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要知道孩子與人交往的重要性

孩子從小就表現出與人交往的需要:當媽媽喂嬰兒吃奶時, 用“呵呵”的聲音與嬰兒交往, 孩子會用眼睛看著媽媽或以笑作答, 這是親子之情的流露和表現;孩子也非常喜歡跟小夥伴交往, 即使不認識, 只要碰在一起, 八、九個月大的嬰兒便會互相摸抓, 以表示親熱, 年齡大一點的則因為有共同的樂趣、相互能懂的語言, 很自然地在一起玩耍。 而且當孩子的這種交往需要得到滿足時, 往往特別高興。 因此, 家長應正確認識幼兒與人交往的需要, 有意識地創設交往的條件, 滿足孩子情感上的需要。

交往有利於孩子的智慧發展

Advertisiment

哈佛大學心理學家加德納提出, 人際交往是一種基本智慧, 指能夠察覺並區分他人的情緒、意圖、動機和感覺, 並運用語言、動作、手勢、表情、眼神等方式與他人交流資訊、溝通情感的能力。 2~6歲是人際交往智慧成長的關鍵時期, 這個年紀的孩子, 當媽媽生病時, 能理解、感受媽媽的難受, 並且說一些關心的話語;對遊戲過程中出現的矛盾和糾紛, 能夠學會克制獨佔、利己的想法, 能與他人共同協商等等。 最近, 國際21世紀教育委員會提出, 人際交往能力是教育的四個支柱之一, 兒童早期的人際交往技能、交往狀況會深深影響其未來的人際關係、自尊, 甚至幸福生活。

交往有利於孩子的心理健康

心理學家們普遍認為,

Advertisiment
人際關係代表著人的心理適應水準、是心理健康的一個重要標誌, 而人際交往不良常常是心理疾病的主要原因。 缺少正常人際交往的孩子, 往往會表現出如下適應困難:拘謹膽小、害羞怕生、孤僻退縮, 或自我中心、不能合作、任性攻擊。 而人際交往中的尊重、分享、合作、關心則是預防和治療這類心理問題的靈丹妙藥。 由此可見, 從小培養幼兒具有良好的人際交往能力和水準, 對促進其心理健康發展, 預防各種心理疾病有著積極而重要的意義。

人際交往中, 你的孩子屬於何種類型?

荀子曰:“人之生也, 不能無群。 ”意思是說, 人要通過交往、通過建立和諧的人際關係, 才能過社會生活。 研究表明, 成年後的人際關係狀況,

Advertisiment
往往與幼年時的人際交往能力有著密切的聯繫, 因此如何在幼兒時期培養孩子人際交往的能力, 是父母們都非常關心的話題。 當然, 首先我們得找到病根, 然後方能對症下藥。

孤獨型

舟舟今年6歲, 幾乎不注意他人的眼睛, 面部表情呆板, 對父母不依戀;在幼稚園則少言寡語, 沒有明顯的交往興趣, 對別人的接近態度冷淡;對玩具不感興趣, 但對不是玩具的東西表現出非同一般的興趣和迷戀, 尤其是圓的或可以旋轉的物品, 會迷戀很長時間不讓更換。

一般來說, 這類孩子的父母對待兒女較為冷淡, 被稱為“冰箱型父母”, 通常導致孩子情感上遠離父母, 甚至採取冷漠的態度對“危險”的外部世界進行逃避,

自我中心型

Advertisiment

這類孩子偏好獨自遊戲, 與同伴交往時只考慮自己的需要與興趣, 交往技能差。 他們通常自己的玩具自己玩, 即使自己不玩也拿在手裡, 唯恐別的小朋友搶了去, 根本沒有一點分享的意識。 個別孩子還會出現獨佔玩具, 摔別人的玩具進行報復甚至動手打人等行為。

這類孩子在家裡地位特殊, 家長們的驕縱使他們處處以自我為中心, 不懂得謙讓、合作與同情。

偏交往型

小強在家裡能說會道, 與鄰居的小朋友也能一起玩耍, 但一旦出到外面, 卻顯得拘謹膽小。 媽媽帶他到幼稚園報名時, 他怯生生地回答了老師第一個問題, 在老師問了第二個問題時, 居然轉身撲到媽媽的懷裡, 放聲大哭起來。

