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體上, 制約著父母、導致教育過程中各種緊張狀態的心理因素主要有三:恐懼、焦慮和野心, 它們分別對應著從最基礎的安全層面到最高級的發展層面的過度需求。 如果能解決好這些問題, “慢養”的狀態自然而然就會呈現出來。
看看聰明的媽媽是怎麼教育孩子的?
STEP1:破除恐懼
你會不會時不時地喊兒子一聲, 以確保他沒事?一旦他離開你的視線範圍, 你就會擔心有什麼意外情況發生?等到不得不放他單獨出門的時候, 你是否會反復確認, 提醒他注意各種各樣的問題, 並在他離開的整個期間都坐立不安,
Advertisiment
恐懼主要來自對於安全問題的擔心, 適當程度的恐懼是正常且必要的。 然而被恐懼感驅使的父母往往會過度關心孩子的健康和安全問題, 表現在行為上, 就是對孩子的過度保護和制約。 他們極力想要將孩子身處的世界變成一個完全沒有危險的地方, 任何可能的危險(哪怕是非常微小的)都被視為大敵。 過度的恐懼感不是對孩子的狀態及其所處的真實環境的反應, 更多地源自父母的內心——這類父母往往對自身及自己應對外界環境的能力缺乏信心。
應對方式:保護, 但不過度
在危險面前, 父母常常容易低估孩子的能力。
Advertisiment
Advertisiment
STEP2:驅除焦慮
你是否會在孩子無法完成學習任務時對他發急?當他在某些方面看起來“落後”于同伴時, 你是否很難再保持平和的心態?……如果是這樣, 你或許就該對自己的焦慮心理加以注意。
看看聰明的媽媽是怎麼教育孩子的?
焦慮心理的來源歸根結底是怕孩子脫離掌控。 被焦慮感驅使的父母往往會給出過分生硬的規定, 這些規定有一部分來自他們自己的主觀意願, 一部分來自刻板印象, 還有一部分來自和周圍人群的比較。
焦慮心理反映出了父母內心的不自信——無力應對外部世界的變化, 故而對孩子嚴加要求,
Advertisiment
應對方式:學會等待, 享受過程
孩子的學習過程有好幾種可能性:對於某些內容, 可能一學就會;對於另外一些, 可能需要一段時間;此外還有一種可能, 就是在一段時間裡幾乎看不出他有任何進步, 直到某一天, 他忽然之間學會了。 如果父母關注的焦點在結果上, 遇到孩子學得慢的情況就難免心浮氣躁;而如果把關注點放在過程上,
Advertisiment
STEP3:超越野心
你是否有意無意地把孩子作為向朋友炫耀的資本?有沒有把自己未完成的願望強加到他的身上, 為他制定一個又一個的“偉大”計畫?……如果是這樣, 你或許就該對自己的“野心”加以注意。
看看聰明的媽媽是怎麼教育孩子的?
如今,許多父母都把全部精力和金錢投注到了一個孩子身上,從而形成了“我要他比我好”、“我要他比別人好”的心理預期。懷有此類心態的父母,一定要反躬自問:“在‘愛’的旗號之下,我所做的當真是為孩子好嗎?還是為了滿足自己未曾實現的願望?”將太多期望強加給孩子的父母往往在自己的人生中早已放棄了努力,不願承擔奮力拼搏的艱辛和可能的挫折與失敗,而是將這一切都轉移到了孩子身上,這是很不公允的做法。
還有一類父母,本身是成功者,因此特別不能容忍孩子的不成功。英國著名書評人約翰·凱裡曾指出,父母對子女的最大煩惱永遠都和一個願望有關,就是希望他變得不同。在努力滿足父母期望的過程中,在一切都追求最好的過程中,孩子也會逐漸喪失創造力,越來越不知道自己的未來在哪裡。
應對方式:讓孩子決定喜歡的畫面
什麼是家長想要的?把孩子培養成一個不平凡的人,還是一個快樂健康的普通人?什麼又是孩子想要的?擁有一個自由快樂的人生,還是被家長的意願所主宰?為人父母的想通了這些問題,就能以平和的心態面對孩子的成長。美國作家卡爾·奧諾雷建議父母將培養孩子看成在白紙上作畫,隨著他們逐漸長大,這張畫會慢慢有自己的線條和色彩。他說:“父母們應該盡力站在畫外,讓孩子來決定自己喜歡的畫面。”同時他認為,關鍵在於要意識到:“最大的錯誤是以為存在一條放之四海而皆準的育兒良策。實際上這是根本不存在的。”
如今,許多父母都把全部精力和金錢投注到了一個孩子身上,從而形成了“我要他比我好”、“我要他比別人好”的心理預期。懷有此類心態的父母,一定要反躬自問:“在‘愛’的旗號之下,我所做的當真是為孩子好嗎?還是為了滿足自己未曾實現的願望?”將太多期望強加給孩子的父母往往在自己的人生中早已放棄了努力,不願承擔奮力拼搏的艱辛和可能的挫折與失敗,而是將這一切都轉移到了孩子身上,這是很不公允的做法。
還有一類父母,本身是成功者,因此特別不能容忍孩子的不成功。英國著名書評人約翰·凱裡曾指出,父母對子女的最大煩惱永遠都和一個願望有關,就是希望他變得不同。在努力滿足父母期望的過程中,在一切都追求最好的過程中,孩子也會逐漸喪失創造力,越來越不知道自己的未來在哪裡。
應對方式:讓孩子決定喜歡的畫面
什麼是家長想要的?把孩子培養成一個不平凡的人,還是一個快樂健康的普通人?什麼又是孩子想要的?擁有一個自由快樂的人生,還是被家長的意願所主宰?為人父母的想通了這些問題,就能以平和的心態面對孩子的成長。美國作家卡爾·奧諾雷建議父母將培養孩子看成在白紙上作畫,隨著他們逐漸長大,這張畫會慢慢有自己的線條和色彩。他說:“父母們應該盡力站在畫外,讓孩子來決定自己喜歡的畫面。”同時他認為,關鍵在於要意識到:“最大的錯誤是以為存在一條放之四海而皆準的育兒良策。實際上這是根本不存在的。”