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要不要提早教孩子認字?

在新浪的親子博客裡, 曾經因為我回答某個網友問題的一篇文章, 引起了激烈的討論。

朗 朗 我看到你在最近的文章裡寫到這麼一句話――“4歲以前的××(某早教光碟)由於有過早教認字等內容, 所以沒訂”, 能告訴我是什麼原因不能讓孩子過早識字嗎?盼複!

友 童 首先, 關於到底要不要孩子過早認字, 目前的看法是不一致的, 通過一些做法, 確實能夠讓孩子提前學會認字。 但是, 從長遠來講, 從孩子的全面發展來講, 提早的智力學習(比如認字), 我認為是對孩子不利的。

孩子在0~6歲這個階段的發展, 是從具體到抽象、從感性到理性的一個過程。

Advertisiment
在學習認字、數學這些抽象知識之前, 孩子需要有大量的直接經驗, 當具體的感知豐富到一定程度, 孩子自然而然會對抽象知識發生興趣, 那個時候, 孩子在思維方面已經做好了準備, 此時的學習, 除了水到渠成之外, 其實也是建立孩子的思維模式和自主學習能力的過程。

好好在3歲多的時候, 有一個階段特別喜歡看各種標誌圖, 道路上的交通標誌、商場或電梯裡的警示標誌等等, 後來很多標誌圖她不用我講就能看懂, 理解得比我還快還準確。 這是那個階段孩子非常正常的一種表現, 在經歷對圖畫的充分感知之後, 再自然上升到對抽象符號(文字、數位等)的理解和認知。

此外, 孩子在嬰幼兒期需要同時發展很多能力,

Advertisiment
比如運動、情緒、感知、觀察、審美等等, 這些對孩子今後的發展都是同等重要的, 如果過早地強調某方面的培養, 孩子在其他方面的能力就多多少少會受到損害。 有些家長認為, 除了教孩子認字, 也為孩子提供了其他的環境, 不會有影響;其實, 一旦打破孩子正常發展的規律, 過早讓孩子學習抽象知識, 孩子自主發展和認知的能力就受到阻礙了。 比如孩子過早學認字, 其實是一個不當喚醒, 此時的孩子往往就會忽略對具體事物和圖畫的興趣, 不由自主地去關注文字。 比如出門在外首先看到文字, 而忽略了對其他事物的觀察和認知。

再比如看繪本(圖畫書), 孩子如果更關注文字, 會忽略了對那些美好圖畫的感受。

Advertisiment
繪本的價值除了故事本身, 最重要的就是那些經過繪本創作者長期積累創造出的圖畫。 處在感性發展階段的小孩子, 本來就是對圖畫非常有興趣的, 繪本是孩子美術教育的一個很重要的手段, 但是當孩子認字以後, 他看書時, 總是首先去看文字(和成人一樣), 對畫面的感受就弱了很多。

我認為, 在孩子早期發展的階段, 父母最需要做的, 不是提早把那些抽象知識灌輸給孩子, 而是順其自然地讓孩子用自己的方式去認識世界, 當孩子經歷了由具體到抽象的過程之後, 適時激發起孩子的求知欲, 然後再鼓勵並告訴孩子他想知道的知識。 (有人可能對我前面用灌輸這個詞有意見, 說是孩子自己願意學認字的,

Advertisiment
沒有灌輸。 其實“灌輸”的意思除了教給孩子, 提供相應的環境也是一樣, 比如從孩子出生起就在牆上貼滿文字的做法, 我認為是不可取的。 )

在“要不要提早教孩子認字”話題的討論中, 我看到最多的觀點是“順其自然”, 但是, 怎麼順其自然呢?當看到小嬰兒對漢字關注時, 就認為孩子到了該學認字的時候了, 就開始給他看字卡, 甚至閃卡, 這就是順其自然了嗎?我們有沒有真正瞭解孩子的需要呢?我們真的給孩子提供了他需要的環境嗎?

有專家說得好, 父母其實不需要瞭解孩子的發展規律, 只要以平和的心態陪伴孩子成長, 孩子對什麼感興趣就告訴他, 想看字就和他玩個字的遊戲也無妨, 不刻意、不灌輸――當然,

Advertisiment
這是最理想的境界。 可是在如今這個資訊爆炸的社會, 各類觀點滿天飛, 加上教育也高度市場化, 很多宣傳性的內容並不客觀, 媽媽們身在其中, 要想保持一顆平常心, 說實話, 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那麼, 出路是什麼呢?如果想真正地順其自然, 還是要學習和瞭解兒童早期發展的普遍規律, 在這個基礎上再去順應自家孩子的個體發展。 孩子有自己的學習方式, 我們首先要相信孩子, 我們的孩子不會因為比別人少學幾個字就落後, 我們需要做的, 是為孩子提供他真正需要的環境, 滿足和保護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孩子從一出生, 其實就開始了自主學習, 保護孩子這種主動求知、主動思考的本能, 比什麼都重要, 這才是孩子今後學習的堅實基礎。

這才是孩子今後學習的堅實基礎。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