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分娩期>產前準備>正文

補鈣太多會造成分娩難?

解準媽媽補鈣之謎

準媽媽缺鈣, 對自身健康和胎兒都有著不小的危害, 下面讓我們一起揭開準媽媽缺鈣后的謎底。

準媽媽缺鈣抽筋又掉牙

鈣是維持神經功能及肌肉伸縮力所必需的, 正常人血清鈣濃度約為9~11毫克/100毫升, 低于7~7。 7毫克/100毫升時, 即可導致神經肌肉應激性增高, 而發生小腿抽筋。

如果準媽媽缺鈣, 就有可能出現鈣代謝平衡失調。 最近美國休斯敦醫學中心和耶魯大學的專家對一組健康婦女在妊娠各期的鈣代謝進行全面研究表明, 整個妊娠期中, 具有生物活性的維生素D增高, 24小時尿鈣排出量亦高,

Advertisiment
鈣耐量試驗也顯示血鈣和尿鈣反應增高。 鈣平衡試驗表明, 準媽媽只有每日攝入 l。 5克鈣, 才能達到平衡。

胎兒所需要的鈣通過準媽媽獲得, 即使準媽媽缺鈣, 胎兒仍然要從準媽媽吸收一定量的鈣, 準媽媽缺鈣若沒能得到及時補充, 嚴重時準媽媽骨骼和牙齒就會疏松, 引起腰痛、腿痛、手足抽搐及牙齒脫落等, 更嚴重時可導致骨質軟化癥, 骨盆變形, 造成難產。

胎兒缺鈣得先天性佝僂病

胎兒得不到足夠的鈣, 很容易發生新生兒先天性喉軟骨軟化病, 當新生兒吸氣時, 先天性的軟骨卷曲并與喉頭接觸, 很易阻塞喉的入口處, 并產生鼾聲, 這對新生兒健康是十分不利的。 更為重要的是, 胎兒攝鈣不足, 出生后還極易患顱骨軟化、方顱、前囟門閉合異常、肋骨串珠、雞胸或漏斗腦等佝僂病。

Advertisiment

補鈣過程中的疑惑

準媽媽不清楚如何正確補鈣, 在補鈣過程中常有些疑惑和誤區, 如補鈣太多會不會導致難產?補鈣越多越好, 以鈣片為主要補鈣源泉。

補鈣太多會不會分娩難?

這種擔心是不必要的, 孕期補鈣絕不會導致胎兒骨骼過硬而給分娩造成困難。

對胎兒而言, 胎頭是胎體最大的部位, 其顱骨由額骨、顳骨、頂骨各兩塊及枕骨構成, 骨與骨之間有顱縫聯接, 而顱縫與囟門間均有軟組織遮蓋, 故胎頭具有可塑性, 在分娩過程中, 顱縫輕度重疊使頭顱徑線縮小, 胎頭便于娩出。

除非是巨大兒或骨盆狹窄或胎位異常等會使分娩發生困難, 如果產力、胎兒、產道三方面均正常且能相互適應,

Advertisiment
則分娩可順利進行。

補鈣必須吃鈣片嗎?

孕期補鈣, 主要是為了滿足胎兒生長發育和準媽媽各器官功能狀況和物質代謝變化的需要。 專家們指出, 經食物吸收的鈣足以滿足準媽媽和胎兒的需要, 只要準媽媽多吃些含鈣豐富的食物, 不必再額外大量吃鈣片等鈣制劑。

根據中國營養學會制定的鈣供應量標準, 妊娠中期鈣供給量為1000毫克/日, 妊娠晚期為1500毫克/日, 胎兒鈣需要量為400~500毫克/日, 至妊娠末期胎兒體內含鈣約25克左右, 其鈣的來源主要靠準媽媽攝入食物所供給, 當滿足需要時, 多余部分可通過尿液排出。

食物補鈣安全可靠

食補是一條最為可靠、有效的補鈣途徑。

準媽媽補鈣首先宜從食物中獲取,

Advertisiment
從第5個孕月起, 準媽媽必須每天喝250毫升的牛奶、配方奶或酸奶, 同時注意攝取含鈣較多且易吸收的食物:小魚、蝦米皮、芝麻醬、豆腐、海帶等。

補鈣的促進劑

維生素D可幫助鈣的吸收, 故在膳食中要適當增加富含維生索D的食物, 如奶油、蛋黃、動物肝臟等。

另外, 準媽媽應多進行戶外活動, 有意安排自己多曬太陽, 以保證有足夠的陽光照射, 特別是冬春季懷孕的媽咪, 以使自己的皮膚產生吸收鈣所需的維生素D。

鈣吸收的克星

鈣易與食品中的植酸、草酸結合, 形成不溶性鈣鹽, 致使鈣不能充分吸收利用, 因此, 含植酸、草酸豐富的食物如菠菜、竹筍、蒲菜、燕麥等, 不宜與含鈣豐富的食物共烹。

安全提示:不放棄使用鈣片

Advertisiment

如果食物補充不能滿足鈣需求, 一定要考慮服用鈣劑。 特別是有缺鈣癥狀的準媽媽, 懷孕4個月后在醫生指導下每天服用鈣劑, 以腸道吸收率高、服用方便、價格低廉的鈣劑為好, 直至第9個孕月。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