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多數家庭裡, 即使夫妻感情很好, 也存在著玩笑式的對孩子感情上的爭奪。 尤其是母親們, 普遍比她們的丈夫更喜歡孩子們的依戀, 更喜歡孩子用初諳世事的語言說出對母親的偏向。 孩子環抱著母親的脖子, 奶聲奶氣地對母親撒嬌, 母親也就放下手中的一切來迎合他。 常聽到年輕媽媽滿臉驕傲地抱怨道:“我兒子自小粘我, 跟他爸爸倒是敬而遠之。 星期天也不跟他爸爸回奶奶家, 只跟姥姥和小姨親。 ”就這樣無意間使孩子的戀母情結受到鼓勵, 甚至加劇了大中城市裡普遍存在的“小家庭親情關係向母性群體傾斜”的趨勢。
Advertisiment
兒童疏遠父親的“後遺症”將在孩子的成長中顯露出來, 這種後果對孩子性格影響往往觸目驚心。 某位感情敏感的女作家, 所寫文章多為風花雪月類, 她的多愁善感和迎風灑淚的癖好, 也傳染給了與之形影相隨的兒子。 兒子6歲, 不敢走夜路, 關了燈不敢入睡, 喜歡穿花衣服。 為著保持衣裳乾淨, 他不喜歡“野小子”們的遊戲:爬樹、堆沙、玩泥巴……女作家發現她兒子從不闖禍從不踢球, “像個女孩子一樣乖”。 幾年後, 女作家終於發愁了, 她說: “他的身體倒像個虎頭虎腦的小男孩, 但是他的身體發育和他的性情多不相稱啊!”女作家終於意識到,
Advertisiment
父親的教育方式與母親截然不同。 一些剛入學的兒童替遍反映, 每次考試結束後, 母親關心的往往是分數, 是孩子在班裡的名次;父親關心的則是孩子的考試水準有沒有受到緊張心理的影響。 孩子考得不理想時, 母親常見的反應是要孩子減少遊戲時間, 將精力更多地投入到功課上;父親則建議孩子暫時通過遊戲和遠足來釋放自己的沮喪心理。 後一種建議往往摸准了孩子在功課高壓下孤獨的心理, 從而使孩子第一次萌生了與父親接近的自覺性。
Advertisiment
事實證明, 三歲到九歲的兒童, 已逐步認識到:“媽媽好, 爸爸也好’的真正內涵。 父親做兒女們的“最高統帥”時, 他所宣導的遊戲方式亦明顯有別于母親。 一位六歲的女孩過生日那天, 父親贈與的禮物是一柄放大鏡。 父親教她用這柄放大鏡去觀察蕨類植物的“孢子”。 父親用十分生動的“兒童語言”告訴女兒:“這種植物正在生娃娃呢, 它們的娃娃被風帶到陰濕的地方, 就會長得綠茸茸的。 ”父親一般不喜歡講童話, 與他接近的孩子將來很可能不會幻想自己當明星、當演員, 但他也許會成為卓有見地的科學工作者。 通過父親的指點, 兒童在他們司空見慣的事物上可能發現新天地。
此外,
Advertisiment
與父親相處的好處有些非功利性的, 當然也是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 一位八歲的小男孩每天清晨跟父親長跑, 他們住在近郊新村。 早震一面享受鮮潔的空氣, 一面默默地跑著。 父親沖了一段後做一陣“原地跑”, 默默地看兒子超過自己, 消失在樹林中。 爾後父親再邁開大步追兒子……這位兒子長大後在作文裡寫道:“父親擅于在平淡無奇的長跑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