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要知道 沖嬰兒奶粉的九大誤區

沖奶粉也是一個技術活, 是所有爹媽的育兒入門課程, 不要以為沖奶粉就是簡單的奶粉和水混合溶解, 很多時候就是一些小細節上的問題才會導致出現錯誤, 所以爸媽們要細心照料盡可能地避免以下這9個誤區。

第1個誤區 先加奶粉後加水

正確的沖調次序應該是根據奶粉罐上標注的沖調比例(如180ml/6勺), 先往奶瓶中加入定量溫水(水溫40度), 後量取6勺奶粉加入奶瓶中。 嬰兒奶粉不能將奶粉倒入杯中再加水衝開。 一是為保證沖調濃度精准, 先加奶粉後加水至180ml, 實際水量會少於180ml, 奶粉就偏濃, 不利於寶寶消化;二是保證奶粉溶解均勻,

Advertisiment
避免結團。

第2個誤區 奶粉亂加無定量

按奶粉罐上標注的沖調比例進行量取, 量取時每勺都應是平勺。 喂哺指南上寫的勺數, 均指平勺奶粉, 以此保證沖調濃度的精准, 而非隨意的滿勺或半勺, 避免奶液太濃或太稀。 因此, 大部分奶粉灌口處特設有刮口, 需要每勺出多餘的奶粉刮走。

第3個誤區 量出來多餘的奶粉倒回去

奶粉不能再倒回去, 不可迴圈利用, 不衛生。 奶粉勺直接與手接觸, 量取完奶粉後要放回罐中, 因此, 請爸爸媽媽們切記沖調前要把手徹徹底底洗乾淨。

第4個誤區 用純淨水沖奶粉

沖奶粉最好選用煮沸冷卻後的自來水, 即白開水。 純淨水和礦泉水都不適合沖奶粉。

桶裝水一般是純淨水(含蒸餾水)或礦泉水,

Advertisiment
不要以為乾淨就用來沖奶粉。 純淨水出去了各種常量元素和大部分的微量元素, 長期飲用反而會導致營養素攝入不足;而礦泉水則恰恰相反, 無論成人或幼兒, 長期飲用都可能造成體內某種元素吸收過多。

有些家長會擔心自來水裡會有氯化物殘留, 實際上自來水煮滿3分鐘便可除氯。

第5個誤區 用冷水或沸水沖奶粉

沖奶粉的水溫要根據奶粉罐上的建議, 多是40°C左右;沖奶粉的水必須是煮沸過的白開水。 生水細菌多, 別說小孩, 就是成人喝了也會拉肚子。 沖奶粉時要準備開水和涼白開, 混至合適溫度後再加入奶粉;不要用冷水或沸水進行沖調。 因為冷水沖調容易結團, 沸水會破壞奶粉的營養結構。

Advertisiment

第6個誤區 使勁搖奶瓶使奶粉溶解

加好水和奶粉, 套上奶嘴, 沖調步驟就結束了嗎?還沒!媽媽們還要依靠手腕力量, 手握奶瓶中上部, 沿同一方向搖晃瓶底, 使之在水平面上旋轉。

常見錯誤操作是, 手握奶瓶使勁上下搖或直接用筷子攪。 這一個錯誤是新手爸爸最容易犯的, 他們總以為“力拔山河”之勢粗魯的搖晃奶粉, 上下左右前後各個方向搖晃, 最後使得奶粉產生很多氣泡, 寶寶喝了之後會不斷的打嗝。 品質好的奶粉基本溶解效果都很好, 只要輕輕晃動便能全部溶解。

第7個誤區 奶液泡好半天還在喝

寶寶喝奶斷斷續續時, 可以使用暖奶器進行保溫, 但泡好的奶液恒溫存放最好不要超過兩個小時。

Advertisiment
一般超過兩個小時, 就會滋生細菌, 不宜繼續飲用。

第8個誤區 奶瓶沖洗後不消毒

奶瓶使用一次就要清潔、消毒一次。 奶瓶即使刷洗乾淨, 也多少會有殘留的奶漬, 容易滋生細菌, 因此一定要消毒!

消毒方法常見有煮沸消毒和消毒鍋消毒兩種。 建議媽媽們可以購置一個奶瓶消毒鍋, 可以一次消毒5-9個奶瓶, 更加省時省心!

第9個誤區 不用或用錯奶瓶

沖奶粉一定要使用安全的奶瓶, 不要用看不到刻度或完全沒有刻度的杯子, 更不要誤用PC奶瓶。 0-6個月寶寶選用玻璃奶瓶;滿7個月以後, 寶寶可以自己拿著奶瓶喝, 最好是選擇安全耐摔的矽膠奶瓶。 PC奶瓶存在雙酚A潛在危害, 目前已禁止銷售。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