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華萊士創造性思維的四階段論

美國心理學家G.華萊士研究了各種類型的思想活躍的人的經驗談, 發表了如下的形成思想概念的四階段論:

第一階段——準備期

掌握問題、搜集各種材料、動腦筋的過程, 即自覺的努、力時期。

第二階段——醞釀期

雖然開動腦筋也出不來好主意, 因而感到憋閩、想半途而廢, 停止自覺努力的時期。 然而, 在此階段中, 潛意識在本人也不曾覺察的情況下進行著有力的活動。

第三階段——啟發期

解決問題的啟示突然出現。 這種“突然出現”是指人處於不工作情況下所得到的答案, 並且大多出現於疲勞後的小憩時?或者在為其他事物疲於奔命時。

Advertisiment
另外, “突然出現”的傾向是視覺形象多於語言形象。

第四階段——驗證期

推敲突然出現的啟示, 並且予以具體化的過程。

G.華萊士調查了各種人的經驗, 提出上述的創造性思維四階段論, 這同筆者及其他一些人的經驗也很相符, 譬如, 想搞發明、制訂新的研究計畫, 或者設計類似本書內容的出版物結構等時, 開始階段總是有意識地從各方面加以努力, 然而卻難以理出頭緒。 時而連續幾天地冥思苦想, 卻無論如何也歸納不出可行的辦法。 於是便焦躁不安, 或陷入悲觀情緒之中, 以致打算半途而廢。 不知是出於怎樣的機運, 在這樣情況下有時會突然地閃現出好主意來。

出思想與釀酒一樣需要發酵期。

Advertisiment

經過第一階段的有意識的努力後獲得的是稍高於一般常識但並不是成熟了的概念。 經過下一段的醞釀期, 才象釀得名酒一般使概念超於成熟。 然而, 一般人闖不過醞釀期, 也不相信醞釀期的存在, 所以在第一階段徘徊不前。

在這種情況下, 如果瞭解G.華萊士四階段論的準備、醞釀、“突然出現”的機制, 人們既能再加一把勁進入醞釀期, 又能在自我訓練方法上採用新手段。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