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血小板

1 血小板是什麼

血小板(blood platelet), 簡稱:PLT。 是哺乳動物血液中的有形成分之一, 是從骨髓成熟的巨核細胞胞質裂解脫落下來的具有生物活性的小塊胞質。 體積小, 無細胞核, 呈雙面微凸的圓盤狀, (100~300)×10^9個/L, 直徑為2-3微米。 血小板在長期內被看作是血液中的沒有功能的細胞碎片。 血小板具有特定的形態結構和生化組成, 在正常血液中有較恒定的數量(如人的血小板數為每立方毫米10~30萬), 在止血、傷口癒合、炎症反應、血栓形成及器官移植排斥等生理和病理過程中有重要作用。 血小板只存在於哺乳動物血液中。 沒有細胞核結構,

Advertisiment
即沒有染色體。

2 血小板的作用

血小板的主要功能是凝血和止血, 修補破損的血管。 血小板的表面糖衣能吸附血漿蛋白和凝血因數Ⅲ, 血小板顆粒內含有與凝血有關的物質。 當血管受損害或破 裂時, 血小板受刺激, 由靜止相變為機能相, 迅即發生變形, 表面粘度增大, 凝聚成團;同時在表面第Ⅲ 因數的作用下, 使血漿內的凝血酶原變為凝血酶, 後者又催化纖維蛋白原變成絲狀的纖維蛋白, 與血細胞 共同形成凝血塊止血。 血小板顆粒物質的釋放, 則進一步促進止血和凝血。 血小板還有保護血管內皮、參 與內皮修復、防止動脈粥樣硬化的作用。 血液中的血小板數低於10萬/μ1(100×10^9/L)為血小板減少, 低於5萬/μL(50×10^9/L)則有出血危險。

3 血小板低

病因:

Advertisiment

1.破壞過多

血小板減少的原因, 包括先天性和獲得性兩種。 獲得性血小板破壞過多包括免疫性和非免疫性。 免疫性血小板破壞過多常見的有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和藥物血小板減少。 非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破壞過多包括感染, 彌漫性血管內凝血, 血栓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等。

2.免疫性破壞

①藥物相關抗體, 產生相應抗體。

②某些免疫反應異常疾病, 均可引起免疫性血小板破壞。

③感染相關血小板減少, 常見於病毒及細菌感染。

④同種免疫性血小板減少, 見於輸血後紫癜及新生兒紫癜。

3.減少或死亡

血小板減少的原因, 包括遺傳性和獲得性兩種, 獲得性血小板生成減少是由於某些因素如藥物, 惡性腫瘤, 感染, 電離輻射等損傷造血幹細胞或影響其在骨髓中增殖所致。

Advertisiment
這些因素可影響多個造血細胞系統, 常伴有不同程度貧血, 白細胞減少, 骨髓巨核細胞明顯減少。

4.脾內滯留過多

血小板減少的原因有可能是血小板在脾內滯留過多, 最常見於脾功能亢進, 這樣容易導致血小板減少。

治療:

1.一般治療

急性病人主要於發病1~2周內出血較重, 因此發病初期, 應減少活動, 避免創傷, 尤其是頭部外傷, 重度者臥床休息, 應積極預防及控制感染。 給予足量液體和易消化飲食, 避免腔黏膜損傷。

2.心理治療

有些血小板減少患者得知自己的病情需要接受長時間的治療和調養時, 情緒會非常低落、焦慮。 然而這種負面情緒會嚴重影響患者的病情的恢復,

Advertisiment
所以為了幫助患者更快的治癒疾病, 一定要保持心情的愉悅。

3.根據病情著實而定

中醫學的治病以宏觀辨證為主, 現代醫學的診治以微觀診察為主, 各有所長, 亦各有不足, 辨證與辨病結合, 可取長補短, 揚長補短。 辨證治療血小板減少, 無論哪一型, 均可酌加有提升血小板作用, 可收到良好效果。 比如, 卷柏紫癜方通過益氣養血方法, 水煎內服, 治療血小板減少性紫癜安全可靠。

4.根據病情著實而定

中醫學的治病以宏觀辨證為主, 現代醫學的診治以微觀診察為主, 各有所長, 亦各有不足, 辨證與辨病結合, 可取長補短, 揚長補短。 辨證治療血小板減少, 無論哪一型, 均可酌加有提升血小板作用, 可收到良好效果。 比如, 卷柏紫癜方通過益氣養血方法,

Advertisiment
水煎內服, 治療血小板減少性紫癜安全可靠。

5.注意休息

由於血小板減少性紫癜, 一旦發病病情就比較危急, 而且對患者的身體損害嚴重性也比較大。 所以, 為了患者的身體健康考慮必須要臥床休息, 還要特別注意避免創傷, 以免疲勞加重病情。

4 血小板高

病症:

1.多見於40歲以上的成年人;

2.常伴有自發性皮膚粘膜出血, 反復發作;

3.有血栓形成;

4.脾腫大;

5.血小板持久性明顯增多。 病因不明。 其與紅白血病, 慢性粒細胞性白血病, 真性紅細胞增多症, 骨髓纖維化關係密切, 合稱為“骨髓增生綜合征”或“骨髓增生性疾病”(MPD)。 其出血機理可能與血小板功能障礙或纖維蛋白溶解增強有關。 國內報導男多於大。

治療方法:

1.骨髓抑制性藥物

白消安為常用有效的藥物,宜用小劑量,開始4--6mg/d。如要求血小板快速下降可選用羥基脲2--4g/d,3--4天后減至1g/d。環磷醯胺,苯丁酸氮芥,馬法蘭等都有效。當血小板數下降或症狀緩解後即可停藥。如有復發可再用藥。

2.放射核素磷(32P)口服或靜脈注射

首次劑量0.08--0.11MBq,如有必要三月後再給藥一次。一般不主張應用,因為誘發白血病的可能

3.血小板分離術

迅速減少血小板數量,改善症狀。常用於胃腸道出血、妊娠及分娩、選擇性手術前。

4.干擾素

最近有人提出用α干擾素治療原發性血小板增多症。可對巨核細胞生成抑制及血小板生存期縮短。劑量為3--5mu/d。

5.其他

應用雙嘧達莫、阿司匹林、消炎痛可防止血小板聚集。有血栓形成者用肝素或雙香豆素類抗凝藥。切脾是禁忌的。

1.骨髓抑制性藥物

白消安為常用有效的藥物,宜用小劑量,開始4--6mg/d。如要求血小板快速下降可選用羥基脲2--4g/d,3--4天后減至1g/d。環磷醯胺,苯丁酸氮芥,馬法蘭等都有效。當血小板數下降或症狀緩解後即可停藥。如有復發可再用藥。

2.放射核素磷(32P)口服或靜脈注射

首次劑量0.08--0.11MBq,如有必要三月後再給藥一次。一般不主張應用,因為誘發白血病的可能

3.血小板分離術

迅速減少血小板數量,改善症狀。常用於胃腸道出血、妊娠及分娩、選擇性手術前。

4.干擾素

最近有人提出用α干擾素治療原發性血小板增多症。可對巨核細胞生成抑制及血小板生存期縮短。劑量為3--5mu/d。

5.其他

應用雙嘧達莫、阿司匹林、消炎痛可防止血小板聚集。有血栓形成者用肝素或雙香豆素類抗凝藥。切脾是禁忌的。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