這類孩子大多不常和外人交往,

Advertisiment
人際交往經驗較少, 平時只喜歡與某些熟悉的人交往, 在陌生人面前則顯得膽小和猶豫, 而且往往對他人的臉色和言語非常敏感, 在人際交往中很容易受傷。

被動型

丁丁其實很喜歡和別的小朋友一起玩耍, 可是卻從來不敢主動去邀請別人, 他常常一個人默默地站在角落裡, 眼巴巴的看著其他孩子開心地遊戲, 既羡慕又期待, 希望哪個熱心的孩子能夠發現他, 並主動邀請他參加遊戲。

人際交往是一種綜合能力, 僅有交往的願望還不夠, 缺少交往的技巧和經驗, 幼兒容易在交往中受挫, 其實大多數孩子內心都渴望與他人交往, 希望自己為他人所喜歡, 所以學會一定的交往技巧是十分必要的。

能力缺乏型

方方和另三個男孩一起用幾何積木砌宮殿, 看得出他非常喜歡這個遊戲,賣力地與大家配合著。但他似乎很難從同伴那兒得到經驗,又沒有自己的主見,所以搭了又垮搭了又垮,最後,方方變得很急躁粗暴,同伴們也不耐煩起來,將他排除出局。

這類孩子的交往意識較強,行為也很主動,但理解能力較弱,衝動控制力較差,因此交往時常常被排斥或引起衝突。

評點專家:廖渝

這些規則你都應該知道

分析:孩子呱呱墜地,一切對他來說都是陌生的。成長是孩子慢慢地社會化成為一個能獨立生活的人的過程,這個過程中,他們需要逐漸掌握各種規則。盟盟爸爸的未雨綢繆,對説明孩子理解、規則適應社會不失為一種好的方法。

當然,不宜把規則向孩子直接灌輸,遊戲和聯繫實際的生活是最為有效的。比如:讓孩子觀察你購物的過程,並且給孩子親身體驗的機會,讓他掌握“購買”這種最基本的社會行為;大多數父母讓孩子體驗到的通常只有被滿足與被拒絕,如果適時地以“朋友”的姿態出現在孩子面前,有助於孩子學會與他人協商;當孩子既想要“積木”又想要“奧特曼”時,有意識地引導孩子自己作出選擇,自己則只在一邊提出建議。

不過要避免走向另外一個極端。不顧及孩子的心智發展,過早讓他接受一些過於複雜的東西會適得其反。比如“善意的謊言”對於年幼的孩子來說難以理解,他們可能會因此幫夥伴隱瞞偷東西的行為。

教給孩子文明禮貌

三歲的豆豆在他六歲的哥哥的教唆下,學會了一個新詞:笨蛋。每次他提到這個此,哥哥的朋友們總會爆發出一陣大笑。有一次,豆豆和媽媽在離開一家鞋店時,那位替豆豆試鞋的和藹可親的售貨員阿姨向他們道別,並送給豆豆一個紅色的氣球。豆豆滿心歡喜,大聲說道:“再見,笨蛋。”那位阿姨大吃一驚,臉上的笑容也僵硬了。

分析:孩子成長過程中,模仿學習是他們獲得知識的主要途徑,他們往往不能區分好壞。孩子剛開始罵人說髒話時如果能及時加以阻止一般是很容易奏效的,相反,如果成人聽見孩子罵髒話覺得好玩兒,表現出很開心甚至很欣賞的樣子,孩子就會把成人的這種反應視做鼓勵,使罵人行為得到強化。

良好的家庭氛圍有助於孩子養成好的習慣,因此父母應注意言傳身教。其次,要細心瞭解孩子為什麼說髒話,針對不同的情況對症下藥。對孩子不要武斷地訓斥甚至恐嚇打罵,應耐心講明道理,讓他意識到這樣做的危害。如果這樣做無效可以配合適當的懲罰。注意教育過程中不要重複髒話,以免反面強化。

讓孩子學會提要求

純純是個公認的乖孩子,無論是在幼稚園還是家裡都特別聽話,從不任性耍脾氣,老師、同學和爸爸媽媽都很喜歡她。可最近,純純的爸爸卻感覺不對頭了,孩子的過分聽話似乎使家中少了一份歡樂氣氛――那種因孩子特有的活潑淘氣帶來的歡聲笑語。尤其可氣的是昨晚,老師安排了一個和父母一起完成的手工任務,純純居然猶豫了很久也沒能向爸爸媽媽提出來,直到睡前在爸爸的追問下才囁嚅著說出來。

