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要認清問題是孩子的還是父母的

媽媽一直很介意廣志天那麼冷了還穿那麼少, 所以廣志感冒時就覺得“吃了苦頭他就該不會穿那麼少了吧”。 然而事與願違。 我仿佛聽到了廣志的媽媽心裡在說:“我把穿衣服的事交給孩子去做, 他也已經嘗到了感冒的苦頭了, 怎麼還是這樣?”

可是廣志穿什麼衣服到底對誰是個問題?

嘗到了苦澀結果的孩子作出改變, 是因為孩子自己想解決這個問題。 如果廣志自己覺得自己的著裝有問題的話, 就會因為上次感冒的事情而學到“責任”, 也許就不會再穿那麼少了。

但是實際上, 廣志認為即使穿得少也完全沒事。

Advertisiment
如果廣志自己覺得自己的著裝沒有問題的話, 那可能得了感冒並不是因為穿得少, 而是因為別的什麼原因, 比如受到流著鼻涕的小朋友的傳染。

廣志的媽媽過於擔心廣志穿得少, 似乎把自己的問題和孩子的問題弄混淆了。

舉以上這個例子不是要教給孩子“責任”, 而是要幫父母區分自己的問題和孩子的問題, 並展現父母如何做才能獲得孩子的協助。 責備和命令是不會令孩子協助你的, 應該把父母的心情和理由好好地跟孩子說明, 然後尋求協助。 除此之外, 考慮該怎麼做才是孩子的問題。

父母也可以在向孩子尋求幫助之前, 先研究一下這個問題有沒有向孩子尋求幫助的價值。 因為熱、冷、疼等身體感覺都是很個人化的東西,

Advertisiment
孩子比大人活動量大, 所以也比較耐寒。 這種和身體感覺相關的事, 是不是應該索性當做“區別父母與孩子問題的機會”來對待, 首先尊重一下孩子的感覺呢?看著雖然穿得少但是生龍活虎的孩子, 也許不知何時你就從很介意這個問題中解脫出來了。

正如孩子的問題父母全盤接手孩子就學不會一樣, 總是把孩子捲入父母的問題中, 對孩子的自立也是很不好的。 應該尊重父母與孩子有各自的領域, 支持孩子幸福地自立。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