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行為習慣塑造與矯正概述

教育學的實踐與研究離不開心理學基礎, 兒童行為習慣的養成教育也是如此。 習慣是怎樣形成的, 不同心理學派有不同的理論假設, 我們因此採用的教育方法也呈現出五彩繽紛的局面。 在心理學研究中, 存在著兩大相互對立的思潮, 一個是深層心理學, 一個是行為心理學。 這兩者對習慣的認識和改變策略不同, 我們由此得到的教育啟示也不同。
深層心理學以精神分析學為代表, 它認為人類的行為習慣是在早年生活經驗中形成的。 如果人之初的情感和願望受到厭棄、禁止和壓抑, 長期積累下來,

Advertisiment
就會造成內心的衝突、焦慮、恐懼等心理障礙, 表現出不適宜的行為習慣。 有的在兒童時代就表現出來, 有的則到長大成人才比較明顯。 而當人們知曉了產生這些心理障礙的童年的生活事件, 潛藏在內心的衝突、焦慮、恐懼就會釋然, 進而出現健康的行為。 人們對精神分析學毀譽參半, 然而它給人類思想帶來的震動讓我們教育者醒悟:傷害孩子的童年有可能對他的一生都造成不易修復的損失, 一個健康、快樂、幸福的童年是構建完美人格的基礎, 讓兒童擁有最佳的人生開端是全社會的使命!
行為心理學認為, 人類的行為習慣是隨著刺激情境而不斷重複出現的反應, 只不過好習慣出現的是優良反應, 壞習慣出現的是不良反應。
Advertisiment
一個人的習慣是怎樣產生的?它不像精神分析學那樣追蹤到人的早期經驗, 它認為這樣無助於解決問題, 而且也不科學;人的行為習慣符合“頻因律”和“近因律”, 即受刺激的行為反應發生的次數越多, 就越容易形成習慣, 受刺激的行為反應發生的時間越近, 也越容易形成習慣。 為此, 行為心理學探索了一系列的行為控制、塑造與矯正技術, 並在經濟、政治、法律、教育、軍事、商業等領域得到廣泛應用(精神分析學主要在文學和藝術領域大顯身手)。 行為心理學反映在教育上的重要啟示就是, 教育者要營造安全、健康、有效的刺激環境, 使兒童在不知不覺中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這兩大心理學派對兒童教育做了有益的探索,
Advertisiment
積累了不少經典的案例。 在此向廣大讀者推薦行為心理學在兒童行為習慣上的塑造與矯正方法, 主要基於它在兒童教育上的優越性來考慮。
(1)時間短、見效快。 行為矯正直指患者的不適宜行為, 不需要追尋兒時的記憶, 只需瞭解造成行為出現問題的刺激情境是什麼, 然後直截了當地改善人的成長和生活環境。 如果一種方法無效, 分析之後馬上換另一種, 而且從來不因沒有取得進展而責備患者對所述事實有所隱瞞或者不配合。 一般情況下, 兒童不超過6個月即可建立或改掉一個行為。 而深層心理學僅瞭解兒童生活和情感歷史就需要平均900個小時, 矯正時間則長達一至兩年。 有人說:“兒童不能等待。
Advertisiment
”因此, 行為心理學的原理和技術對促進教育者加快成效是有積極作用的。
(2)對兒童特別有效。 最近30年來, 行為習慣塑造與矯正策略的實施物件從未成年人發展到成年人, 從兒童發展到老人, 從正常人發展到特殊群體, 尤其對幼兒和小學生適用。 孩子越小, 自我教育水準越弱, 對外界環境的依賴就越強, 因此, 創建適合兒童成長的家庭、學校和社會環境, 對青少年的健康成長非常重要, 而這恰恰就是行為心理學直接研究和實踐的物件, 與兒童發展成長的規律相符合。
(3)操作性強。 行為心理學有嚴謹的理論框架和科學的實驗依據, 但其仍然具有很強的務實精神和實用性。 它的每一項技術都程式化, 有明確的運用細則,
Advertisiment
教育者操作起來容易比葫蘆畫瓢, 使用起來簡便、省時。
(4)客觀冷靜。 行為習慣塑造與矯正策略不是直接對兒童說教, 而是根據通過對兒童行為的預測和控制來改變外在環境, 因此教育者比較客觀、冷靜, 不易被主觀情緒左右, 即使對兒童“懲罰”, 也是溫和而不粗暴的。
(5)尊重隱私。 行為心理學觀察兒童外顯的行為表現, 尋找建立可觀察行為的外在環境, 不探求兒童的內部心理活動, 尤其是人生的早期生活經驗, 兒童的隱私得到保護和尊重。 而深層心理學就不一樣, 它對人類行為的泛性論解釋, “戀母情結”、“戀父情結”、“移情”等假設, 還有“白日夢”、“夢的解析” 等理論並不適合所有的文化傳統。 它在與人交談的時候, 注重描述細節、創傷、衝突和困惑, 誘導患者暴露隱私,不讓他產生“抗拒”,這在許多文化背景中是不容易接受的。
當然,任何學科只能揭示真理世界的一部分。令人遺憾的是,很多理論家都野心勃勃,當他窺探到奧妙世界的一角後,就“一竿子捅到底”,試圖建立一個能解釋一切心理現象的原理、公式或者模型,其結果必然要走極端、遭非議。因為任何真理都是相對的,只能在一定的範圍和條件下起作用。行為心理學也是這樣,它在解釋和解決某些問題是有理和有效的,但在某些問題上詮釋能力有限甚至無能為力。從教育應用的角度來說,其局限性主要體現在下面幾個方面:
(1)理論框架有局限。行為心理學的研究對象只有可觀測的外顯活動和行為,無視自我認識等內隱的意識歷程和心理結構;研究目的是預測和控制人的行為,並認為動機、情緒、態度、思維本身就是行為;研究方法只有客觀實證,拋棄主觀內省。這樣,在豐富多彩的人類心理世界裡,行為心理學所揭示的真理必然只是汪洋大海中的一滴水,我們要想認識心靈世界的完整面貌,就必須走進行為心理學,同時又走出行為心理學。
(2)操作技術要求高。行為習慣塑造與矯正技術雖然易學、易懂、易用,但真正使用好了,並不是那麼容易。生搬硬套肯定會出錯,而靈活使用就需要智慧和技巧,智慧和技巧恰恰需要教育者的全盤把握能力,可見,簡單不等於膚淺,要想成為一個高水準的“技術員”,還是要用心學習和實踐的。
(3)有控制和操縱的嫌疑。行為心理學把行為界定為人對刺激產生的反應,這樣,要想改變行為,只要改變環境刺激就行,因而把人看得類似木偶或機器,不考慮人自我感覺的作用,教育者與被教育者之間成了操縱與被操縱的關係,對兒童自由與天性尊重得不夠,把人的本質簡單化了。其實,教育者對兒童有控制和操縱的一面,同時也要尊重兒童的主體性。
對行為心理學有了辯證的認識,我們教育實踐中運用的時候就要把握好“度”。
首先,對行為心理學要有足夠的認識和實踐。行為習慣塑造與矯正策略是卓有成效的研究成果,為教育者提供了一系列的方法和技術,使我們多了一個廣闊的選擇空間。
其次,我們的目的是培養孩子良好的行為習慣,而習慣的養成離不開兒童動機的激發、情緒的疏導、意志的培養、思想意識的提升等,只不過這些重要的知識和技術不屬於本章探討範圍之內。要知道,外顯行為塑造與內隱心理品質培養,對全面發展的教育來說,都是不可或缺的,教育者要學會“兩條腿走路”。

