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性別的分化, 男性胎兒和女性胎兒的大腦也開始以不同方式發育。 在下丘腦、激素中心以及前腦和中腦的“中轉站”部位可以看出明顯的不同。 這裡控制著大量的身體機能, 如性覺醒、饑餓感、乾渴感、對於冷熱的感知和應急反應。 一組針頭大小的細胞, 也即所謂的“下丘腦區第三間隙核”, 被認為是控制性☆禁☆欲望的。 當男孩和女孩還處在嬰兒期時, 這組細胞的大小是相同的;但男孩到了10歲時, 這組細胞開始成長, 而且, 男孩進入青春期後該部位的神經細胞是女孩的2.5倍。
關於男性和女性大腦差異, 最易引發爭論的是連接左右半腦之間的神經纖維束數量的差異。
Advertisiment
也有研究表明女孩的左半腦發育速度要比男孩快, 也正因為如此, 男孩學習說話的時間通常比女孩晚。 負責空間和視覺方面感知的右半腦則會在女孩身上發育得較晚, 這也是女孩的空間方位感比較差的原因。
即使是在懷孕期間, 女嬰的身體骨骼發育也要比男嬰提前3周。 在出生時, 女嬰在身體發育上已經比男嬰提前4~6周了。 而在青春期, 大部分女孩比她們的男性同學在身心發育上至少提前兩年,
Advertisiment
先天差異
男孩出生所需的時間要比女孩平均長一個半小時, 這已經形成規律, 也許是因為男孩的平均體重比女孩重5%。 如果一個女嬰看起來比較開心, 可能是由於她出生的過程比較順暢, 沒有經歷多少痛苦。 據估計, 1987年, 芬蘭新生男嬰的出生危險在阿普加評分上要比女孩高20%。 (阿普加評分是由美國醫生維吉尼亞·阿普加發明的一項指標, 它包括一系列新生兒的重要資訊:呼吸、脈搏、膚色、外表、反應。 )在早產兒中, 女嬰出現精神障礙、感染疾病或發生其他事故的概率要比男嬰低。 而且, 女嬰的父母比較幸運的是:女嬰比男嬰更健壯、更有活力。 究其原因, 我們只能從已知的對男女嬰兒身體狀態產生影響的因素來進行推測,
Advertisiment
也許女嬰出生後對外界環境的適應性更好, 並且與親人進行眼神交流的時間較長, 這些都可能是女嬰身體抵抗力更強的原因。 同時, 女嬰對噪音的反應和對房間裡其他人的反應會更強烈, 她們哭得比男嬰少, 並且更容易平靜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