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補課的惡果是消耗學習熱情

花錢補課

從小學五年級起, 韓先生的女兒就開始補課, 以後再未中斷過。 這幾年裡, 寒暑假自不必說, 有時還在學期內, 與學校的授課同步進行。 那些雨雪風霜嚴冬酷暑的日子, 不堪回首。 韓先生並不心疼錢, 儘管它比學費昂貴。 作為家長, 於心不忍的, 是孩子的辛苦。 韓先生女兒補課的屋子, 有時就是不到十平米的樓房, 二十多個孩子塞進去後, 連張桌子都放不下, 房主還不讓使用廁所。 女兒和許多孩子都中過暑。 就物質條件而言, 那是名副其實的“魔鬼訓練營”。

韓先生以切身經歷感觸:補課的最大惡果是消耗孩子們的學習熱情,

Advertisiment
讓他們本來就已厭學的情緒雪上加霜。 以韓先生多年的近身觀察, 多數孩子投身補課的動力, 並非學習。 在校已被擠壓一空的學習積極性, 最終在補習班裡蕩然無存。

九歲孩子樂樂的母親認為:如果不讓孩子上補課班, 孩子假期去哪兒?她不放心讓三年級的女兒單獨在家, 所以每年都讓她參加這樣那樣的培訓班。 今年假期, 她一個多月前就為女兒報了個“奧數班”, 身邊的同事中也有不少人這樣做。

至於假期補課, 家長仍在攀比。 某一知名度很高的中學政教處主任說, 剛一傳出學校假期放早一點兒、時間長一點兒的資訊, 立刻有家長找到學校:“人家學校都沒有放那麼長時間, 你們為什麼要放那麼長時間?孩子閑著也是閑著,

Advertisiment
請家教費用太高, 我們希望孩子在學校補課。 ”還有的家長擔心把孩子放到家裡, 孩子整天只知道看電視、上網, 學習受到影響, 也希望假期放短一點兒。 反映的人太多了, 學校只好把時間改了。

對家長來說, 補課的動機是給孩子吃“小灶”, 慢慢地演變成了吃補藥。 可問題是, 世上沒有有效的補藥!補課就是家長花錢買個心理平衡。 對孩子來說, 補課是花錢買一種強制。 那些長年累月的補課, 就是時間的重複, 記憶的研磨。 補課是對學生的態度與能力的一種劃分, 那些學習上有主動性的孩子不用補課;補課的要求多出自學習上的懶漢。 誠然, “補課依賴症”的患者不是壞學生, 但多為不會學習者!

Advertisiment

在某社區裡, 有一位名校教師, 他的家裡每天上午都有十幾個十多歲的孩子團團圍坐, 大聲朗讀著英語。 有個叫王勇的孩子, 開學就要上初一, 他的父母聽說這位老師教得不錯, 馬上托人給他報了名, 於是王勇每週都要轉兩次車趕到補課老師家。

年近七旬的張老師從民辦學校退下來後一直在家辦班, 專攻小學數學, 每天每節課50元, 進門就發一張卷子, 做完再點評。 找他的人實在太多, 這些學生都是兒女單位同事的孩子, 張老師都是在幾次打招呼實在推不過去才收下的。

理性地反思補課, 家長在這方面的動機與效果實際是嚴重脫節的。 我們能夠想到補課的種種壞處, 但沒有誰能意識到, 正是我們家長掏錢呵護了孩子的學習惰性!這類被動型學生通過補課強化的被動學習,

Advertisiment
其後果一上大學則立即顯現:沒有老師領著, 他們就不會學習!

事實上, 由於升學的壓力, 一些家長把節假日補課當做提高成績的良方:還沒等放假, 就早早為孩子找好了各種補課班, 不考慮孩子的意見和情緒, 採取各種手段讓孩子去上輔導班, 其結果可想而知。

首先, 不是所有的孩子都願意補課。 一學期緊張忙碌的學習後, 學生們的身心都很疲憊, 假期是難得的休整時機, 不少孩子也給自己的假期做了“巧安排”。 如果家長不顧孩子的熱情, 非要讓他們把大量的時間花費在補課上, 孩子的情緒受影響不說, 也不會收到任何效果。 對下學期的學習也是有害無益,

Advertisiment
還會讓孩子產生厭學情緒。

其次, 不是所有的孩子都適合補課。 對自學能力強、學習優秀的孩子, 完全可以相信他們不會虛度假期;孩子的成績不好, 很多是由於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沒有培養起對學習的興趣, 所以更不能不問原因, 一補了之。

即使是學習上有漏洞, 確實需要利用假期補一補的孩子, 也要加強針對性。 某位家長一個假期就給兒子報了三個補課班, 由於補課班授課進度太快, 不但孩子的學習成績沒有提高, 反而對學習喪失了興趣, 家長花了冤枉錢, 卻沒有達到理想目的。

假期難得, 家長不如與孩子一起制訂出一份假期計畫, 除了每天溫習功課外, 還可以讓孩子做做家務, 鍛煉動手能力, 培養勞動習慣;或出門旅遊, 放鬆心情,開闊視野;或讀一些好書,拓寬知識面,陶冶情操……總之,要讓孩子成為假期真正的主人,每個孩子都有權利更有必要選擇自己最喜歡、最適合的方式度過,畢竟分數不是衡量學生素質的唯一標準。作為家長,首先要尊重孩子,相信孩子,當孩子真的有需要時再補也不遲。千萬不要一味地跟風,否則不但累了大人,也累了孩子,再花了冤枉錢,那可真不值得了。

放鬆心情,開闊視野;或讀一些好書,拓寬知識面,陶冶情操……總之,要讓孩子成為假期真正的主人,每個孩子都有權利更有必要選擇自己最喜歡、最適合的方式度過,畢竟分數不是衡量學生素質的唯一標準。作為家長,首先要尊重孩子,相信孩子,當孩子真的有需要時再補也不遲。千萬不要一味地跟風,否則不但累了大人,也累了孩子,再花了冤枉錢,那可真不值得了。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