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量健康的標準是什么

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who)曾經制訂關于衡量健康的具體標志:

1、精力充沛, 能從容不迫的應付日常生活和工作。
2、處事樂觀, 態度積極, 樂于承擔責任。
3、善于休息, 睡眠良好。
4、應變能力強, 能適應各種環境條件變化。
5、對一般感冒和傳染病有一定的抵抗力。
6、體重適當, 體型勻稱, 站立時頭、臂、臀比例協調。
7、眼睛明亮, 反應敏稅, 眼瞼不發炎。
8、牙齒清潔, 無缺損, 無疼痛, 齒齦顏色正常, 無出血。
9、頭發有光澤, 無頭屑。
10、肌肉、皮膚富有彈性, 走路輕松。
這個標準是對于大眾來說的, 對于兒童大略也是可以引用。

健康的對立面是疾病。

Advertisiment
由于疾病的原因, 健康會受到不同程序的影響、損害和摧殘。 總體上疾病大致可以分為兩大類:

一、由于外部原因引起的。 比如病毒細菌侵入人體呼吸系統, 體內的免疫細胞抵抗不住了'便發生感冒、上呼吸道感染、肺炎。 各種的傳染病、寄生蟲病等皆屬如此, 是微生物對人體健康入侵和反入侵的現象。 還有一種是外界的化學、物理性因素所造成的, 比如高溫中暑、寒冷凍傷、放射病、高山病、減壓病, 外傷電擊和各種化學物品中毒以及職業性疾病。

二、由于人體內部原因形成的。 人在生長發育和生活過程中, 機體的功能運轉發生病理變化。 它可能是由于活動的負荷量太大、承受時間過長, 也可能是熱量和營養素缺乏, 補充不夠,

Advertisiment
或是過剩, 容納消耗不了, 新陳代謝的廢棄物排泄不凈, 毒性物質分解困難……。

人類和疾病長期的斗爭中, 已經戰勝了一些疾病, 如基本消滅天花、脊髓灰質炎、麻風, 麻疹、白喉、百日咳、流腦、鼠疫和霍亂等已基本上控制, 使其不能形成流行。 但是應該看到, 新的疾病、病毒又在出現, 比如愛滋病。

疾病和健康, 是生命機體運轉中, 生存活動和延續發展在客觀上的矛盾和斗爭。 生命在長期的生存斗爭過程中, 已經形成了許多保護自己的機制。 如免疫系統, 靈活反應和堅韌耐受的能力, 創傷愈合的機制等等。 對有些病癥, 機體自己就有抵抗和康復的能力, 醫藥的投入只是幫助它更快更順利一些痊愈而已。 我們提倡鍛煉身體以增強抗病能力,

Advertisiment
反對弱不禁風地躲在溫室里保養身體, 那是產生不了抵抗力, 注定會失敗的。

大約有十余萬種的微生物、30多萬種植物和我們生活在同一個星球。 它們大多數對人無害, 而且是有好處的。 但是也有不少是對人有害與人為敵的, 躲也很難躲過去。 還有那些自然環境中的風、雨、雷、電、冰、塵、霜、雪, 加上人類社會中發生的環境污染、工業塵毒和暴力外傷, 在現實社會中的貧富不均而導致的衣食住行困難, 人群之間的喜、怒、憂、思、悲、驚、恐等等。

人們想要生活得舒坦順利, 不生疾病, 健康長壽, 并不是很簡單很容易做到的事情啊!聯想到我們的寶寶, 他來到這個世界上還只有幾年或更短的時間, 還不懂得怎樣保護自己, 雖有“初生牛犢不怕虎”說法,

Advertisiment
但在疾病面前他還顯得那么脆弱、嬌嫩, 讓我們對他更多一份的保護和關愛, 期待他健康茁壯的成長吧。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