬別的, 即便孩子不達標, 也不能以此斷定孩子就不健康、不正常。

什麼情況下需要醫學干預?據兒科專家介紹, 當孩子兩項以上指標落後於實際年齡3個月以上, 才需要找保健醫生評估, 採取相應的康復訓練。
Advertisiment
現在回頭來想, 當初覺得自己孩子發育慢, 未必是真慢, 而是跟別人家發育快的孩子比出來的焦慮。 兒子一直沒怎麼爬, 一歲多時也走得很穩了;兒子兩歲才開始說話, 到了三四歲也交流無障礙了。
再來說說情商發育經常有焦慮的媽媽向我諮詢類似問題: “我兒子特別膽小, 連秋千都不敢玩, 怎麼辦?”“我的女兒特別內向, 出門總黏著媽媽怎麼辦?” 面對這樣的孩子, 家長常在兩種選擇裡糾結:一、不做任何干預, 讓孩子自己慢慢成長。 二、 積極“訓練”孩子的能力。 如果非要二選一, 我推薦第一個選項。 因為它至少不會造成傷害。 我見過許多心急的家長, 十分“積極”地改造孩子, 強迫一個膽小的孩子去面對他害怕的事,
Advertisiment
教嗦一個懦弱的孩子去跟同伴爭搶。 這樣的訓練, 只會適得其反, 甚至給孩子留下心理陰影。 今天, 我想說說第三種選擇:
用“榜樣”來引導, 用“愛”和“鼓勵”來干預
1無條件地愛孩子, 接納孩子的性格兒子小時候不敢蕩秋千, 每次想玩, 必須得由大人扶著。 每一次陪孩子蕩秋千, 我會試著鼓勵一下:“今天自己蕩一下怎麼樣?感覺會很不一樣喲”。 孩子搖頭說害怕。 沒關係, 我會繼續扶著他。 然後下一次, 我會說同樣的鼓勵的話。 某一天, 孩子終於同意讓媽媽鬆手兩秒鐘。 我便立刻給他一個大大的親吻作為鼓勵。 然後不知不覺間, 孩子在某一天就學會自己蕩了。
2總是鼓勵, 絕不勉強兒子小時候不敢蕩秋千, 每次想玩, 必須得由大人扶著。 每一次陪孩子蕩秋千, 我會試著鼓勵一下:“今天自己蕩一下怎麼樣?感覺會很不一樣喲”。 孩子搖頭說害怕。沒關係,我會繼續扶著他。然後下一次,我會說同樣的鼓勵的話。 某一天,孩子終於同意讓媽媽鬆手兩秒鐘。我便立刻給他一個大大的親吻作為鼓勵。然後不知不覺間,孩子在某一天就學會自己蕩了。
3給孩子一個榜樣你希望孩子長成什麼樣,孩子自己知道嗎?光說教不夠,必須讓孩子看到具體的形象,也就是榜樣。 這個榜樣可以是繪本動畫裡面的主人翁,也可以是孩子的同伴,最好就是家長自己。 所以,想讓孩子勇敢。就給他全方面地展示各種勇敢的人物形象。 孩子上幼稚園時,我就希望他能有勇氣上臺演講。為此,我給他播放兒童演講的視頻,甚至自己站在家裡的凳子上表演誇張的演講。當時孩子動心了一點點,然而真正付諸行動,卻是幾年以後的事了。

但是,我相信自己這麼多年來的陪伴、鼓勵、引導應該是有用的,就像春雨一絲絲澆灌著小樹苗,到了時節,他自然就開花了,雖然花期要比別人晚了一些。 有首民歌這樣形容人生:“三分天註定,七分靠打拼”。而孩子成長發育卻正好相反:“七分天註定,三分靠打拼”。 因此,即使我們努力了,也不要把期望設得太高。養一個慢熱的孩子,家長的情緒值往往跟期望值成反比。就把自己當成一個笨拙的農夫吧,該澆水澆水,該施肥施肥,至於什麼時候開花結果,那是孩子自己的事,還得看天時。

我會試著鼓勵一下:“今天自己蕩一下怎麼樣?感覺會很不一樣喲”。 孩子搖頭說害怕。沒關係,我會繼續扶著他。然後下一次,我會說同樣的鼓勵的話。 某一天,孩子終於同意讓媽媽鬆手兩秒鐘。我便立刻給他一個大大的親吻作為鼓勵。然後不知不覺間,孩子在某一天就學會自己蕩了。
3給孩子一個榜樣你希望孩子長成什麼樣,孩子自己知道嗎?光說教不夠,必須讓孩子看到具體的形象,也就是榜樣。 這個榜樣可以是繪本動畫裡面的主人翁,也可以是孩子的同伴,最好就是家長自己。 所以,想讓孩子勇敢。就給他全方面地展示各種勇敢的人物形象。 孩子上幼稚園時,我就希望他能有勇氣上臺演講。為此,我給他播放兒童演講的視頻,甚至自己站在家裡的凳子上表演誇張的演講。當時孩子動心了一點點,然而真正付諸行動,卻是幾年以後的事了。

但是,我相信自己這麼多年來的陪伴、鼓勵、引導應該是有用的,就像春雨一絲絲澆灌著小樹苗,到了時節,他自然就開花了,雖然花期要比別人晚了一些。 有首民歌這樣形容人生:“三分天註定,七分靠打拼”。而孩子成長發育卻正好相反:“七分天註定,三分靠打拼”。 因此,即使我們努力了,也不要把期望設得太高。養一個慢熱的孩子,家長的情緒值往往跟期望值成反比。就把自己當成一個笨拙的農夫吧,該澆水澆水,該施肥施肥,至於什麼時候開花結果,那是孩子自己的事,還得看天時。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