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蟲蟲飛,蟲蟲咬,皮膚過敏真煩惱

夏天到了, 各種昆蟲也開始活躍起來, 小寶寶被它們叮咬後, 除了會長出癢癢的包, 還很有可能會引起過敏反應。

過敏體質的孩子在被蚊蟲、虱、蟎叮咬後, 會產生散佈的、稍堅硬、頂端有小皰的丘疹, 搔抓後還有風團出現。 這就不只是“蟲咬”那麼簡單了, 這種與蟲咬有關的皮膚不適, 其實是一種過敏性皮膚病, 也就是醫學上說的“丘疹性蕁麻疹”。

夏季蚊蟲叮咬十分常見, 但並不是所有的蚊蟲叮咬都會引發過敏。 這就需要家長們多多留意寶寶的皮膚是否有異常變化。 讓我們一起來看看, 怎樣辨別寶寶是否因蚊蟲叮咬而發生過敏呢?

Advertisiment

昆蟲通過其口器刺入皮膚吮血, 其唾液及部分口器殘留在皮膚內是引起過敏的原因。 一旦過敏, 寶寶會出現綠豆大小或稍大的淡紅色丘疹, 周圍有紡錘形紅暈;搔抓後呈現風團, 風團消退後仍恢復原狀。 同時, 皮膚過敏產生的瘙癢比蟲咬的瘙癢更加嚴重。

小寶寶往往說不清楚自己怎樣不舒服, 家長們可一定要仔細觀察, 及時判斷是蟲咬還是過敏, 千萬不要掉以輕心!一旦判斷失誤, 不僅孩子瘙癢難耐, 還有可能產生更嚴重的後果。

因為過敏形成的丘疹和風團會導致患兒劇烈瘙癢, 夜晚睡覺的時候更是奇癢難耐, 不僅影響孩子睡眠, 家長也不輕鬆。 而且, 瘙癢如果不及時控制, 兒童往往不自覺會搔抓,

Advertisiment
嬌嫩的皮膚一旦發生破損, 又會導致繼發感染, 還有可能留下難看的疤痕。

所以, 寶寶一旦因為蚊蟲叮咬而產生過敏, 一定要採取及時、正確的治療。 如果被蟲咬, 只要塗點花露水, 過兩天自然就會好了。 但對於皮膚過敏產生的嚴重瘙癢或反復瘙癢, 單單使用花露水可遠遠不夠, 因為產生瘙癢的根源是皮膚過敏。 家長最好在醫生的指導下, 正確選擇更適合兒童的抗組胺藥。 因為兒童尚處於生長發育階段, 各臟器功能還不成熟, 易受損傷, 很多成人能用的藥物, 即使在減小劑量的情況下小兒也不宜服用;而一般糖皮質激素類藥由於對性腺軸有抑制作用,也不推薦長期應用。 目前, 常用于治療兒童過敏性疾病理想的藥物是第二代抗組胺藥物,

Advertisiment
並推薦使用一些適合兒童服用的劑型, 如水果口味的糖漿劑型(如開瑞坦糖漿)。

在這樣的炎炎夏日, 最好在寶寶外出時, 提前噴好驅蚊水, 儘量避免蚊蟲叮咬。 同時家中最好常備適合寶寶服用的抗過敏藥物, 寶寶過敏時就可以幫他減輕瘙癢、及時控制病情。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