誘導患者暴露隱私,不讓他產生“抗拒”,這在許多文化背景中是不容易接受的。
當然,任何學科只能揭示真理世界的一部分。令人遺憾的是,很多理論家都野心勃勃,當他窺探到奧妙世界的一角後,就“一竿子捅到底”,試圖建立一個能解釋一切心理現象的原理、公式或者模型,其結果必然要走極端、遭非議。因為任何真理都是相對的,只能在一定的範圍和條件下起作用。行為心理學也是這樣,它在解釋和解決某些問題是有理和有效的,但在某些問題上詮釋能力有限甚至無能為力。從教育應用的角度來說,其局限性主要體現在下面幾個方面:
(1)理論框架有局限。行為心理學的研究對象只有可觀測的外顯活動和行為,無視自我認識等內隱的意識歷程和心理結構;研究目的是預測和控制人的行為,並認為動機、情緒、態度、思維本身就是行為;研究方法只有客觀實證,拋棄主觀內省。這樣,在豐富多彩的人類心理世界裡,行為心理學所揭示的真理必然只是汪洋大海中的一滴水,我們要想認識心靈世界的完整面貌,就必須走進行為心理學,同時又走出行為心理學。
(2)操作技術要求高。行為習慣塑造與矯正技術雖然易學、易懂、易用,但真正使用好了,並不是那麼容易。生搬硬套肯定會出錯,而靈活使用就需要智慧和技巧,智慧和技巧恰恰需要教育者的全盤把握能力,可見,簡單不等於膚淺,要想成為一個高水準的“技術員”,還是要用心學習和實踐的。
(3)有控制和操縱的嫌疑。行為心理學把行為界定為人對刺激產生的反應,這樣,要想改變行為,只要改變環境刺激就行,因而把人看得類似木偶或機器,不考慮人自我感覺的作用,教育者與被教育者之間成了操縱與被操縱的關係,對兒童自由與天性尊重得不夠,把人的本質簡單化了。其實,教育者對兒童有控制和操縱的一面,同時也要尊重兒童的主體性。
對行為心理學有了辯證的認識,我們教育實踐中運用的時候就要把握好“度”。
首先,對行為心理學要有足夠的認識和實踐。行為習慣塑造與矯正策略是卓有成效的研究成果,為教育者提供了一系列的方法和技術,使我們多了一個廣闊的選擇空間。
其次,我們的目的是培養孩子良好的行為習慣,而習慣的養成離不開兒童動機的激發、情緒的疏導、意志的培養、思想意識的提升等,只不過這些重要的知識和技術不屬於本章探討範圍之內。要知道,外顯行為塑造與內隱心理品質培養,對全面發展的教育來說,都是不可或缺的,教育者要學會“兩條腿走路”。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