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其他>正文

要從小強調孩子性別差異

把寶寶從幼兒園接回來, 我忙著去做飯, 讓寶寶自己去廁所小尿盆尿尿。

去客廳取東西時, 看到寶寶站在小尿盆前面, 將褲子褪到腳脖子處, 兩只小手捏著小肚子下面的肉, 肚子往前挺著, 就那么嘩嘩地尿了。 那尿一滴也沒怎么浪費, 全流到褲子上了。

過去把孩子抱開, 問她:“寶寶怎么站著尿呀?不是應該坐著嗎?”

寶寶說:“幼兒園里浩浩(男孩子)就站著尿。 ”

我邊給寶寶換褲子邊跟她解釋:“浩浩是男孩兒, 寶寶是女孩兒。 ”

寶寶說“不對, 我也是男孩兒。 ”

我說:“不是, 男孩兒有小雞雞, 寶寶沒有, 寶寶是女孩兒。 媽媽也是女孩兒(老女孩兒),

Advertisiment
你看媽媽也坐著。 咱們女孩兒要坐著或者蹲著尿尿;爸爸和浩浩是男孩兒(誰見過三十六歲的男孩兒), 他們才站著尿呢。 ”

寶寶又問:“那月姐姐呢?”

我說:“月姐姐是女孩兒, 姐姐妹妹都是女孩兒, 咱們女孩兒尿尿要坐著或蹲著, 哥哥弟弟是男孩兒, 他們站著尿, 記住了嗎?”

寶寶點點頭, 說:“寶寶是女孩兒, 不能站著尿, 爸爸是男孩兒, 才能站著尿呢。 ”

看多聰明, 一說就明白。

現在家里都是一個孩子, 我們的幾個朋友家又恰好都是女孩子, 孩子她爸爸平時又極注意在孩子面前保護自己的隱私, 所以寶寶一直沒注意到男孩兒與自己不同的問題。 寶寶幼兒園的廁所是男女小朋友共用的, 這不, 上幼兒園沒兩天她就發現男孩和女孩的不同了。

Advertisiment
看來男女小朋友合用一個廁所也是有一定道理的。

孩子的模仿是種學習, 家長要及時向她解釋, 讓她能正確地認識到自己的性別, 并簡單了解男女小朋友的區別。

日常生活中有意識地用一些能幫寶寶確認自己性別的字眼, 如:用“你真是媽媽的好女兒(兒子)”來代替“你真是媽媽的好孩子、好寶寶”之類的中性詞。 向朋友們介紹她時, 可以用“這是我的女兒(兒子)××”來代替“這是我的孩子××”;路上看到男孩子時, 可以跟寶寶說:“你看那個小男孩兒多帥!”看到女孩子, 可以跟寶寶說:“你看那個姐姐長得多漂亮!”平常孩子的穿著打扮、日常用品上也根據性別的不同有所區分。 這樣就能幫助孩子正確地認識自己的性別。

Advertisiment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