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親子依戀的三種類型

何謂親子依戀

親子依戀是嬰兒尋求在軀體上和心理上, 與撫養人保持親密聯繫的一種傾向, 常表現為微笑、啼哭、咿咿呀呀、依偎、追隨等。 依戀是逐漸發展的, 生後6-7個月時開始明顯, 3歲後能逐漸耐受與依戀對象的分離, 並習慣與同伴或陌生人交往。

親子依戀可分為三種不同的類型。

回避型:這類兒童對母親在場或不在場影響不大, 母親離開時, 並無憂慮表現;母親回來了, 往往不予理睬, 雖然有時也會歡迎, 但是短暫。 這種兒童實際上並未形成對母親的依戀。

反抗型:這類兒童當母親要離開時表現出驚恐不安,

Advertisiment
大哭大叫;一見到母親回來就尋求與母親的接觸, 但當母親去迎接他(她), 如抱起時, 卻又掙扎反抗著要離開, 還有點發怒的樣子, 孩子對母親的態度是矛盾的。 他們即使在母親身旁, 也不感到安全, 不能放心大膽地去玩耍。

安全型:這類兒童跟母親在一起時, 能在陌生的環境中進行積極的探索和玩耍, 對陌生人的反應也比較積極;當母親離開時, 表現出明顯的苦惱和不安;當母親回來時, 立即尋求與母親的親密接觸, 繼而能平靜地離開, 只要母親在視野內, 就能安心地遊戲。

溫馨提示

良好的親子依戀是一種積極的, 充滿深情的感情聯繫。 嬰兒所依戀的人出現會使他們有安全感, 有了這種安全感, 嬰兒就能在陌生的環境中克服焦慮或恐懼,

Advertisiment
從而去探索周圍的新鮮事物, 並嘗試與陌生人接近, 這樣就可使嬰兒視野擴大, 認知能力得到快速發展。 母愛與感情依戀是孩子心理發育的“營養劑”, 各種教育環境刺激是心智潛能的“開發劑”。

父母應該瞭解孩子的心理需求, 正確積極回應孩子的需要。 對瞭解各個階段的孩子以及他們的行為是十分有幫助的。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