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補陰藥粥——山茱萸粥

山茱萸
【出處】《遵生八箋》
【組成】山茱萸5克, 蜂蜜2匙, 大米100克。
【制法】將山茱萸肉與大米加水煮粥, 臨熟時加入蜂蜜。
【服法】空腹服, 日1~2次。
【功用】補肝益腎, 斂汗。
【主治】陰虛, 自汗, 盜汗, 身體瘦弱, 小便頻數, 遺尿, 頭暈耳鳴, 行遲。
【按語】①凡脾胃虛弱、氣滯痰多、脘腹脹痛、食飲不消、食少便溏, 素有濕熱、小溲淋澀及外感時疫者忌用。 ②揀盡果核及雜質。
【文獻資料】
1.《遵生八箋飲饌服食箋粥糜類》:山茱萸粥, 作面亦可。 采去皮, 搗研為泥粉。 每用一盞, 入蜜二匙, 同炒令凝, 揉同粥搗食。
2.《藥品化義》:山茱萸, 滋陰益血, 主治目昏耳鳴, 口苦舌干, 面青色脫,
Advertisiment
扦出振寒, 為補肝膽良品。
3.《醫學衷中參西錄》:山茱萸, 大能收斂元氣, 振作精神, 固澀之中兼具條暢之性, 故又通利九竅, 流通血脈, 治肝虛脅痛腰痛, 肝虛內風萌動, 且斂正氣而不斂邪氣, 與其他酸斂之藥不同。
按:《粥譜粥品五植藥類》山萸肉粥, 云溫肝, 益氣, 秘精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