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著名心理專家教父母管孩子

“當人們想要解決某個問題時, 這個問題便被看得很嚴重了。 經常看育兒書的人, 往往看自己的孩子有許多問題, 但這並不表明這個問題真的存在。 ”4月8日, 在華夏心理教育中心牽頭推出的華夏心理週末公益課堂上, 中日友好醫院心理學專家李子勳先生向400多名家長講授了常見的幾個帶孩子的原則。

關係大於教育

李子勳說, 親子教育往往需要先去解決家長與孩子之間的關係, 然後再接觸問題。 有些孩子可能比較淘氣、愛撒謊、愛上網……家長應該耐著性子陪伴孩子一段時間, 把兩者關係改善後,

Advertisiment
孩子會下意識地向父母所期待的方向努力。

他指出, 當孩子願意纏著父母, 主動講出自己的擔憂和心裡話時, 說明親子關係得到了改善;但當孩子總是不靠近你, 總是被動地被你追著做事情時, 或者你總用一種看似正確的觀點引導孩子, 或者討好孩子時, 都不是好關係的跡象。

多把孩子想成是美好的

他建議父母用成長、發展的眼光, 而不是用凝固的眼光看孩子, 給孩子一個好的假定。 “硬幣都是有兩面的, 多看正面, 會挖掘到資源;多看負面, 會看到缺點。 家長應多假定自己的孩子是積極、向上、陽光的男孩子或美好的女孩子。 ”心理學強調動力, 家長應調動孩子追求上進的動力。

怎麼教比教什麼重要

家長要保持一種好奇,

Advertisiment
允許孩子犯錯誤。 父母不要總是迫不及待地對孩子的行為下判斷, 父母不要怕表現出無知, 最好能與孩子互動。 家長可以像心理諮詢師那樣把自己比作一本書, 孩子需要家長翻到哪一頁時, 家長會提供給孩子相應的內容。

家長在孩子面前表現出的“無知”態度, 其實是把自己的姿態放低, 放到和對方相同的位置上。 許多家長“站著”與孩子說話, 沒有考慮孩子的感受。 因為他們覺得自己閱歷豐富, 孩子必須聽他們的。 所以, 家長必須找到好的溝通方式。

很多好的溝通並不是通過語言, 而是通過行動實現的。 比如, 李子勳建議媽媽們多用“講故事”的方式來觀察、感受孩子, 增進與孩子的溝通。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