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藥膏不是護膚霜塗抹要謹慎

有人認為患了皮膚病只要隨便塗點外用藥就行了, 但結果往往無濟於事, 貽誤病情, 甚至使病情加劇、惡化。 應該如何合理使用藥物呢?

首先確定疾病的病因和性質。 如果是真菌感染性皮膚病或細菌感染性皮膚病, 則要分別選用抗真菌藥物或抗細菌藥物;如果是過敏或濕疹等變態反應性皮膚病, 則應選用含糖皮質激素或其他抗炎抗過敏藥;瘙癢者選用止癢藥。

其次, 根據皮損的性質選用不同劑型的外用藥。 外用藥分為粉劑、溶劑、洗劑、酊劑、霜劑、軟膏、糊劑、硬膏等多種劑型, 不同的劑型作用不同。

Advertisiment
洗劑適用於以紅腫為主要表現的急性炎症性皮損。 如果上述病變出現了水皰、糜爛時則應用溶劑濕敷為好, 因為溶劑有清潔、殺菌、減少滲出、止癢等作用。 只有少許滲液的潰瘍面, 要使用糊劑, 它可以吸收少許滲液, 並具有保護作用。 如果皮損肥厚, 最好使用硬膏劑, 以使皮損軟化, 增加藥物的通透性, 加強療效。

第三, 注意藥物的濃度。 同一藥物同一劑型, 可因濃度不同而作用各異, 如3%水楊酸有促進角質形成的作用, 而10%水楊酸能軟化和溶解角質的作用, 兩者恰恰相反。

第四, 注意皮損部位與皮膚狀況。 面部、乳☆禁☆房、外☆禁☆陰處皮膚較薄, 不可用濃度高或刺激性強的藥, 不可用含氟的激素類藥物。 手掌、足底皮膚肥厚, 可用濃度高藥物、含氟激素。

Advertisiment
還應考慮年齡、性別等因素, 如老年人、兒童、女性患者的皮膚較嫩, 應選低濃度藥物、低刺激性藥物。 由毛髮部位的部位儘量應用酊劑或溶液, 如果必須應用粉劑或糊劑時, 要先剃去毛髮。

使用要適當, 能使皮膚病的症狀減輕, 促進痊癒, 否則應用不當, 反使病情加重, 增加病人的痛苦。 因此建議病人在醫生指導下選用合適的外用藥。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