分析:大多數父母都希望把孩子教育得聽話乖巧,殊不知過分嚴厲的管教也能使孩子變得膽小依賴,甚至沒有主見。

家長應鼓勵孩子提出自己的想法,多問問孩子“你覺得怎麼辦好”“你認為怎麼樣?”,不一定順從他的意思,但要給孩子發表意見的機會;不要過於生硬、嚴厲,定“死規矩”,儘量避免使用“不許……”“必須……”“給我記住……”等詞語;鼓勵孩子多和同伴們交往,常帶孩子參加一些探索性的活動,既可培養孩子探索精神和自信心,又能讓孩子看到父母活潑好玩的一面,減少孩子對嚴厲父母的恐懼。

不要過分干預孩子之間的交往

7歲的丫丫和小夥伴在房間裡玩玩具,不一會兒,房間裡傳來了相互爭吵的聲音;“這是我的!”“你這個笨蛋!”“我要告訴你媽媽聽!”

越來越大的爭吵聲讓房間外的丫丫媽一時不知如何是好,想出面勸阻,又怕方式不當讓孩子難堪,很是遲疑。正在猶豫不決時,電話響了,等她接完電話,發現房間裡的爭吵已經變成了歡聲笑語。

分析:在成年人看來,爭吵是一種很不禮貌的行為,因此當孩子們之間發生爭執時,父母們總是急於介入並企圖平息他們之間的戰火。與成人世界不同,孩子們之間的爭吵基本上是“對事不對人”的,雖是一種消極行為,卻也有一定的積極作用。對於獨生子女,家庭成員的忍讓和溺愛容易形成孩子的“自我中心”,而爭吵卻有利於糾正這一毛病。通過爭吵,孩子知道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意願,並非所有的事情都能按照自己的意願來辦,而且從中學會妥協和謙讓。

當然也不要放任孩子爭吵。恰當的做法是:孩子們之間的爭吵沒有升級到謾駡或者打架時,可以不去干預,讓他們自己平息。事後向孩子提出一些問題,如“為什麼吵架”“不吵架可不可以”“打人、罵人對不對”“應該怎麼解決”等。

但孩子們如果謾駡或者打起架來,則要及時堅決地制止,告訴他們任何情況下罵髒話和打人都是不對的。平時父母要特別注意以身作則,做到遇事冷靜、和氣。如果在孩子面前表現出言行為不一,孩子則難以養成好的習慣――畢竟條款是相對抽象的,而你的行為卻是那麼形象直觀且易於模仿。

看得出他非常喜歡這個遊戲,賣力地與大家配合著。但他似乎很難從同伴那兒得到經驗,又沒有自己的主見,所以搭了又垮搭了又垮,最後,方方變得很急躁粗暴,同伴們也不耐煩起來,將他排除出局。

這類孩子的交往意識較強,行為也很主動,但理解能力較弱,衝動控制力較差,因此交往時常常被排斥或引起衝突。

評點專家:廖渝

這些規則你都應該知道

分析:孩子呱呱墜地,一切對他來說都是陌生的。成長是孩子慢慢地社會化成為一個能獨立生活的人的過程,這個過程中,他們需要逐漸掌握各種規則。盟盟爸爸的未雨綢繆,對説明孩子理解、規則適應社會不失為一種好的方法。

當然,不宜把規則向孩子直接灌輸,遊戲和聯繫實際的生活是最為有效的。比如:讓孩子觀察你購物的過程,並且給孩子親身體驗的機會,讓他掌握“購買”這種最基本的社會行為;大多數父母讓孩子體驗到的通常只有被滿足與被拒絕,如果適時地以“朋友”的姿態出現在孩子面前,有助於孩子學會與他人協商;當孩子既想要“積木”又想要“奧特曼”時,有意識地引導孩子自己作出選擇,自己則只在一邊提出建議。

不過要避免走向另外一個極端。不顧及孩子的心智發展,過早讓他接受一些過於複雜的東西會適得其反。比如“善意的謊言”對於年幼的孩子來說難以理解,他們可能會因此幫夥伴隱瞞偷東西的行為。

