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自我意識的形成時期是幼兒時候, 父母的嘮叨打罵會讓孩子失去自尊心。 如果挫傷孩子的自尊心, 孩子就會失去前進的動力和勇氣, 從而帶來不良的後果, 而且自尊心的重建卻是一個困難的過程。 自尊心是孩子健康向上的內在動力。 此期, 父母要保護好孩子的自尊心, 這是孩子健康成長的重要心理因素。
美國軍方招募了一批紀律散漫、不聽指揮的人到前線打仗, 當局請來心理學家幫助管理這些人。 心理學家要求這些人每個月都給家人寫一封信, 信的內容由心理學家擬好, 告訴親人他們在前線如何勇敢,
Advertisiment
半年之後, 這些人竟都變了樣, 變得像信中所說的那樣勇敢和守紀律。 是什麼力量使他們變“好”了呢?就是那良好願望的暗示作用。 大人都如此, 又何況孩子!所以, 父母在教育孩子時, 首先要看到孩子的好行為, 看到他的長處和進步, 哪怕是微小的進步, 都要給予鼓勵, 然後再提出更高一些的要求, 讓孩子感到父母對他是信任中含有期待。
很多父母眼中, 孩子天生就該是聽話的, 因而對他們的好行為總是視而不見, 而對他們的一些不良行為卻格外注意, 甚至逢人便講, 殊不知, 這樣做只會使孩子的不良行為更加根深蒂固。 不要沒完沒了地嘮叨孩子的壞行為、壞習慣, 否則, “壞孩子”可能就誕生在家長的言語之中。
Advertisiment
母親經常當著孩子的面對別人說:“這孩子只愛聽故事, 不愛講故事;愛亂畫, 不愛寫字;膽子大得誰都不怕……”結果, 孩子上學後, 不願回答老師的提問, 愛自己亂畫不願寫字, 並常常不顧老師的勸阻和批評破壞紀律。 老師和家長都以為他是個弱智兒童, 可智力測驗的結果卻是“智力正常”, 最後經專家鑒定, 才知道孩子患了“誘導性智愚症”, 其病因就來自他母親那經常性的口頭強化。
父母對孩子的不良行為, 要明確告訴他這是不對的, 否則, 由於孩子的判斷能力差, 你嘮嘮叨叨, 他還以為你是在表揚他, 會更加“我行我素”。 再則, 要讓孩子學習自我競賽、自我比較, 認識到自己的進步, 比如在客人面前,
Advertisiment
自尊心是孩子健康成長的重要保證, 父母對孩子說得每一句話、做得每一個舉動, 都有可能深深地影響孩子的心理健康。 父母愛惜孩子要瞭解他的心理, 多給予孩子鼓勵, 保護孩子的自尊心, 在細微處下工夫。 孩子的心靈是非常脆弱而敏銳的, 需要成人的細心呵護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