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著名幼兒美術教育專家談寶

一、適時擊活寶寶的畫畫興趣
 小寶貝最早的畫畫行為, 是拿著一支筆塗抹, 是把塗抹當成一個遊戲來做。 媽媽說, 這是一條線, 這是一個氣球, 寶寶就覺得很神奇。 100%的孩子都能畫畫, 究竟寶寶能畫到什麼時候, 那要看他的興趣心理能持續多久。 爸爸媽媽的引導就像電腦操作, 適時點擊它, 它就被啟動, 以後就有發展的餘地;如果始終不去點擊它, 過了最佳年齡補就不同了。
3歲以下孩子拿筆劃畫, 等於是在掌握一個工具。 從難度上說, 不亞于成人剛剛學騎自行車的難度。 但是寶寶如果愛做這事, 就非常不錯了。

Advertisiment

再大一點到了4-6歲, 老師畫一條小魚, 他就畫一條小魚。 如果家裡有個水族箱。 他看一條條大魚、小魚邊畫畫, 還要邊跟你講, 小魚的是大魚的孩子----。 能花一天, 只要有空就鑽研這事, 而且天天如此。 這說明寶寶愛好到了很酷的地步, 就可能有天賦。 寶寶畫畫天分的發現和正常習慣的養成, 責任在家長而不是幼稚園。 從工作量上來說, 一個老師要看二三十個孩子, 他觀察不可能很細緻。 而媽媽能夠觀察到孩子很細的一面。
從很有興趣去做, 到不玩別的就愛這個, 變成樂趣, 志趣。 水稻專家站在田地裡, 一曬曬那麼久, 連續一個生長季節, 三兩個月, 也樂此不彼, 就是為了一個志趣。
二、不必求甚解, 知其然就行, 不必知其所以然
孩子3歲半的孩子,
Advertisiment
每天畫一張畫, 爸爸媽媽給一膠條, 今天畫的和昨天畫的都粘上。 爸爸媽媽給他保存得很好。 不買昂貴的材料, 不用昂貴的紙, 還要愛護使用。 浪費了的紙幹點兒什麼用呢?我們拿一個小剪刀, 剪點兒什麼吧。 這也是學美術的一個重要內容。
比如說“畫魚”, 不能亂塗, 得有點章法。 這是線條的, 這是平面的。 那麼逐漸的孩子在不知不覺中就學了很多規矩。 你要說:“下雨了, 點一點”, 寶寶就會跟著點一點。 也就是說, 寶寶需要接受的專業知識的東西, 你得用他能接受的兒童語言告訴他, 不必求甚解, 知其然就行, 不必知其所以然。 以後畫畫還是這些東西, 但是深度加深了, 這才是他深刻理解的一個過程。 畫完了, 家長很鄭重的把畫貼在家裡的那個角落。
Advertisiment
等阿姨來了, 姥姥來了, 說畫得真好。 這種鼓勵的作用往往能讓父母驚訝, 它的驅動力非常強。 德育教育, 養成教育, 很多都可以加到裡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