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暑來臨, 著意味令人覺得粘膩煩躁的炎熱暑夏要結束啦。 不過處暑又因為是冷熱季節交替時期, 天氣轉變對於人們的生活與身體健康都有不小的影響, 尤其是女性朋友, 在熱轉冷的天氣裡, 更要注意。 那我們今天就從養生的角度講講, 處暑交替期應該要注意些什麼。
Advertisiment
1、多睡一小時, 保持充足睡眠
都說春困秋乏夏打盹, 雖說處暑困乏不是因為睡眠不足, 但是良好的睡眠能保證你有精力應對季節帶來的不適。 處暑滴由熱轉涼的交替時期, 增加睡眠一小時, 並且保證有品質的午覺, 可以讓人保持精神, 也可在冬天來臨之前保存能量, 養精蓄銳。
2、多喝水、喝粥, 預防秋燥
處暑後, 天氣較為乾燥, 會出現諸如皮膚緊繃、起皮脫屑、毛髮枯燥、嘴唇乾裂或裂口等秋燥現象。 多喝水、多喝粥正式預防秋燥的好方法。 尤其是在戶外工作的朋友們, 出門前做好保濕,
Advertisiment
3、多吃清熱安神食物
處暑之後, 早晚溫差變化開始明顯, 腸胃接受不了忽冷忽熱的刺激, 胃酸分泌增加, 胃腸發生痙攣性收縮, 抵抗力和適應性就會隨之降低, 這時候容易出現一些腸胃病, 患有慢性腸胃病的患者, 往往會出現反酸、腹脹、腹瀉、腹痛等症狀。 加之飲食不當, 這種不適的情況還會進一步加重, 因此在飲食方面一定要謹慎。 處暑解氣適宜進食清熱安神的食物, 但一次進食不可太多, 最好少食多餐。 要少吃辛辣煎炸等熱性食物, 多食會助燥傷陰, 加重秋燥。
4、保護臍部, 預防疾病
天氣漸涼, 肚臍部位的表皮最薄, 對外部刺激特別敏感, 尤其是女性朋友。 不少職場女性這個季節在辦公室吹著空調,
Advertisiment
5、少吹空調、少開電扇、關窗睡覺
處暑時節早晚溫差較大, 肺炎、哮喘等呼吸道疾病容易發作, 經常吹開天、吹電扇, 很可能引發肩周炎、頸椎病、痛風等毛病。 要少受“冷刺激”。
6、鍛煉要堅持, 但切勿過量
處暑節氣後, 秋高氣爽, 適合戶外運動。 可根據個人體質, 進行適當鍛煉。 但運動切不可過量, 以免加重秋乏的程度。
7、貼秋膘要循序漸進
加入初秋, 夏天裡比較差的食欲逐漸好轉, 但處暑節氣時人的腸胃功能較弱, 太多的肉類等高蛋白食品會加重腸胃負擔, 影響胃功能。
Advertisiment
8、避免過早添加衣物
處暑後的天氣。 晝夜溫差較大。 暑熱尚未退盡, 過多過早地添加衣物, 一旦氣溫回升, 出汗後吹風, 也很容易傷風感冒。
9、注意胃部保暖
秋天要注意胃部保暖, 睡覺時管好門窗, 腹部蓋薄被, 以防止秋風流通使脾胃受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