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血紅蛋白偏低

1 血紅蛋白偏低的原因

血紅蛋白偏低是最常見的一種貧血。 鐵是合成血紅蛋白的原料, 缺乏鐵質可引起低色素性貧血, 即血紅蛋白的減少比紅細胞數的減少更為明顯。

血紅蛋白偏低的原因主要有:

1、缺鐵性貧血一般會表現為血紅蛋白偏低, 常見的原因是飲食中缺乏鐵造成的。 鐵攝入量不足直接影響血紅蛋白生產, 因此會導致血紅蛋白分子生產過程中出現重大故障。 這無疑會造成血紅蛋白質水準偏低。

2、婦女貧血除鐵營養補充不足外, 也與月經過多、功能性子宮內膜出血、子宮內置節育器、多次妊娠、多次流產等因素有關;失血過多就會導致缺鐵性貧血,

Advertisiment
血紅蛋白下降。

3、此外還有疾病, 如慢性腸炎及消化吸收不良、瘧疾、腸寄生蟲感染(蛔蟲、鉤蟲、絛蟲)及包括愛滋病在內的慢性☆禁☆感染性疾病也是造成貧血的原因。

4、血紅蛋白偏低的原因中, 營養不良是其中一個最常見因素。 很多營養素缺乏會直接影響血紅蛋白數量, 如維生素不足(特別是B12)。 這種問題最常見於孕婦和飲食不當的女性(缺乏葉酸, 維生素和礦物質)。

2 血紅蛋白低的常見症狀

1、疲倦、虛弱

2、頭昏眼花和頭重腳輕

3、無法正常完成日常體力活動

4、呼吸急促和胸痛

5、心悸, 嚴重貧血症狀, 如皮膚, 舌頭和指甲發白等

6、脫髮

上面就是向大家介紹了關於平均血紅蛋白濃度低的知識,

Advertisiment
相信很多人看完之後對平均血紅蛋白濃度低的認識會更加清楚。 想要自己的身體更加的健康, 就一定要有健康的生活習慣, 這個是保證你健康的前提。 如果身體遇上什麼不適的話應該要及早到正規醫院檢查。

3 血紅蛋白偏低的危害

1、血紅蛋白偏低會導致缺鐵性貧血, 血紅蛋白的在人體的作用主要是運輸氧和營養物質, 如果血紅蛋白偏低嚴重, 主要為缺氧的表現;

2、如腦缺氧就頭暈, 兒童會影響生長發育, 成人可導致營養不良, 同時人體四肢乏力, 耐力差, 犯困等。

3、血紅蛋白偏低直接造成是缺鐵性貧血, 出現頭暈乏力、臉色蒼白、心悸胸悶、怕冷等症狀。

4 如何提高血紅蛋白

1、飲食調理:

飲食攝入製造血紅蛋白所需的鐵、蛋白質、維生素B12等元素,

Advertisiment
動物類的食物, 特別是血塊、豬肝, 牛、牛肉、紅棗、蛋黃、深綠色的蔬菜和水果。

2、補充鐵劑:

通過服用貧血常用的鐵之緣片, 補鐵生血增加蛋白質營養, 一般兩到三個月的調理血紅蛋白可恢復到110g/L, 改善缺鐵性貧血症狀。

5 血紅蛋白偏低吃什麼好

1、大棗補血

中醫歷來認為大棗是補血佳品, 這裡所說的大棗實際上是幹棗。 鮮棗中的維生素C含量很高, 能促進鐵的吸收, 對改善貧血有益。 而幹棗中的維生素C損失較多, 比鮮棗中的含量少90%以上。 同時, 大棗雖然含有鐵質, 但含量並不高。 由此看來, 食用幹棗達不到補血的目的。 其實, 中醫所說的“補血”指的是“補氣血”而不是糾正貧血。 有些人儘管化驗不貧血, 但有面色萎黃、眩暈、心悸、失眠、脈虛細等表現,

Advertisiment
中醫辨證就屬於氣血虛, 吃大棗能改善症狀, 調理身體。

2、菠菜補血

菠菜中的鐵含量不高, 僅有鴨血的1/10, 而且吸收率很低, 只有2%左右, 也僅僅達到鴨血的1/10, 通過吃菠菜補充鐵質效果不理想。 但菠菜中含有豐富的葉酸, 准媽媽補充有利於胎寶寶的健康。

3、蛋奶補鐵

蛋類和奶類也不是鐵的良好來源。 蛋類鐵含量不高, 又因為含有卵黃高磷蛋白, 會干擾鐵質的吸收, 吸收率僅為3%, 所以吃蛋類補鐵效果不佳。 奶類是“貧鐵”食物, 鐵含量非常低, 而且吸收率也不高。

4、黑木耳補鐵

幹制的黑木耳鐵含量的確非常高, 甚至超過鴨血的3倍。 可是准媽媽在吃黑木耳時, 需要先經過水發, 這樣黑木耳的重量會增加6~8倍,

Advertisiment
相當於鐵含量減低到原來的1/8~1/6, 含鐵高的優勢幾乎沒有了, 而且還有吸收率低的問題。

5、胡蘿蔔

胡蘿蔔含有很高的維生素B、C, 同時又含有一種特別的營養素-胡蘿蔔素, 胡蘿蔔素對補血極有益, 用胡蘿蔔煮湯, 是很好的補血湯飲。 不過許多人不愛吃胡蘿蔔, 我個人的做法是把胡蘿蔔榨汁, 加入積安堂棗花蜂蜜當飲料喝。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