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蛋白質寶寶的健康法則

現在的孩子十個有九個是不愛吃蔬菜的, 這一點也不奇怪:胡蘿蔔有怪味道, 青菜嚼不爛, 嚼一嚼就吐掉, 不過爸爸媽媽一點也不著急, 吐就吐吧, 只要吃肉就好。 雞、鴨、魚、肉, 小小的飯碗裡堆滿了各種高蛋白食物, 爸爸媽媽就特別高興。

其實, 要養育一個優質的蛋白質寶寶需要的是搭配合理的營養, 單純高或低蛋白都不好。 爸爸媽媽應該多多瞭解營養知識, 才能養育出一個真正健康的寶寶!

不同年齡對蛋白質的需求

一般情況下, 每100ml的母乳約含有1g的蛋白質。 多數嬰兒奶粉含有較多的蛋白質, 大約是母乳的兩倍。

Advertisiment

·對於新生的足月寶寶, 有一個這樣的標準:每天每公斤體重大約需要2g的蛋白質, 如果按體重3公斤來計算, 每天給新生兒喂630ml的母乳或者450ml的嬰兒配方奶粉, 就能滿足嬰兒對蛋白質的需求了。

·早產兒相對來說需要的蛋白質要更多一些, 通常每公斤體重需要3—4g的蛋白質。 當寶寶長到與足月寶寶一樣大時(2.5公斤以上), 對蛋白質的需求就和一般足月新生兒一樣了。

·嬰兒所攝入的大多數蛋白質用於生長發育。 特別是在孩子生長速度最快的頭一年, 孩子對蛋白質的需求比一生中的其他時間要多, 大概是成人的3倍。 這個階段蛋白質的獲得途徑主要是母乳或配方奶。 通常來說, 1歲以內的小朋友吃700—800ml母乳或配方奶, 基本就能獲得足夠的蛋白質。

Advertisiment

·1—3歲的孩子, 每日蛋白質的供給量大概為35—40g, 這個階段孩子的飲食已經非常豐富, 父母可以通過肉、蛋、魚、豆類及各種穀物類來給孩子提供足夠的蛋白質。 例如:每天400—500ml乳製品+魚肉類100g(約等於大排半塊、或兩片魚肉)+豆製品類50—100g+蔬菜水果類各50—100g(約等於5顆小青菜或一根香蕉)+米飯類100g(約等於1/3碗的飯)。

掰指數數高蛋白質的缺點

蛋白質確實很重要, 我們的肌肉、骨骼、腦、神經、毛髮、指甲、血液、激素以及五臟六腑的組織幾乎都是蛋白質構成的。 如果把生命比做一艘大船, 那麼蛋白質就是建造船的材料, 生命的小舟要起航, 蛋白質無論如何不能少。

可是, 蛋白質並不是越多越好, 掰掰手指頭, 1、2、3、4, 蛋白質太多, 小船就會跑不快。

Advertisiment
生命的秘密在於均衡!

1、加重腎臟負擔

寶寶的胃腸道很柔嫩, 消化器官還沒有完全成熟, 消化能力有限, 在這種情況下, 如果過量攝取蛋白質, 容易產生副作用。

2、引起腸胃功能紊亂

在人體的腸胃道中存在著一些對人體有益的細菌, 被稱做益生菌, 益生菌對能量的種類有所要求, 由蛋白質分解產生的能量不是益生菌所需要的, 長期的高蛋白飲食會導致益生菌食物缺乏, 無法存活, 最終引起腸道紊亂, 消化、吸收能力減弱。

3、增加疾病幾率

如果單純從肉中攝取蛋白質, 不僅讓寶寶有變胖的可能, 而且會有其他疾病的隱患。 “高蛋白餐”還容易給“富貴病”留下病根。 動物性食品普遍含飽和脂肪酸高、含膽固醇多, 不利於“動脈”的健康,

Advertisiment
成年後易得高血壓、動脈硬化等“富貴病”。

4、精神不好

人體細胞在弱鹼性環境下最活躍, 狀態達到最佳, 如果雞鴨魚肉吃得太多, 動物性蛋白質攝入過量, 糧食、蔬菜吃得太少, 則容易形成酸性體質, 人體就會出現容易疲乏。

動、植物蛋白的搭配合理

適量的植物蛋白可以抑制動物性蛋白的脂肪異化, 減少對動物硬化的影響, 保證必需氨基酸充分合理的吸收。 研究發現, 當蛋白質食品與蔬菜一起攝入後, 胃的消化液要比單吃一種食物時分泌得多, 瓜果、蔬菜和穀類對蛋白質的吸收有協助工具。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