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被幼稚園拒收 爸媽方知兒子不會說話

爸爸是個網迷, 媽媽是個電視迷, 奶奶平時帶著他, 可又不會講故事, 也不帶他出去玩。 3歲的男孩岳平要上幼稚園了, 可連續4次遭到幼稚園的拒絕, 媽媽陳女士才反應過來, 這孩子和小時候不一樣了, 不僅不合群, 還喜歡動手打人, 最重要的是, 連爸爸媽媽也不會喊了。
平平3歲不會說話 媽媽竟不知道
幼稚園拒收事件讓陳女士有點訝異, 她並不是驚訝孩子的不會說話, 而是驚訝自己竟然不知道孩子不會說話:
兒子不愛說話的毛病我也知道, 但只是覺得他不愛說話, 沒想到變成了“不會說話”。 要不是老師給我說,

Advertisiment
我還以為娃娃很正常。
孩子在1歲多的時候還挺愛表現自己的, 經常嘰嘰喳喳的說些什麼, 也老愛抱著我“媽媽媽媽”地喊, 可是自從我外出工作, 把孩子交給婆婆帶以後, 孩子就漸漸變得沉默起來。
我是做銷售的, 老公是做外貿的, 我們很忙, 太累了。 回家偶爾還會逗逗兒子, 可他從來都不理我, 婆婆說現在孩子還小, 因為沒有爸爸媽媽帶, 怕生, 等大點就好了。 所以每次兒子不和我交流, 也都沒太在意, 以為慢慢就會好的。
慢慢的, 陳女士養成了飯後就看電視的習慣。 逗孩子, 那是婆婆的事情。
今年春節, 陳女士抱著平平回老家, 一大家子人逗了孩子好久, 孩子都沒開口說過話, 陳女士以為孩子怕生, 也就懶得再陪兒子玩了,
Advertisiment
轉戰去麻將桌。
爸爸每天回家只是吃飯、玩電腦
不知道寶寶不會說話的還有平平的父親岳先生。
聽陳女士說, 老公是個十足的電腦迷, 每天下班回家只做兩件事, 一是吃飯, 二是玩電腦。
“我有時候還抱一下娃兒, 他連娃兒都沒管過。 ”陳女士說, 電視劇演完了, 老公的遊戲打完了, 孩子也都睡了, 每天早上他們起床上班時, 孩子都還在睡夢中, “缺乏”機會和孩子交流。
奶奶很嚴謹:不能說車車, 要說摩托車
平平的奶奶是個很嚴謹的老人, 一般看見摩托車, 父母都會教孩子:車車。 但平平的奶奶卻不這樣認為, 她覺得孩子認物的時候就一定要學會區分, 所以她總是教平平摩托車就得說摩托車, 不能說“車車”, 這些成年人運用的語言對一個小孩子來說難度較大,
Advertisiment
久而久之, 平平也不愛說了。 陳女士說, 老人有自己的教育方式, 她也沒有干涉過, “現在想起來很後悔”。 婆婆平時也不帶孫子出去玩, 平平總是獨自呆在家裡耍玩具, 時間長了, 他漸漸變得封閉起來, “這就是他動手打人不合群的原因”。
孩子沒有父母的關愛, 就會將自己封閉起來
昨天, 在兒童醫院康復中心, 遊戲中的平平只會一個單一的動作, 就是抓起沙子往上拋。 任憑心理諮詢師和媽媽怎麼呼喚就是不說話, 嘴裡只發出“啊”的聲音。
心理科余文玉說, 讓兒童常常獨自一人玩耍, 失去許多體驗的自發需求, 這是目前情感、行為、人格障礙兒童逐漸增多的原因:
平平1歲多的時候還能喊爸爸媽媽,
Advertisiment
到3歲反而不會了, 正是因為缺乏語言環境的培養, 導致語言功能退化。 孩子沒有父母的關愛, 不愉快就會將自己封閉起來。 若不進行治療, 平平很可能發展為自閉症。
現在, 經過三次“沙盤遊戲”治療, 平平已經能喊出“奶奶”、“媽媽”等字眼了。 “孩子在1歲後是很重要的語言發育時期, 家長要多與孩子交流和玩耍啊。 ”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