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1
我家小米現在2歲2個月, 最近帶她出去公園玩, 發現了一個現象:別人拿了她的玩具, 她即使正玩得很開心, 也根本沒有異議。
她這樣習慣“吃虧”, 以後會不會被人欺負啊?
案例2
我兒子快讀小學了, 性格安靜, 不喜與人爭執, 經常被人欺負。 幼稚園還好, 老師看得嚴;我擔心上小學後, 沒有老師盯著怎麼辦?教過他還手, 可他總是做不到。
每個孩子都是家裡的寶。 對家長來說, 最難接受就是自己孩子受委屈、受欺負。 可真的冷靜下來分析, 你就會發現:孩子間的許多“案情”, 其實並沒有那麼嚴重。
可能只是家長的感受,Advertisiment
很多小孩子, 尤其是低幼年齡的孩子, 還沒有建立起清晰的物權觀。 他們還分不清哪些是自己的, 哪些是別人的, 所以有時會把自己的任何東西都送給別人, 也會把別人的任何東西當作自己的。
大一些的孩子呢, 初步建立了物權觀, 但不會從物品的價格去考慮。 在孩子們的眼中, 一架價格幾百元的遙控飛機和一顆路邊撿來的彩色玻璃珠是一樣的, 只要喜歡, 他會用遙控飛機去換玻璃珠。
這並不是孩子有問題, 而是他們的價值取向跟成人不一樣, 他們追求的是愉快、開心, 不計較得失和利益。 這是孩子的特性, 是他們的階段性特點。 家長不必過於緊張, 更不能動輒上升為“吃虧”“被欺負”。
如果真要引導的話,
Advertisiment
你有義務讓孩子知道, 可以和朋友分享他的物品, 但對方應該先徵求他的意見——就像他想玩別人的東西, 要征得別人的同意一樣。
可能只是暫時的, 並非以傷害對方為目的孩子的世界非常簡單。 可以說, 學齡前孩子的“欺負”行為大多是大人定義的;真正的欺負行為, 一般要到中學階段才會發生。 也就是說,
Advertisiment
有些孩子比較調皮, 喜歡以打鬧的方式玩耍, 可他們控制自己的能力有限, 不知道力量的輕重, 有時容易用力過猛, 結果造成對方身體受傷害。
有些孩子語言表達不是很好, 難以清晰地述說自己的需要, 情急之下, 就容易本能地用肢體去表達意圖。
有些孩子可能因為和夥伴間發生了一些小小的不愉快而大打出手。 雖然是攻擊行為, 但這並非他的本意, 他是為了發洩自己不滿的情緒。
當然, 也有的孩子挨了批評, 情緒不佳, 有時會為了轉嫁不良情緒而攻擊其他同伴。
不管是哪一種情況, 目的都不是為了傷害對方, 或者以欺負對方為樂。
Advertisiment
家長若因為心疼孩子, 而將對方定型為“欺負者”, 將自己的孩子定型為“被欺負者”, 不僅容易惡化孩子間的關係, 影響孩子交友, 甚至還可能真的讓孩子以為自己軟弱, 從而默默接受被人欺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