教給孩子文明禮貌

三歲的豆豆在他六歲的哥哥的教唆下,學會了一個新詞:笨蛋。每次他提到這個此,哥哥的朋友們總會爆發出一陣大笑。有一次,豆豆和媽媽在離開一家鞋店時,那位替豆豆試鞋的和藹可親的售貨員阿姨向他們道別,並送給豆豆一個紅色的氣球。豆豆滿心歡喜,大聲說道:“再見,笨蛋。”那位阿姨大吃一驚,臉上的笑容也僵硬了。

分析:孩子成長過程中,模仿學習是他們獲得知識的主要途徑,他們往往不能區分好壞。孩子剛開始罵人說髒話時如果能及時加以阻止一般是很容易奏效的,相反,如果成人聽見孩子罵髒話覺得好玩兒,表現出很開心甚至很欣賞的樣子,孩子就會把成人的這種反應視做鼓勵,使罵人行為得到強化。

良好的家庭氛圍有助於孩子養成好的習慣,因此父母應注意言傳身教。其次,要細心瞭解孩子為什麼說髒話,針對不同的情況對症下藥。對孩子不要武斷地訓斥甚至恐嚇打罵,應耐心講明道理,讓他意識到這樣做的危害。如果這樣做無效可以配合適當的懲罰。注意教育過程中不要重複髒話,以免反面強化。

讓孩子學會提要求

純純是個公認的乖孩子,無論是在幼稚園還是家裡都特別聽話,從不任性耍脾氣,老師、同學和爸爸媽媽都很喜歡她。可最近,純純的爸爸卻感覺不對頭了,孩子的過分聽話似乎使家中少了一份歡樂氣氛――那種因孩子特有的活潑淘氣帶來的歡聲笑語。尤其可氣的是昨晚,老師安排了一個和父母一起完成的手工任務,純純居然猶豫了很久也沒能向爸爸媽媽提出來,直到睡前在爸爸的追問下才囁嚅著說出來。

分析:大多數父母都希望把孩子教育得聽話乖巧,殊不知過分嚴厲的管教也能使孩子變得膽小依賴,甚至沒有主見。

家長應鼓勵孩子提出自己的想法,多問問孩子“你覺得怎麼辦好”“你認為怎麼樣?”,不一定順從他的意思,但要給孩子發表意見的機會;不要過於生硬、嚴厲,定“死規矩”,儘量避免使用“不許……”“必須……”“給我記住……”等詞語;鼓勵孩子多和同伴們交往,常帶孩子參加一些探索性的活動,既可培養孩子探索精神和自信心,又能讓孩子看到父母活潑好玩的一面,減少孩子對嚴厲父母的恐懼。

不要過分干預孩子之間的交往

7歲的丫丫和小夥伴在房間裡玩玩具,不一會兒,房間裡傳來了相互爭吵的聲音;“這是我的!”“你這個笨蛋!”“我要告訴你媽媽聽!”

越來越大的爭吵聲讓房間外的丫丫媽一時不知如何是好,想出面勸阻,又怕方式不當讓孩子難堪,很是遲疑。正在猶豫不決時,電話響了,等她接完電話,發現房間裡的爭吵已經變成了歡聲笑語。

分析:在成年人看來,爭吵是一種很不禮貌的行為,因此當孩子們之間發生爭執時,父母們總是急於介入並企圖平息他們之間的戰火。與成人世界不同,孩子們之間的爭吵基本上是“對事不對人”的,雖是一種消極行為,卻也有一定的積極作用。對於獨生子女,家庭成員的忍讓和溺愛容易形成孩子的“自我中心”,而爭吵卻有利於糾正這一毛病。通過爭吵,孩子知道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意願,並非所有的事情都能按照自己的意願來辦,而且從中學會妥協和謙讓。

當然也不要放任孩子爭吵。恰當的做法是:孩子們之間的爭吵沒有升級到謾駡或者打架時,可以不去干預,讓他們自己平息。事後向孩子提出一些問題,如“為什麼吵架”“不吵架可不可以”“打人、罵人對不對”“應該怎麼解決”等。

但孩子們如果謾駡或者打起架來,則要及時堅決地制止,告訴他們任何情況下罵髒話和打人都是不對的。平時父母要特別注意以身作則,做到遇事冷靜、和氣。如果在孩子面前表現出言行為不一,孩子則難以養成好的習慣――畢竟條款是相對抽象的,而你的行為卻是那麼形象直觀且易於模仿。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